江 祖
《格薩爾王傳》是世界上惟一的活史詩,至今仍有上百位民間藝人,在中國的西藏、內蒙古、青海等地區傳唱著英雄格薩爾王的豐功偉績。
《格薩爾王傳》大約產生在公元前二三百年至公元6世紀之間,在近千年的漫長時期內,民間藝人口耳相傳,不斷豐富史詩的情節和語言,到12世紀初葉,《格薩爾王傳》日臻成熟和完善,在藏族地區得到廣泛流傳。
《格薩爾王傳》規模宏大,就目前搜集整理的情況看,這部史詩共有120多部,100多萬詩行,2000多萬字,是世界上最長的一部史詩。就數量來講,比世界上最著名的五大史詩,即古巴比倫史詩《吉爾伽美什》,古希臘史詩《伊利亞特》、《奧德塞》,古印度史詩《羅摩衍那》、《摩訶婆羅多》的總和還要多。
《格薩爾王傳》的傳唱者,藏語叫“仲肯”,“仲”是故事的意思,而且單指格薩爾的故事;“肯”是人、說唱者的意思。這些仲肯,他們的腦子里究竟裝了多少格薩爾的故事?這些故事他們是怎么學會的?這成了格薩爾研究中一個很奇特的現象,也是備受外界關注的神秘話題。
那些出口成章而又目不識丁的說唱藝人,藏族人稱他們是“包仲”,意思是“天意神授的說書人”,認為他們的說唱技藝和內容都是一種神力傳授給他們的。據了解,中國藏區現有140多名《格薩爾王傳》說唱藝人,在這些藝人中,“神授”藝人的比例很大,其中著名的藝人有桑珠、扎巴和玉梅等。這些傳奇的說唱藝人到底有著怎樣的傳奇故事呢?
桑珠的老家在藏北丁青縣一個叫“如”的村莊,他的外祖父是一個格薩爾說唱藝人,桑珠小時候經常跟在外祖父身邊聽格薩爾的故事。在桑珠還小的時候,外祖父突然辭世了。外祖父去世之后,有兩個人找上門來,說桑珠的外祖父生前欠他們的錢。不明不白地,桑珠家僅有的兩頭牦牛被牽走了。從此,幼年的桑珠只得替別人放羊糊口度日。11歲那年的一天,桑珠在山上放牧時遇到暴雨,他就躲進了山洞。雨下個不停,桑珠在不知不覺中進入了夢鄉。夢中兩個討債人又找上門來,拉起桑珠家的牦牛就往外走。桑珠搶上前去,抓住牛尾巴不放。討債人見他阻攔,便松開繩子,回頭打桑珠。就在這時,格薩爾大王從天而降,把兩個討債人制服在地……桑珠回到家中后,父親見他精神恍惚,就把他送到寺院請活佛治療。在寺院的日子里,桑珠頻繁做夢,每次在夢中都會翻看《格薩爾王傳》。夢醒之后他嘗試著回憶,內容都能回想起來。再嘗試著開口說唱,他發現自己不但能流利地說唱《格薩爾王傳》,而且唱完之后會特別開心。
扎巴老人和女藝人玉梅也都是在有過類似的“神授”經歷后,成為《格薩爾王傳》說唱藝人的。
扎巴·阿旺洛桑于1905年出生在西藏昌都專區邊壩縣一個貧苦農奴家庭,12歲那年他做了個夢,夢見一個騎青色戰馬的青面勇士,猛然間來到他身邊,不由分說,將他的肚子剖開,把五臟六腑都掏干凈,再往肚子里裝了很多經書一樣的書本。小扎巴感到很害怕,對勇士說:“你裝書也沒用,我不認字。”那位青面勇士說:“不識字沒有關系。這些不是一般的書,里面講的全是英雄格薩爾大王的故事。你醒來之后就會講了,因為你是格薩爾大王的戰馬轉世,你有這個緣分。從今以后,你要不辭辛苦,到處傳唱,讓雪域高原的同胞兄弟都知道格薩爾大王的英雄業績。”后來他才知道,那位青面勇士是格薩爾手下的大將查香丹瑪。
扎巴自幼聰慧過人,天賦甚高,具有驚人的記憶力。托夢之后,扎巴就像變了一個人似的,會講很多的故事,講得非常流暢生動。從那以后,直到1959年西藏進行民主改革,扎巴一直以說唱《格薩爾王傳》為生,云游四方,漂泊流浪。他漸漸成了一位著名的說唱藝人,“仲肯扎巴”的名聲傳遍了半個西藏。扎巴老人生前共說唱25部,總計近40萬詩行,600多萬字。在《格薩爾王傳》研究已經取得的成就中,扎巴老人的貢獻最為突出,最為顯著。
玉梅出身于格薩爾說唱世家,她的父親洛達就曾是索縣遠近聞名的格薩爾說唱藝人。提起洛達當年的說唱,當地百姓還贊不絕口。然而玉梅開始說唱卻與父親無關。
據她說,自己16歲那年有一次做夢,夢中眼前出現一黑一白兩個湖泊,黑水湖中突然跳出一個妖怪來,把她往湖里拖。正在這驚險的時刻,白水湖走出來一位仙女對妖怪說,她是我們格薩爾大王的人,我要她一句不漏地把格薩爾的英雄業績傳播給全藏的百姓。說著便用哈達纏住她的胳膊與妖怪爭奪,最終妖怪只好棄她而去……醒來后玉梅大病一場,病愈后就會唱格薩爾了。
就這樣,玉梅從16歲開始說唱格薩爾,10年后名動拉薩。1983年,26歲的玉梅的說唱曾讓拉薩所有在場的專家心服口服。隨后,玉梅被西藏自治區《格薩爾王傳》搶救辦公室吸收為研究人員,現在已經20多年了。但能記住幾千種地名、人名和武器名的她,卻記不住拉薩街道的名稱,記不住自己經常接觸的同事的名字。她自己也認為在拉薩說唱遠不如在家鄉那么順口。所以,現在玉梅說唱的情況已經大不如以前了。
在中國藏族民間說唱藝人中,像桑珠、扎巴玉梅等人這種因夢境而學會說唱《格薩爾王傳》的神授藝人,大都是目不識丁的牧民,但突然之間就能說唱幾十部甚至上百部史詩故事,其中原因實在令人費解。他們的技藝究竟從何而來,至今還是一個無法破解的文化之謎。
《格薩爾王傳》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在很久很久以前,天災人禍遍及藏區,妖魔鬼怪橫行,黎民百姓遭受荼毒。大慈大悲的觀世音菩薩為了普渡眾生出苦海,向阿彌陀佛請求派天神之子下凡降魔。神子推巴噶瓦發愿到藏區,做黑頭發藏人的君王——即格薩爾王。為了讓格薩爾能夠完成降妖伏魔、抑強扶弱、造福百姓的神圣使命,史詩的作者們賦予他特殊的品格和非凡的才能,把他塑造成神、龍、念(藏族原始宗教里的一種厲神)三者合一的半人半神的英雄。格薩爾降臨人間后,多次遭到陷害。但由于他本身的力量和天神的保護,不僅未遭毒手,反而將害人的妖魔和鬼怪殺死。格薩爾從誕生之日起,就開始為民除害。5歲時,格薩爾與母親移居黃河之畔。12歲時,格薩爾在部落的賽馬大會上取得勝利,并獲得王位。從此,格薩爾開始施展天威,東討西伐,征戰四方。在降伏了人間妖魔之后,格薩爾功德圓滿,與母親及王妃等一同返回天界,規模宏偉的史詩《格薩爾王傳》到此結束。
(徐謙摘自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西藏未解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