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李春明 本報特約記者 林 海
盡管陳水扁已被關進大牢,但檢方追查扁家弊案的步伐并沒有因此而松緩。近日,檢方在偵辦過程中發現,島內涉及“二次金改”的四大金融公司向扁家提供的賄賂可能高達20億元(新臺幣,4元新臺幣約合1元人民幣,下同);與此同時,陳水扁利用所謂“機密外交”進行貪污也獲得臺灣“外交”高層的證實,令島內輿論嘩然“金改和外交儼然成為扁家斂財的幌子”。為反擊檢方的動作,陳水扁委托律師于12日下午5點再度提出抗訴,強烈要求判他入獄的蔡守訓法官回避。
金改成扁家提款機
據臺灣《蘋果日報》12日報道,2002年底陳水扁不顧及外界反對聲浪,親自主導展開“二次金改”。盡管外界質疑“金改蒙上金錢利益與政治掛鉤的陰影”的聲音持續不斷,但卻始終難以獲得有力證據。今年1月9日,臺灣“行政院”的“二次金改”檢討報告正式曝光,6家金融公司及部分陳水扁時期的官員被“點名”。臺灣特偵組則根據調查報告初步比對發現,四家知名家族所掌控的金融公司給扁家的可疑巨款就超過20億元,特偵組已密訊多名金融公司老板,近日將傳喚當時承辦的“財政部”及“金管會”高官到案說明。
對此,島內輿論憤然抨擊,“二次金改”不只推動金融改革成效不彰,甚至在扁卸任后牽扯出一堆驚人內幕,讓“二次金改”儼然成為扁家斂財的幌子。
“機密外交”也是謊言
在“金改弊案”成為扁家“新痛腳”的同時,一向被扁叫嚷“碰不得”的“機密外交弊案”也出現對扁不利的新事證。此外,陳水扁控告“國防部長”陳肇敏誹謗案,臺灣“高等法院”12日二審也駁回陳水扁上訴。
據臺灣《中國時報》12日報道,臺灣“監察院長”王建煊日前宣布將親自提案彈劾涉嫌“巴新外交弊案”的前“國安會秘書長”邱義仁及前“外交部長”黃志芳。面對“監察院”即將到來的彈劾審查會,黃志芳11日打破沉默為自己叫屈,“一切都是扁與邱義仁直接造成的”。黃志芳表示,邱義仁在推動“巴新外交弊案”上是“經常表達關切、詢問”。黃志芳還爆料稱,在其出任“外交部長”期間,邱義仁曾提出過很多“機密外交”的案子,但都被他拒絕了。而在2006年“廢統案”中,他甚至因不聽指示而被陳水扁痛罵半小時。
民進黨要轉移焦點
為轉移輿論焦點,“盡可能把傷害減少到最少”。在“二次金改”期間擔任“行政院副院長”的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大動作反應”,不但批馬當局在“清算前朝”,還揚言要與馬當局“打一仗”。與此同時,蔡英文與“臺聯黨”主席黃昆輝共同張羅的“臺灣民間國是會議”11日也開始登場。蔡英文表示“民間國是會議”將成為“在野”力量反對馬當局的理論基礎與思想平臺,形成進可攻、退可守,具有政黨戰略目標與策略目的的雙重作用。蔡英文揚言,讓“臺灣民間國是會議”變成社會運動開端,并達成“政治123”的目標,即“終結一黨獨大、推動二次民主改革,完成三次政黨輪替”。
輿論憂心島內政局變糟
臺灣《聯合報》的評論稱,從“四大弊案”到“二次金改”、“機密外交”,扁家弊案一個個被驚爆,“扁朝傳說”也一再被證實“并非神話”。面對越滾越大的扁家弊案雪球,島內民眾已經到了麻木的境地,所有人都在等最后結果。臺灣知名政論家南方朔稱,再過兩星期就是春節。盡管人人都新春有新愿,但大家都知道臺灣的2009年不但不會太好過,甚至還可能經濟與政治同亂,讓臺灣每況愈下,“因此2009年的確是臺灣充滿了不確定性的一年”。▲
環球時報2009-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