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義
2020年的遠景就像一塊做大的蛋糕。人們普遍相信,執政黨所界定的全面小康社會的根本標志,2020年國內生產總值比2000年翻兩番,甚至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翻兩番,中國有能力實現,更可能會提前實現。但人們對未來的可支配收入水平、受保障水平、公平正義程度等抱有懷疑。這也是蛋糕早就擺在面前,而人們卻不那么激動的原因之一。
為什么要談論2020年?政治家和官員會時不時掛在嘴上,這不奇怪。因為執政黨承諾要在2020年實現全面小康社會的目標。從那以后,官方在規劃一些重大改革,比如醫改、教育、國有企業改革等等之時,2020年就成了一個最重要的關節點。但對民眾,對很難“詩意地棲居”的個體來說,2020年顯得有點遙遠了。尤其是在倒閉、失業、救市等這些考驗神經的詞匯天天出現在眼前的時候,2020,重要嗎?談論2020,對現在究竟有什么意義?
有意思的是,執政黨紀念改革開放30周年大會召開當天,國家統計局適時發布監測報告,中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總體進程呈穩步上升趨勢。2000年以來,實現程度平均每年增加1.95個百分點,特別是2007年提高了2.88個百分點,是進展最快的一年?!鞍创税l展趨勢,到2020年我國完全可以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p>
還真有網絡媒體較上了真,對網民進行了調查,結果竟有接近60%的參與在線調查者認為上述報告是在“吹?!?。人們對“嘴上說說,墻上掛掛”的東西實在是太反感了,見得也太多。倒是一些直接發錢發物的建議,頗能引來叫好之聲??刹恢皇且话憷习傩諘@么想,常往中國跑的“歐元之父”蒙代爾也類似,一些專家也鄭重提出同樣的建議。
這個微妙的對比其實是一件大事。想想看,一個民族,尤其是一個力圖復興的民族,一個天天也在琢磨“愛國青年是如何煉成的”民族,是不能沒有偉大愿景的。但經濟一困難,普遍的聲音就是分錢分物。聲音喊得大的其實未必能分到多少,不喊的,說不定早就分到了。重要的問題在于,為什么老百姓、以及深以為民請命自許的部分精英,一到困難時刻,就提出要“分”,特別是那些早已分到手了的群體,是不是還該繼續“分”呢?
人們擔心的不僅僅是能不能實現遠景目標,更在于怎么分。對于2020年而言,這正是一塊做大了的蛋糕。人們普遍相信,執政黨所界定的全面小康社會的根本標志,2020國內生產總值比2000年翻兩番,甚至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翻兩番,中國有能力實現,更可能會提前實現。但人們對未來的可支配收入水平、受保障水平、公平正義程度等抱有懷疑。這也是對于2020的遠景目標,人們不那么激動的原因之一。也是“我們的2020”帶給今天困難時刻的人們的最重要的課題。即是說,未來的翻兩番,帶給這個社會的也許是更大的考驗。
政府
受考驗最大的首先是政府。民眾對政府越來越“挑剔”。原因看上去也比較簡單:民眾覺得政府拿得太多了,并且這種印象越來越深。腐敗只是在加劇此類不良觀感。如前所述,人們現在甚至不太相信政府花錢去拯救經濟,而寧可想把錢分給老百姓算了。相信不會有多少人覺得這是一個多么“科學”的想法,但感性經常戰勝理性。
況且,理論上也不是不能證明,越來越多的國民收入被歸入國家所有的制度和政策并不少見。證明方法很簡單,就是看調整通貨膨脹后的財政收入和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對比。如果哪一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超過GDP增長,一定會是一條特大新聞。同樣是經濟發達地區,有的地方人均可支配收入高,就是因為政府拿得少。拿得少,具體原因很復雜,經常是經濟結構決定的,比如小企業多,收稅難。政府喜歡上大項目,也是因為抽稅容易,不光是因為上級容易看見,而老百姓怎么說無所謂,替老百姓的權益考慮得比較少。
2020年全面小康社會目標清單里包含城鎮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村居民家庭人均純收入。其實,這些目標最初的提出是偏保守的。比如說,十六大提出2020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萬元。2007年就達到了1.3多萬元。關鍵還是未來國民收入中政府和民眾各拿多少。核心要素有兩個,一個是大國企,一個是稅。國家資產的所有權,分紅,減稅,財政盈余返還民眾,等等,這些字眼將會被反復提及。
民眾對政府的挑剔,有大事,有小事。但根本上還是取決于這個分配關系。到2020年這段時間,這個關系是否會發生根本性逆轉?普遍認為,政改不推動,難以解決——準投票,就把錢花給誰。而現實是,在2020年遠景目標里,政治體制方面,是“隨著經濟社會發展而不斷深化”,最明確的是政府改——2020年建立起比較完善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行政管理體制,就是服務型政府。
問題是,應該找到切實可行的途徑使得這個“服務型政府”不僅僅是老百姓到政府辦事像逛超市,而是現在人們普遍議論的“還利于民,還權于民”。
用手投票不行,就“用腳投票”。中國經濟發展的一個原因是地方政府的競爭。用腳投票出現了,那么“還利于民,還權于民”的政府一定更有吸引力。其實,在多年的民工潮中,早已隱約出現了這種競爭。只是中國人多地少,廉價勞動力太過充沛,這種競爭難以形成大氣候。但按照現在執政黨的計劃,2020年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體制機制基本建立,如果成功,加上戶籍制度的改革、人人享受社保、社保全國統籌等實現,也許將催生真正的“用腳投票”。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就預計,到2020年,人力資源市場機制發揮主導作用,城鄉就業的體制分割基本消除,勞動力價格在勞動力配置中發揮基礎作用,在法律保障下勞動者的自由流動將成為現實。
好政府,不一定是自己做好事,是有辦法讓別人做好事。好的中央部委,也不一定是直接做好事,是逼地方政府做好事。最高明的政治藝術,常常不是自己跳到前臺,而是在無形中讓別人做了好事。畢竟,中國太大了,情況太復雜了。
福利與經濟增長
如果一些重大改革如預計的那樣在2020年實現,人們將會發現一個福利社會的雛型。人人享受基本醫療服務,人人享受社保,失業半年以上者得到有效的就業援助,等等。對政府而言,這是一種極大的善意。對民眾個人而言,這樣的未來也是樂見其成的。
只是善意不一定就帶來善的結果。對于這點,期待著未來享受更多福利的人們應該心中有數。實際上,對于福利到達什么程度,各方面是有分歧的。有意思的是,對于同一個福利現象,不同的人看法是截然相反的。
一位學者記載了到巴西旅行時的一個小故事。他的出租車司機抱怨圣保羅崎嶇不平的街道和公路。這位學者問道:“我以為高油價和高鐵礦石價格已經使巴西繁榮起來了……巴西為什么不在其基礎設施建設上花更多的錢呢?”出租車司機回答說:
“巴西經濟運行良好。但是,只要政府有額外的錢,盧拉總統總是喜歡減稅并補貼人民,而不是將這些錢用在修建道路上?!边@位學者繼續問道:“想象你是盧拉并且有180億美元可以支配。你是將這些錢花在修建公路上,還是寧愿給每個巴西人發100美元?”“當然將它給人民,以贏得更多的選票。”
看來,有些民主國家道路比我們的差,未必就是我們的光彩哩。僅僅鐵路項目就會得到2008年年底出臺的4萬億經濟刺激計劃一半以上的投資,這個事實已經讓多少人“怒發沖冠”了。
2007年巴西政府在教育上的投入占,GDP的5.4%,中國占3%。巴西花在醫療衛生一項上的公共支出就占GDP的10.4%,而中國的醫療衛生、社會保障、失業救濟三項開支加在一起才占GDP的2.4%。而在有的學者看來,這是典型的“拉美化”的表現——非指社會兩極分化的拉美化,而是民粹主義的拉美化。按照這派學者的意思來理解,這雖然證明中國教育之悲哀,但并非就是拉美國家之福。頗有趣味的是,民粹主義的拉美化,初衷正是為了解決另一種意義上的拉美化——日益拉大的收入差距。其結果卻是,非但沒有緩解收入差距,反而因為阻礙了經濟增長拉大了收入差距。
這是否說明,2020的福利社會雛型,可能也會帶來意想不到的結果?更現實的是,在經濟困難時刻,暫緩或克制社會權利的落實(比如暫緩最低工資的調整)也許是有道理的。當未來政府承擔了更多的福利職責,如果出現了另一次的經濟困難,會不會出現財政困難帶來的社會危機?在那個時候,政府會割誰的肉?“選票重于公路”的拉美國家,不也選擇國有化?那樣的政府,一方面向民眾大派紅包,一方面也是帶頭搞壟斷。
拉美國家和中國當然不能簡單對比,兩者的經濟發展戰略有根本不同。但拉美化提醒我們,福利是好東西,政府搞福利就得“大膽假設,小心求證”。第一,政府最大的心病來自于內部。福利社會,公務員群體也要求至少處于社會中等水平以上,絕少有國家例外。不然沒人干活。而這一點最讓民眾反感,雖然就個體而言,大家一直在瘋狂往這個隊伍里擠。第二,政府總會感到錢不夠花。如果沒有強力約束,或者國有化過度擴張,政府會帶頭搞壟斷,或者稅收過度汲取社會資源。
價值觀為什么重要?
在經濟困難的形勢下,重溫“我們的2020”,并不是畫餅充饑。歷史表明,越是在困難時刻,價值觀的東西才越重要。所謂羅斯福新政也不只是干巴巴的幾條措施。沒有價值觀的支撐,沒有“四大自由”(即,言論和發表意見的自由、以自己的方式崇拜上帝的自由、不虞匱乏的自由、免除恐懼的自由),各種版本的新政完全最后可能“用面包換走了自由”,或者“面包讓我們更不自由”。
記者近日參加了一次行業的年會。雖然各方都彬彬有禮,但言談間還是暴露出在經濟困難時刻,這個行業各個鏈條(制造商、經銷商、大賣場)之間在利益上的緊張關系。憑借經濟理性,當事人知道“抱團取暖過冬”才是上策,但長久以來商業倫理的缺失,卻使得這種緊張關系不能及時化解。這和經濟困難使得官民關系雪上加霜是一樣的。遭遇無論是政治關系,經濟關系,社會關系,在價值觀長期得不到滋養后的經濟困難時刻,容易變得緊張。這個時候,出一兩個渾水摸魚的騙子不足為奇,怕的就是整個社會關系的緊張和紊亂。
尤其是在政府頻頻出手之時,梳理和堅定價值觀更是重要的事情。今天的拯救經濟和未來2020的美好愿景,最需要連接的地方就在于價值觀。比如說,2020年時將承擔更多福利職責的政府和今天救市的政府之間,會有多大類似性?為了防止失業的沖擊,要求企業盡量不裁員,或者規定裁員多少需要報告政府,那么未來要實現就業更加充分的話,政府會怎么做?試圖想象一下,更高福利水平下的政府怎樣面對經濟困難時刻,并不是一個無聊的思維游戲。
如何拯救經濟,是更強調“放水養魚”,還是更偏重于政府自己上大項目,是更強調釋放社會的創業活力,還是更偏重派發紅包,對未來都是有啟示的,可以說對未來是起一定決定作用的?,F在人們都在大談轉變經濟增長模式,而官員講得最多。但官員怎樣去做,就有天壤之別。所以中央領導人在最近的地方視察中,經常強調要尊重市場規律。我們這個體制里,有時候太服從政治需要,就是對社會、經濟的最大扭曲。
同樣,對慢慢到來的福利,不問價值觀的做法是最有危害的。政府救市,措施選擇上其實是高度“政治化”的,福利建設同樣如此。政府系統內外,城鄉之間,不同地域之間,政府和企業之間,企業和社會之間,涉及的關系重重疊疊。處理不好,沒有價值觀的引領,也和今天經濟困難時期一樣,會出現這些關系的緊張,甚至紊亂。
無論是拯救經濟,還是福利建設,都從根本上改變著政府和社會、政府和企業、政府和民眾的關系。哪個社會都離不開一個救火隊長,但都知道社會不是靠救火隊長運轉的。同樣,哪個社會也都離不開一個“送溫暖”隊長,但社會也不是靠“送溫暖隊長”來運轉。
記者在前述行業年會,既體會到與會者對政府拉一把的急切渴望,也深感經濟關系倫理的匱乏。后者才是最致命的。未來的福利社會,如果人們同樣急切盼望政府拉一把,但經濟、社會關系還是如叢林般,那將是多么冷漠、脆弱的社會!
簡單地講福利未必是好事,反而可能是沖突的誘引。福利上面還有一個“道”。但愿我們不是只在困難時刻才體會到它的重要性。這也許就是從2020的愿景看現在,再從現在看未來,得到的一點小小的啟發。
資料鏈接
好設計
用大體20年的時間,國內生產總值比2000年翻兩番,達到4.3萬億美元,人均超過3000美元;基本實現工業化,建成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黨的十六大
2020年,經濟方面,實現人均GDP比2000年翻兩番,要求又好又快;政治方面,人民要有更多的民主權利,基層民主制度更加完善,人民參與政治活動要得到更多的保障;文化方面,文化要大發展大繁榮,要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深入人心。社會發展方面,將優先發展教育擺在了社會建設的首位;生態文明方面,對節能、減排提出了具體要求,真正做到人和自然和諧共處。
——黨的十七大
農民人均純收入比2008年翻一番,絕對貧困現象基本消除。
——《中共中央關于推進農村改革發展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
實現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為群眾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價廉的醫療衛生服務,努力促進公共服務均等化。
——衛生部,“健康中國2020”戰略
實現社會就業更加充分:絕大部分勞動者可以順利實現就業;城鄉就業的體制分割基本消除;勞動者都能享有平等的就業機會;城鎮調查失業率控制在6%以下。
——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關于充分就業的課題報告
資本市場將成為更加公開、公平、公正的市場。
——中國證監會,《中國資本市場發展報告》
投資約2萬億元,使可再生能源消費量達到能源消費總量的15%左右。
——國家發改委,《可再生能源中長期發展規劃》
所有老年居民均能享有基本的生活保障。企業退休人員每月基本養老標準將超1200元。
——勞動保障部養老保險司
中國鐵路營業里程將達到12萬公里以上,基本建成國家高速公路網,高速公路通車里程將達10萬公里,國家級公路主樞紐全部建成。北京至拉薩高速公路有望在2020年前后付諸實施。
擁有自己的大飛機;建成載人空間站;力爭我國兵器技術進入世界先進行列。
2020年核電裝機將占電力總裝機容量的4%,達到4000萬千瓦。風電能成為火電、水電之后的第三大常規發電電源,至少達到裝機容量7000萬千瓦,占發電裝機容量的10%。
中國要成為世界造船強國;名牌產品將達到500種;步入世界農業裝備制造業強國行列;移動手機用戶數目可上升至10億戶,成為全球最大的移動通訊市場;成為世界第一汽車消費大國和生產國。
建成創新型國家。金社會科研開發投入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提高到2.5%,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60%以上,對外技術依存度降低到30%以下,國際科技論文被引用數進入世界前5位。
耗資625億美元,在全國建成97個地方機場;全國私人飛機的擁有量將從2008底的17架增加到2000架。
好地方
北京的林木綠化率達到55%;北京文化創意產業占北京市GDP的25%:中關村將建成全球創新中心和世界一流的科技園區,每萬名從業者就要有100件專利申請;生活垃圾全面實現密閉化、減量化、資源化和無害化。
上海的人工煤氣轉換基本結束,實現全市天然氣化;將有10條高速公路、60根車道直通江蘇和浙江,長三角地區各主要城市到上海的單程行車時間將均不超過3小時。
廣東省8000公里高速公路只設兩個收費站;廣州建成具國際影響力的區域性金融中心。
河南所有縣市建成平均30分鐘內抵達的高速路網。
廈門市海水淡化能力每日5萬~10萬噸,海水沖廁能力達到每日10萬噸。
石家莊市建設成為燕趙山水田園特色鮮明,經濟繁榮、社會文明、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新石家莊。
杭州瞄準2020年32屆奧運會承辦,構筑大都市框架,成為東方休閑之都。
云南累計建成高穩產農田5000萬畝,實現全省人均擁有1畝以上高穩產農田。
海南省力爭把全省居民受教育年限提高到12年。
四川省成為世界第一旅游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