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 毅 古慧玲
先進的企業文化只有落地才有持久的生命力
企業文化是企業在發展壯大的過程中逐步形成的軟實力,是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企業持續發展的精神支柱和動力源泉。南方電網公司成立6年多來,形成了獨具特色的以南網方略為核心的企業文化,在統一思想、凝聚人心、協調步伐、調動積極性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南網文化建設已經從文化形成、文化宣貫進入文化轉化的重要階段。企業文化落地工作已成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企業文化建設的重中之重。本文試圖對南網企業文化在梅州供電局落地的實踐、思路和途徑進行探討。
成效與優勢
成效顯著
梅州供電局堅持以南網方略為統領,將廣東電網公司子戰略與傳統文化、地域文化相結合,傳承“梅花香自苦寒來”的梅州人精神,不斷根植、延伸南網文化,形成了具有梅州供電特色的“快樂工作,健康生活,和諧梅電”企業文化,成效日益顯現,推進7個縣級供電局的管理體制改革,順利實現由廣東電網公司直管,保證了職工隊伍的穩定和梅州電網的安全運行;取得了連續安全生產2 360多天的歷史最好成績,被廣東省評為“安全文化建設示范單位”;先后榮獲了“全國‘安康杯競賽優勝單位”、廣東省“文明單位”、南方電網公司“文明單位”、廣東省“思想政治工作先進單位”、廣東省“五一勞動獎狀”等榮譽。
四大優勢
企業特色文化與南網方略和廣東電網子戰略一脈相承。從2006年起,梅州供電局重新制訂了企業文化實施方案,搭建體系完整的企業文化框架,確立了企業宗旨、戰略定位,明確提出了打造“五型二化”企業發展目標,既承接了南方電網公司責任、服務、安全、廉潔等子文化理念,不斷豐富了企業文化內涵,在安全理念上提出具有自身特色的文化理念。此外,各級領導率先垂范,帶頭踐行南網方略與企業文化,齊抓共管,層層推動,為企業文化建設作出了不懈努力。
與客家文化有機融合,為企業文化落地提供了不竭源泉。客家人素有勤勞、耐苦、節儉、慷慨、團結、愛國、敢為等優點,“梅花香自苦寒來”寓意著梅州人堅韌不拔、艱苦奮斗、勤勞儉樸、崇文重教、奮發進取等精神。近年來,梅州供電局在支持珠三角產業轉移和工業園建設、應對“8?7”礦難等突發事件和洪澇冰雪等自然災害中,積極履行社會責任,與南方電網“想盡辦法去完成每一項任務”行為理念以及“眾志成城、頑強拼搏,不勝不休”的抗冰精神不謀而合,在努力實現經濟又好又快發展中不斷強化廣大員工責任意識,發揚“梅花”精神,為經濟社會發展多作貢獻。
文化活動為深植企業文化提供了載體和經驗。通過“安康杯”競賽、“安全生產月”、安全知識競賽等形式,打造安全文化,堅持深入農村、學校、受災戶家中開展“優質服務年”活動;通過創作廉潔公益廣告、DV短片、廉政文化聯歡晚會等,進一步深化廉潔理念;積極實施“大教育,大培訓”,各單位企業文化全員培訓率達到100%。通過舉辦企業文化節、企業文化調查問卷和“我為和諧梅電獻一策”金點子征集、文藝演出等,展示了企業文化豐碩成果。各縣供電局開展了“萬家燈火”企業文化建設營、新年音樂會、書畫攝影展、演講比賽、球類比賽等各具特色的企業文化活動,為企業文化的扎實開展奠定了基礎。
創先工作為企業文化制度化提供了大好契機。通過開展形式多樣的創先主題文化活動,企業形成了“促進科學發展、履行社會責任、推動創新創先、實現人本和諧”的企業文化,有效促進了創先工作的開展。同時,他們還將企業文化融入企業管理、規章制度、工作流程、工作標準中,營造濃厚的企業文化氛圍,使之成為約束和規范員工日常工作行為的導向。
思路和途徑
企業文化“落地”,就是要結合企業中心工作,通過安全、服務、執行等子文化建設,把企業文化與具體業務工作緊密結合,找準切入點與結合點,進一步融入管理、切入業務、植入行為,提升企業形象,增強核心競爭力,促進企業改革發展。
明確企業文化落地的目標和思路
廣東電網公司在2009年提出了企業文化創先工作目標:建設以南網方略為核心,具有“促進科學發展、履行社會責任、推動創新創先、實現人本和諧”特點的國內領先、國際著名的企業文化體系。圍繞這個工作目標,梅州供電局的企業文化落地必須努力實現“文化一體化”、“文化管理化”和“文化制度化”。
文化一體化。必須以南網方略為核心內容,傳承南網企業文化的核心價值觀,以開放、學習、兼容的態度,以創先為動力,積極學習借鑒國內外、兄弟單位企業文化的精華,充分吸收傳統文化的精髓,摒棄糟粕,創造出各具特色的南網企業文化。
文化管理化。企業文化建設作為系統工程,需要各單位、各部門緊密配合和全體員工的共同努力。各級領導是企業文化建設的龍頭,既是“編劇”(設計啟動企業文化規劃),也是“導演”(傳播企業文化理念),更是“演員”(踐行企業文化理念)。作為主管企業文化的政工部,要把角色定位轉變為服務者和咨詢指導者,不斷提升在企業文化建設中的戰略位置,努力成為領導參謀和助手,通過切合實際、符合現代管理要求的文化管理手段,持續推進企業文化在基層落地。
文化制度化。通過建立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將企業文化在制度中加以體現并規范員工的行為。一是要重點突出責任、安全、服務三大子文化,讓員工在潛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真正實現企業文化在基層、在班組落地。二是抓好班組文化這個重點,通過創建標桿班組、學習型班組活動,開展班組文化評價、實施和持續推進,增強班組凝聚力。既要找準“短板”,彌補不足,又要注重發掘“亮點”,并由點及面,由班組向全局推廣,由縣局到市局,努力打造班組建設新亮點。
拓寬企業文化落地的六個途徑
企業文化建設是一項長期工程、系統工作,不能一蹴而就,需要我們創新思維、不斷進取,從不同角度、不同層面拓寬文化落地途徑。
優化培訓體系,增強員工隊伍的戰斗力。一是通過開展年度基層領導企業文化理論研討和南網方略重溫培訓,增強對企業文化內涵的認識與理解,并通過自己的行動向全體成員灌輸企業的價值觀,真正成為企業文化的戰略家、員工思想的引領者和企業文化的實踐者。二是充實管理團隊,不斷提高骨干隊伍素質,充分發揮企業文化主管部門、培訓中心和企業文化培訓師資的作用。三是分層次分類型開展員工隊伍培訓,把南網方略納入員工年度培訓必修課,通過大會宣講、文化講座、文化巡講、座談等形式,加大基層宣貫力度。同時,積極采取拓展訓練、事件討論、小組研討、教練輔導等形式,對不同文化程度、崗位員工進行培訓。
強化制度建設,增強企業管理的約束力。要以創先工作、管理年活動作為載體,將企業文化建設與制度行為文化建設有機結合起來,圍繞安全管理、供電可靠性、電網建設、物流體系、客戶服務、增供擴銷、降損增效、流程再造、指標體系、績效管理、全面預算管理等 17個重點領域的大指標,健全體制機制,使企業文化的各種理念體現在規章制度、工作流程、工作標準中,滲透到企業經營管理的各個環節,最終實現制度與文化理念的對接。
培育企業英雄,增強先進典型的凝聚力。沒有英雄人物的企業文化是不完備的文化。英雄就是員工學習的標桿和榜樣,發揮榜樣的作用是使企業文化落地行之有效的方法。要樹立“只要努力,人人都可以成為英雄”的理念,及時發現典型、經常培養典型、適時宣傳典型,把那些最能體現價值觀念的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以表彰儀式、經驗推廣、現場交流等大張旗鼓地進行宣傳表彰,強化員工對典型的認知認同,擴大先進在員工中的影響力,使之成為廣大員工學習的榜樣。
傳播文化故事,增強企業文化的親和力。沒有故事的企業文化是干枯的,親切、形象的企業文化故事最具有傳播效果。要大膽借鑒海爾、蒙牛等優秀企業的作法,加強內部傳播,通過《梅州供電》報、宣傳欄、局域網加大南網方略和企業文化的宣貫力度,開設《南網故事》、《感動我的梅電人》、“南網情?梅電人”等專欄,使理念故事化、故事理念化,進而傳播推廣。
突出品牌形象,增強責任企業的影響力。企業形象品牌是企業之本,要建立形象管理系統,深入推行企業文化品牌內外宣傳,達到內聚合力、外塑形象的成效。緊密結合中心工作,開展企業文化節、內部刊物、企業文化讀物、宣傳短片、演講比賽、課件大賽等主題活動,營造企業文化氛圍。充分運用社會宣傳與新聞媒體,開展公益廣告、用電宣傳、賑災救災等活動。拓寬企業文化傳播方式,提高企業的知名度和美譽度。
強化評價考核,增強企業文化的生命力。企業文化評價機制是企業文化落地的成效保證。要把企業文化建設納入考評體系,與評選黨建、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設同檢查、同考核、同獎懲;推廣各級領導采取黨建責任制考評和精神文明獎勵“雙軌”考核的激勵機制,堅持定量和定性相結合,最終把評價結果作為進一步加強改進工作的重要依據,逐步實現企業文化建設管理的規范化、制度化、科學化。
[責任編輯郝幸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