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喜娥
【關鍵詞】整體素質 全面發展 優化結構
實施素質教育就要貫徹黨的教育方針,面向全體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使其生動活潑、積極主動的全面發展,這才是教育的成功。為此,我在十多年的語文教學過程中非常注重教學方法的研究,教學中變“被動”為“主動”,提倡生動活潑,反對死板教條。這里,我就語文教學談幾點實施素質教育的幾點做法。
一、注重提高學生語文的整體素質
以往語文教學中往往重智育輕德育,重知識輕能力,學生的愛好和特長沒有得到充分發揮,從而導致學生語文整體素質下降,這些問題促使我們語文教學過程中必須更新觀念,要把知識傳授、開發智力、培養能力融為一體。在實際教學中,既要教給學生知識,又要培養發展學生聽、說、讀、寫能力。課堂上充分調動學生的感官,采取多種方法提高學生聽的能力,培養說的習慣。引導學生多讀、說、寫,深入體會作者的寫法,并將收獲寫下來,逐步提高學生的能力。引導學生通過對文中人物的分析評價,從中發現道理,并汲取作品中的營養。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二、因材施教,全面發展
轉變教育觀念,面向全體學生。使每個學生的知識能力以及個性特長都能得到良好發展。學生的語文知識能力的差異是客觀存在的,要從實際出發,針對學生的共性與個性,因材施教。在教學“六大環節”中,做好差生工作的轉變,時時為差生而想。課堂上教師要淡化優差生界線,使每個學生都能嘗到進步的樂趣,感受到成功的喜悅。
三、優化教學結構,減輕課業負擔
語文教學中要通過一系列方法、技能、技巧、潛移默化地對學生施加影響,使其輕松愉快地完成學習任務。教師要精心組織教學,優化課堂結構,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多采用多媒體等現代化教學手段,創造學習的美好環境,營造出輕松的學習氛圍。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要精心設計作業,做到方向明確,內容豐富,作業要具有科學性、知識性、藝術性,真正起到“溫故而知新”的作用。同時,語文學科教學應由課內向課外延伸,把活動課和語文課教學結合起來。逐步培養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讓學生接觸社會,深入社會,體驗生活,把課內學到的知識應用到課外。這樣既豐富了課外生活,又鞏固了所學到的知識。
總之,在語文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是二十一世紀培養合格人才的需要,也是當今教育改革的需要,更是社會的需要。我們在教育教學中,不斷探索,總結經驗,使素質教育真正滲透到教學的各個環節中,全方位提高語文課的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