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長順
一幫作家朋友喝酒,互相簽名送書。服務員走來,也想得到作家的書。A作家說,不可以給他們的,沒有閑情讀書的人,要了書也沒用的。我倒不這么認為,有人要書總是好事。我時常看到書店里的人,在書的海洋里尋找著他們的希望。當然,也應該看到,許多人向錢看,他們沒有多少空閑看書了。
那我們還需要寫作?堅持也許是愛好,是曾經的夢。更是一種責任。
作家希望通過自己的心,感受周圍的世界,然后告訴人們應該怎么樣不該怎么樣,到頭來,自己弄不明白了:人到底需要什么?
談到放棄,我想到了放下——放棄是什么都不要了,沒有希望,沒有責任;放下只是把一些事放一邊,行動上卻沒有停止過努力。
堅持,是用理性面對生活,而不是用意志或者情緒。
作家應該活得富有,擁有著精神天地,而構成這一天地的是美好的生活。對生命的歌唱,對美好的贊美,是作家應該有的責任。
人是需要一點精神的。作家是創造精神財富的人,如果用心寫了,自然會擁有讀者。當我們嘆息沒人看書的時候,多思考自己所寫的東西為什么不受歡迎。
寫作者,希望用自己的文字感染人們、教育人們,可又有多少作家寫出深入人心的作品呢?寫作者追求文學市場,在這一誤導下,作品成了一陣風,看似熱鬧,卻很快成了文字垃圾。
人們在追求美的生活時,不會忘了欣賞有價值的文學作品;有責任感的作家,不會放棄寫作的追求,用一生實現自己的夢。
愛好了文學就不能放棄追求,它是高尚的精神寄托,它是認識世界的一種途徑,將為別人打開窗戶。我想作家的責任不是教育別人,而是用優秀的文章感染別人。
只有具備陽光心境的人,才能捧出陽光。我看到了美好,希望和別人分享——為了這一責任,將眼里的風景、胸中的哲思、潛伏在血脈中的漢字,盡情調動起來,寫作時,就不去想還有多少人會讀我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