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美國特約記者 盧 威
美國是個移民大國,不同種族語言的電視節目紛紛登陸美國電視市場,日本、韓國、墨西哥、阿拉伯、越南等國家原版電視節目“原汁原味”地呈現在美國電視屏幕上,一片“百花齊放”的景象。然而,近年來中國各地電視臺也一窩蜂地“空降”北美,20多家地方電視臺爭先恐后地“亮相”,為中國新移民一解鄉愁。
中國各地電視臺打入美國主要有兩個途徑:一是目前正在全美很火的“長城平臺”,目前加盟的有:湖南衛視國際頻道、北京電視臺、上海東方衛視、廣東南方電視臺、江蘇電視臺國際頻道、福建海峽電視臺等十多家地方臺;再加上中央電視臺的四臺、九臺、中央戲曲臺、中國電影臺;再配上鳳凰衛視和總部設在洛杉磯的華夏電視共計19個電視臺“打包”成“長城平臺”,在“轟炸”性打入北美市場。“長城平臺”靠小耳朵、衛星天線支撐,全美已有7萬訂戶。而“長城”訂單仍在持續竄升中,前景看好。
地方臺進軍美國市場的另一途徑是:通過美國有線電視網,借殼“下蛋”。山東泰山電視臺、黑龍江電視臺等都在美國有線電視網占有一席之地,與美國一百多個英文臺、美國當地中文電視臺、18號中文臺、天下衛視、國際衛視等十多家中文電視臺競爭,爭奪收視率。無論是“長城平臺”,還是加入有線電視網,所有中文節目都是24小時全天候播放。
中國電視在美國異軍突起,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當然,其主因是中國的崛起,中國電視節目與國際電視市場接軌;再說,隨著中國新移民的大量涌入美國,中國人已在美已有相當規模。據統計,中國的美國移民已僅次于墨西哥移民,位居第二,超過200萬人;而且居住集中在紐約、舊金山、洛杉磯、休斯敦等大城市,中國電視在美國已經有一定比例的“電視人口”,中國電視進軍美國市場,可說是水到渠成;還有,美國對電視采開放態度,對電視只有“色情級別”、“暴力級別”的某種限制。
縱觀中國地方電視臺在海外節目,一般均以“娛樂節目”、“旅游節目”見多。所有電視廣告也不“開包”,而是原封不動的當地廣告。這樣便大大增加中國地方工商廣告的能見度,可謂“不出家門口,就能把產品打到美國去”。如:黑龍江電視臺制藥廣告鋪天蓋地“飛”來,大有占領美國保健藥市場之勢。
中國電視大大豐富在美華人華僑海外生活。已在洛杉磯定居九年的上海人游精勤,他訂“長城平臺”已有3年。他對《環球時報》記者說:能在美國看到家鄉的電視連續劇是一大樂事,我還愛看湖南衛視的“快樂大本營”和“超級女聲”。中國各地電視臺還宣導當地人文社會、旅游景點;喜歡看電影的朋友可以盡情享受24小時不間斷播出的中國電影頻道的影片。但中國各地電視臺節目也并非一成不變,浙江衛視已開始制作洛杉磯和紐約當地新聞。浙江衛視記者每天從洛杉磯發回一些當地新聞消息。▲
環球時報2009-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