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名花 周玉奎 劉軍麗
柿樹適應性強,自古以來就是我市山區的主要經濟林樹種,被譽為“鐵桿莊稼”。但是我市的柿樹栽培品種主要是當地的八月黃、火罐柿,經濟效益較低。為了豐富我市的柿樹品種資源,提高栽培效益。我們于2003年從河南省農科院引進了優良品種一斤柿,定植于修武縣周莊鄉馬莊村。經過這些年的觀察認為:該品種果個碩大,品質優良,豐產穩產,抗逆性強,經濟效益較高。具有良好的發展前景。目前,該品種已推廣至修武郇封、馬村區、沁陽、博愛等地,面積在66.7公頃以上。
1基本情況
焦作市位于河南省西北部。北依太行、南臨黃河,屬北溫帶。年平均氣溫14.9℃,大于10℃的積溫4653-4960℃,極端最低溫度-16.9℃,無霜期231天。年降水量548.8-590.5毫米,多集中在7—9月份,雨熱同季。
馬莊村試驗園屬平原地帶,為復墾荒地,黏土,pH值7.1,土質瘠薄。試驗地面積0.4公頃,定植苗木為一年生嫁接苗,砧木為君遷子。定植后第2年見果,第3年進入豐產期,平均株產50千克,每千克售價3~4元,高出當地火罐柿售價1-2元,千克。
2日本斤柿的主要性狀
2.1生長結果習性
樹勢健壯,樹冠卵圓形,較直立,結果后隨產量增加自然開張。6年生樹高3米,干徑7.5厘米,冠徑2.4-2.6米,主干表皮灰白色。成熟枝條灰褐色,葉片長圓形、較厚,正面有蠟質,光澤較強,葉色深綠?;▎涡?。雌花單生于葉腋間,有腋花芽結果習性。自花結實坐果率高,結果枝上果實集中在第3-5節,果實分布均勻,呈集束狀分布。
2.2果實經濟性狀
果實高樁形,果頂平或微凹,果面有明顯的4條縱溝,橙紅色。平均單果質量380克,最大720克,果肉金黃色。無籽,肉質綿甜,纖維較少,風味獨特,品質上乘,可溶性固形物17%。果實耐貯性強,是加工罐頭、柿餅及果脯的優質原料。
2.3物候期
該品種在我地區3月20日萌芽。4月13日展葉,5月24日開花,9月20日成熟上市,采收期可延至11月中旬,11月下旬落葉。
2.4適應性
該品種對土壤要求不嚴,抗干旱、耐瘠薄。管理簡單,結果早、果個大,連年豐產穩產。
3主要栽培技術
3.1建園
栽前按株行距4米×2.5米挖長、寬、深各70厘米的定植穴。底層加入雜草,中部每穴加入10千克土雜肥,上部30-40厘米填入表層土,栽后及時澆水、定干,定干高度100厘米,未配置授粉樹。
3.2整形修剪
采用自然開心形。其整形方法:定植當年,在主干上選留3個新梢,作主枝培養。3個主枝在主干上交錯生長,主枝間距15-20厘米,主枝基角50°~60°。并在主干頂部暫時培養一直立新梢作中心領導枝。每個主枝上選留2-3個側枝,使其相互錯落,均勻分布。主側枝上分生小枝。培養結果枝組。冬剪時,對保留的中心領導枝,每年都要進行短截,一般留30-40厘米,控制過度延伸,以防影響下部各主枝的生長。樹冠基本形成后,再將中心領導枝從基部疏除。對主側枝或其延長枝剪留30~50厘米,樹冠內的其他枝條,應按照去弱留壯、去密留稀、去直留斜的方法修剪,對直立枝、徒長枝,若有空間,將其輕短截,培養為結果枝組,若沒有生長空間應將其疏除。
3.3肥水管理
從栽后第2年開始,每年lO月中下旬每株環狀溝施農家肥30-50千克。生長季每年6月上旬和8月上旬各追肥1次,其中6月上旬追施尿素0.5千克、過磷酸鈣0.5千克;8月上旬株施硫酸鉀復合肥0.75千克。施肥后各灌1次水。
3.4病蟲害防治
斤柿抗性較強,未發現較嚴重的病蟲害。常規防治措施即可控制病蟲害發生:入冬前清理果園,掃除落葉,剪除病蟲枝,集中燒毀。萌芽前噴布5波美度石硫合劑,花前噴布1次65%代森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花后噴2-3次65%代森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混加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