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錦永 顧 紅 趙長竹 張威遠 魏世忠
紅地球葡萄是美國育成的優良晚熟品種,單穗質量700—800克,平均果粒質量12克左右,果粒大小均勻,果肉硬脆,能切成薄片,味甜,可溶性固形物15%以上,品質極佳。果刷粗而長,著生極牢固,果蒂耐拉力強,不脫粒,耐貯運,生長期150天以上,鄭州地區9月中下旬成熟。目前國內栽培面積約7萬公頃,占中國葡萄總面積的15%,但許多地方生產的紅地球葡萄在果粒大小、風味品質及色澤上與標準紅地球相比,存在較大差距。有的地方栽培的紅地球果粒只有8~10克,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僅有10%-12%,風味不太好,著色較差,管理觀念及栽培技術有待更新和加強。
“紅提大寶”系中國農業科學院鄭州果樹研究所研制的紅地球葡萄生物源果粒增大劑,有效成分為硼、鉬、錳等微肥以及海洋生物提取物,所含成分均符合綠色和無公害鮮食葡萄生產要求。使用“紅提大寶”與配套的栽培技術相結合,可顯著增大紅地球葡萄的果粒2-5克,提高果實級別。增加效益,對果實品質無明顯影響。
1“紅提大寶”在紅地球葡萄上的應用技術
1.1使用濃度
“紅提大寶”(A劑)為白色粉狀物。每包凈含量5克,全溶于水,稀釋1500—2000倍,即每包對水7.5-10千克。為了提高效果,也可加入“紅提大寶”伴侶(B劑,液劑。含海洋生物活化劑和增效劑)。
多年多點的試驗結果表明,“紅提大寶”1500~2000倍水溶液于紅地球葡萄果粒橫徑14-17毫米時浸蘸果穗1次,可增大果粒重量2.4克以上。效果顯著,隨著“紅提大寶”處理濃度的升高,如1000倍和500倍處理,果粒大小有增大的趨勢,但副作用也隨之增多,如果梗增粗變硬、果蒂粗大、SSC%下降、成熟期推遲:較低濃度處理,如2500倍,增大效果不顯著。綜合分析,認為“紅提大寶”處理濃度以1500~2000倍較為合適,在對照果質量為10.0克的情況下,處理后果質量可在12.4克以上,并且對果實其他性狀無明顯影響,大大提高了果實的商品性狀。此外,經“紅提大寶”處理后果梗略有增粗,耐拉力顯著提高,有利于增加貯運性能。延長果實貨架期。
1.2使用方法及時期
使用時先將“紅提大寶”(A劑)用少量水完全溶解,再用剩余水將“紅提大寶”伴侶(B劑)稀釋,然后將A、B兩種溶液充分混合搖勻,于大部分果粒橫徑介于14-17毫米時用配好的“紅提大寶”藥液均勻噴施或浸蘸果穗1次。
試驗結果表明,“紅提大寶”2000倍水溶液于果粒橫徑14-17毫米時浸蘸或噴施紅地球葡萄果穗,顯著增加了果粒質量、果蒂大小及果梗耐拉力。雖然對果刷長度、果刷粗度及平均種子數無顯著影響,但各指標都有增加的趨勢。浸蘸和噴施果穗的效果無顯著差異。過早或過晚處理增大效果皆不理想。
1.3注意事項
(1)合理負載,667平方米適宜產量為1500千克以下:
(2)使用“紅提大寶”的植株需加強肥水管理,每667平方米一般施入2方以上優質有機肥及100千克以上氮、磷、鉀和多種微量元素的全效復合肥,重視鉀肥、鈣肥和硼肥的施入:
(3)處理后及時套袋;
(4)噴施或浸蘸果穗一定要均勻,處理后6小時之內遇雨應補施:
(5)禁止在弱樹、弱結果枝、感染病蟲害、果粒稀疏果穗不緊湊及日灼后疏果產生傷口未愈合的果穗上使用本品,否則會導致日灼果增多、果梗粗硬、果粒僵化、果粒不均勻等副作用發生;
(6)使用本品尚存在果梗增粗栓化、果蒂變大等一定程度的副作用,增施有機肥、控制負載量可減輕副作用的發生。
2“紅提大寶”配套栽培技術
2.1模式化指標
留枝量:每平方米架面留4.5~5根枝條,結果枝2.5-3根,營養枝1.5-2根。每667平方米共留3000-3300根枝條。
葉片量:每蔓留11-13片葉摘心,除保留頂端1-2個副梢留2~3片葉反復摘心外,其余副梢全抹除。最終每蔓保留15-18片葉。
施肥量:每667平方米需2方以上優質農家肥(如雞糞、羊糞等)。100~150千克優質氮磷鉀復合肥,比例為2:1:2-2.5。
產量:成齡果園每667平方米控制在1500千克以下。
果穗質量:750+150克。
穗型:圓錐形,松散適中。
果粒質量:12克以上。
果粒形狀:卵園形或圓球形。
果實外觀:果面光潔、細嫩,果皮鮮紅色,著色一致,果粉厚,果粒大小均勻。無裂果、病蟲果及畸形果,無枝葉磨傷、灼傷。
可溶性固形物:≥15%。
果實風味:酸甜適口。
成熟期:鄭州地區9月中下旬。
2.2生長期管理
開花前后,樹體養分越充足,開花坐果后果實生長也越快,“紅提大寶”配套栽培技術措施主要通過生長期管理使樹體強壯,減少營養消耗,增加營養積累,從而達到大粒、優質、高效的目的。
(1)破眠劑處理。對于冬季溫度較高,需冷量不足的地區建議使用朵美滋等破眠劑,于萌芽前45天左右使用朵美滋15-25倍水溶液涂刷或噴施枝條,可使紅地球葡萄萌芽整齊,提早萌芽、開花和成熟,
(2)抹芽定枝。當主蔓上的冬芽葫發至2厘米左右時開始抹芽,去弱留強,去前留后,每平方米架面留壯芽7~8個,等新梢長至15厘米左右時,每平方米架面抹除1-2個相對較弱的新梢,同時除去卷須和多余的果穗,每平方米架面留5-6根新梢,當新梢長至4~5片葉時,再疏除1~2根多余新梢,最終每平方米架面留4.5-5根枝條,結果枝2.5-3根,營養枝1.5~2根,每667平方米3000-3300根枝條,
(3)枝蔓管理。當新梢長至11~13片葉時進行摘心,除保留頂端1-2個副梢留2-3片葉反復摘心外,其余副梢及時抹掉,最終達到每枝蔓15-18片葉。
(4)果穗拉長。紅地球葡萄在自然生長狀況下,果穗一般較緊,坐果較多,于開花前10~15天,果穗長約7-13厘米時,使用“奇寶”4~5萬倍+“多收液”500倍+“不怕雨”粘著劑或“必加”2000倍噴施果穗及葉片,可顯著拉長果穗,減輕疏花疏果工作量。結合澆水效果更好。
(5)控產整穗。紅地球葡萄自然生長坐果較多、果穗較大,大粒優質栽培應控制產量,加強疏花疏果。一般在每平方米架面選留2.5-3個果穗,每667平方米保留1500-2000個果穗。盡早去除副穗及穗尖,過長的果穗可采取隔2去1的方式疏除多余分枝,每穗保留9,13個分枝。疏掉病、畸、殘及多余的果粒,小穗選留50粒左右,中穗選留65粒左右,大穗選留80粒左右,理想果穗
每厘米分枝留1個果粒。每667平方米產量控制在1500千克以下。
(6)“紅提大寶”處理。為了增大果粒,提高果實級別,增加效益,可于紅地球葡萄果粒橫徑14~17毫米時使用“紅提大寶”1500~2000倍水溶液噴施或浸蘸果穗1次,
(7)環剝處理。當紅地球葡萄果粒橫徑介于14~17毫米時,于離地30厘米處進行主干環剝,環剝寬度3-5厘米,可使果粒增大10%左右,著色指數顯著好于對照,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略有提高。
(8)果穗套袋。果穗整理結束后,噴施1次廣譜性殺菌劑,也可與“紅提大寶”一起進行浸蘸或噴施果穗,主要預防白腐病、炭疽病等,等藥晾干后即可用合適的紙袋進行套袋。套袋不僅可防止病蟲害的浸染、避雨減輕裂果,而且可以使果穗著色均勻一致,果面整潔。
(9)肥水管理。肥水充足是大粒優質葡萄取得成功的基礎。一般每生產l千克優質葡萄,需要2-3千克優質農家肥和100克左右的無機肥,其中氮、磷、鉀的比例為2:1:2~2.5,這樣基本能滿足葡萄生長所需的肥料要求。另外。如果樹勢不壯,可結合噴施農藥在開花前的15天之內及坐果后的30天之內每隔7天噴施“多收液”、“高鉀氨基酸”等葉面肥。促進果實膨大和改善著色。
(10)病蟲害防治。必須做到“預防為主,綜合防治”,以農業防治和物理防治為基礎。提倡生物防治,按照病蟲害發生規律,科學使用化學防治技術,有效控制病蟲害。
萌芽前主要防治枝干上的各種越冬病菌和蟲卵,剪除病蟲枝蔓,刮除老皮、病皮,集中帶出田外燒毀,于絨球期噴施1次3~5波美度的石硫合劑:展葉后至開花前,易感黑痘病,可使用80%噴克800倍、5%霉能靈1000-1200倍、40%嘧霉胺800倍等進行防治;謝花后,使用40%嘧霉胺800~1000倍、50%保倍1500-3000倍、噴克800倍+寶麗安1200倍或科博700-800倍預防多種病害;果實膨大期,可使用20%苯醚甲環唑3000倍、40%嘧霉胺800倍等防治病害:套袋前4-5天,可使用20%苯醚甲環唑3000倍+50%保倍3000倍+40%嘧霉胺1000倍防治多種病害或與“紅提大寶”一起處理果穗:套袋后,使用80%戊唑醇8000~10000倍或20%苯醚甲環唑3000倍規范防治,也可使用必備400倍或波爾多液;摘袋后,使用1-2次80%必備400倍+10%殲滅3000倍或80%水膽礬600倍+10%高效氯氰菊酯2000倍、42%噴富露500~600倍、20%苯醚甲環唑3000倍等預防酸腐病、白腐病、灰霉病等病害;落葉后,徹底清掃落葉、落果等病殘體,減少越冬病蟲害基數。紅地球葡萄的蟲害一般較輕,主要有透刺蛾綠盲蝽等,可采用殲滅、功夫、高效氯氰菊酯等殺蟲劑進行防治,對于金龜子,可采用糖醋液誘殺或人工捕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