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新枝
摘要:經濟危機之后,貿易保護主義再次抬頭,各國紛紛采取獎出限入的貿易保護手段保護國內經濟,我國很多出口產品遭到貿易保護主義的限制,進出口貿易受到嚴重影響。文章從貿易保護主義的表現形式入手,分析了貿易保護主義對我國經濟的影響,進而提出政府企業相互合作以及企業自身通過技術研發增強產品競爭力,積極應對貿易保護主義的應對策略。
關鍵詞:貿易保護主義;技術壁壘;出口商品結構
中圖分類號:F741.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8937(2009)20-0032-02
繼雷曼兄弟破產倒閉事件之后,貿易保護主義就有抬頭傾向,以美國為代表的“購買美國貨”、“雇傭美國工人”等貿易保護主義的帶領下,各國紛紛效仿,且有愈演愈烈之勢。貿易保護主義對我國對外貿易也造成嚴重影響,值得我們特別關注。
1我國遭受新貿易保護主義的具體表現
據世界銀行統計,自金融危機爆發以來,全球各國推出或擬推出的保護主義措施大約有78項,其中47項已付諸實施。這些貿易保護主義措施主要包括提高關稅、貿易禁令、出口補貼以及多種形式的非關稅貿易壁壘。主要表現形式有:
①技術壁壘。技術性貿易壁壘是指一國以維護國家安全、保障人體健康、保護生態環境、保護產品質量等為由,采取一些阻礙其他國家商品自由進入該國市場的技術性措施。主要表現在苛刻的技術標準、環境標準、嚴格的的認證制度和繁瑣的檢驗程序等方面。我國主要貿易出口對象如美國、歐盟、日本等都設置了多種技術壁壘,如歐委會宣布從2009年5月1日起,所有輸歐產品中富馬酸二甲酯的含量不得超過0.1毫克/公斤,而該物質廣泛應用于鞋類等紡織品殺菌及防霉處理??量痰募夹g標準造成了出口的障礙。
②禁止進口。2009年1月23日,印度商工部外貿總局第82號公告,宣布自即日起禁止進口海關稅號為9501、9502和9503項下的中國玩具,為期6個月,直到下一個公告發布。該公告并未注明對中國玩具實施禁止進口的具體原因,但它對助長貿易保護主義起到了實質性的推動作用。
③出口補貼。2008年12月,美國的通用和克萊斯勒公司,獲得了政府總額為174美元的救助款;2009年2月,法國雷諾和標志雪鐵龍兩大汽車制造集團獲得了政府60億歐元的優惠貸款;意大利的汽車產業得到了17億歐元的救助;加拿大、法國、德國、英國、阿根廷、巴西、瑞典等國也都提供了直接或間接的補貼。澳大利亞隊汽車經銷商也進行了補貼,韓國、葡萄牙對汽車零部件供應商進行了補貼。世界范圍內的汽車補貼造成了汽車行業進出口競爭的加劇,反補貼成為世界各國貿易保護主義手段中常見的一種措施,實施范圍廣,且效果顯著。
④反傾銷。2009年9月份,阿根廷連續對中國產品發起多項反傾銷立案調查、反傾銷復審立案調查和最低限價措施等。阿根廷生產部9月17日宣布,將對從中國等亞洲國家進口的自行車橡膠輪胎實施反傾銷措施。24日宣布,將來自中國餐具的最低報關價設定為每公斤4.65美元,這項措施有效期為5年。此外,還裁定進口自中國大陸和臺灣地區、印度和印度尼西亞的聚酯纖維和紡線也存在傾銷行為,決定采取為期4個月的臨時反傾銷措施。自去年10月以來,阿根廷政府采取了一系列限制進口產品的措施。阿根廷的這類貿易保護主義措施不僅不利于我國的經濟發展,也不利于阿根廷經濟的長遠發展。不僅如此,歐盟9月24日決定,對產自中國的無縫鋼管和鋁箔征收為期5年的正式反傾銷稅,稅率分別高達39.2%和30%。我國反傾銷的道路是任重道遠啊!
⑤購買本國貨。一些國家在其政府采購和投資計劃中,往往考慮優先購買本國貨,從而達到限制他國類似商品進口的目的。美國國會于2009年2月13日通過了總額為7870億美元的經濟刺激計劃。計劃內容之一提到:凡方案中涉及工程、建筑用鋼和其他制成品全部由美國制造。這個計劃明顯帶有貿易保護主義色彩。
⑥提高關稅。2009年4月,美國對中國輪胎發起涉案金額高達22億美元的特保措施調查。美國總統奧巴馬9月11日決定,對從中國進口輪胎實施為期三年的懲罰性關稅,第一年為35%。稅率的提高,我們的競爭優勢喪失,將有部分出口訂單被奪走,對輪胎產業造成沖擊。
⑦衛生與檢疫規定。2009年3月2日,韓國食品醫藥品安全廳公布了《食品標準及規格修正案》。2月7日,美國緊急實施新的植物檢疫規定,禁止從中國等已發生星天牛和光肩星天牛的國家進口樹桿或根基直徑大于10毫米的寄主植物等檢疫要求。韓國和美國所實施的部分衛生和檢疫規定并不符合SPS協議的規定,對相關產品出口,構成了嚴重的貿易壁壘。
2新貿易保護主義對我國出口貿易的影響
①我國整體出口市場受到阻礙。據商務部統計,僅2009年9月當月,全國進出口總值為2189.4億美元,同比下降10.1%。
目前現代貿易保護主義主要針對的是發展中國家,而且在發展中國家中中國案例是最多的,其中172個案例,71個指向中國,說明正是發達國家在這一輪貿易保護行動中扮演了主角。原因之一是金融危機導致全球經濟下滑,各國對海外市場的爭奪日益激烈。我國在這場貿易保護浪潮中深受影響。據商務部統計,2009年1-9月,全國進出口總值為15578.2億美元,同比下降20.9%,其中:出口8466.5億美元,下降21.3%;進口7111.8億美元,下降20.4%。
從商務部統計數字可以看到,貿易保護主義對我國進出口的影響非常明顯。
②我國出口商品結構受到影響。據商務部統計,2009年第一季度,我國機電產品出口同比下降25.2%,我國食品加工和紡織等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同比下降33.8%。在我國出口商品結構中,勞動密集型商品比重大,這種結構狀況決定了我國出口產品很容易受到反傾銷、反補貼、環境標準、技術標準、綠色標準等的影響和沖擊。發達國家為了保護其市場及其相關行業,都設置了相應的技術標準、環境標準,對我國出口產品起到限制作用,嚴重影響了我國產品的出口。如我國出口日本的西蘭花就是因為農藥含量超標被禁止進口的。此次新一輪貿易保護主義將對我國出口產品結構調整產生影響。
③貿易保護主義的負面帶動效應明顯,出口企業銷量驟降。美國政府對我國輪胎增收35%進口附加稅的貿易保護主義,不僅極大地降低了我國輪胎行業產品出口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它的負面帶動效應致使我國其他行業出口產品也遭遇到同樣的待遇,其后果是出口企業訂單直線下降,銷量大幅下降,嚴重影響企業的正常生產和經營,部分企業甚至處于倒閉邊緣。繼輪胎案之后的中國玻璃、無縫鋼管等都都遭遇無辜調查,影響了中國產品出口,影響惡劣,其他國家也都紛紛效仿,中國出口受到前所未有的打擊。
④我國出口市場遭遇反傾銷調查明顯增多,出口風險增加。反傾銷一直是各國常用的貿易保護措施,效果明顯,針對性強,今年,各國針對我國的反傾銷案件明顯增多。據商務部統計,2009年1-4月,國外企業已累計提起針對中國的反傾銷案件90多起,比去年同期增長了50%。我國應對反傾銷案例的訴訟成功率也很低,對我國出口造成很大影響。
3中國的應對策略
當前,隨著貿易保護主義擴大化的日趨明朗,中國一定要強硬起來,堅決抵制貿易保護主義行為,同時積極爭取歐美等國對我國市場經濟地位的承認,為中國企業爭取更加公平的貿易環境。
①思想上高度重視,態度上激勵抵制,充分利用政府的雙邊或多邊交流作用增強企業應對貿易保護主義的能力金融危機大大增強了各國爭奪海外市場的動機,各國都在運用各種財政、金融貨幣政策支持本國企業奪取海外市場。奧巴馬經濟刺激計劃的特點之一就是對新能源、IT行業提供大規模財政投入,依靠美國政府的財力支持,增強美國相關產業在國際市場上開展傾銷的能力。中國要堅決抵制類似這種財政補貼之類的貿易保護主義,同時從思想上高度重視貿易保護主義給中國帶來的傷害,積極采取對策降低貿易保護主義的危害。政府在外交策略上應加強與一些經濟密切的貿易伙伴的經濟關系,甚至包括外交、人員、文化、社會科學等方面的交流,增加互相之間的信任和理解,從而最大程度地減少貿易爭端。
②出口企業應積極進行技術改革,調整出口產業結構。我國出口產品主要存在技術含量低、結構單一、附加值低、產業組織分散、企業規模經濟性差等問題。因此,國內出口企業應加強研發投入,不斷開拓新的產品,提高出口產品的質量含量,變低技術含量、低附加值產品為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的產品,同時實施名牌戰略,徹底改變中國制造-低價-傾銷的產品形象,真正實現從中國制造到中國創造的飛躍,從而占領新興市場國家的高端市場,增大與進口國產品與市場的互補性。
③出口企業應加強質量管理,積極進行國際質量認證,與國際方面協調一致。在國際貿易中,出口企業應以高技術含量的產品進入國際市場,努力爭取通過國際質量體系認證及主要發達國家的產品認證,拿到通向國際市場的通行證。同時樹立綠色新理念,通過技術創新提升產品結構;提高自身的技術水平和管理水平,轉變經營觀念;提高產品技術含量,創建自主出口品牌;實施走出去發展戰略,加快對外直接投資的步伐。
④充分應用WTO機制抵制貿易保護主義。目前,我國在運用WTO規則來處理貿易爭端方面已經不存在法律、技術的問題。問題在于,中國個別行業規范較差,互相競價,比如,在輪胎特保案中,有企業通過壓價獲得國外市場?!边@種對外貿易的不統一,才使一些國家有把柄可尋。因此,我國企業政府和其他相關利益部門都應聯合起來,建立統一戰線,協調應對,充分利用WTO,爭取更多的平等待遇,尤其要積極爭取歐美等經濟體對我國市場經濟地位的承認,使我企業早日擺脫在反傾銷調查中經常處于不利境地的情況。
⑤改變出口地理方向,開發新的出口國。我國企業出口產品主要集中在美國、日本、歐盟,因為出口地相對比較集中,我國受到貿易保護主義打擊最嚴重的地區也主要在這些國家和地區。因此,我國企業要分散市場,避免在短期內集中出口同類產品到一個國家或地區。我國應加強與其他國家的經濟來往,特別是發展中國家之間的合作,從而拓寬海外市場。
參考文獻:
[1] 李瑩瑩.論新貿易保護主義的再次抬頭時代經貿[J].2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