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隆均
摘要:供電企業經營管理水平和經濟效益衡量的重要指標之一就是對線損的管理,如何對線損進行管理,其措施不斷推陳出新。文章從四分管理的定義出發,介紹了對線損實施四分管理中降損的具體措施。
關鍵詞:線損;四分管理;降損措施
中圖分類號:TM727.1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8937(2009)20-0122-01
“四分”管理就是從組織機構建設、制度建設、基礎資料整理、統計與分析、抄表管理、考核管理、線損“四分”管理系統建設、理論線損在線計算系統建設八方面抓好線損“四分”管理工作。及時反映各電壓等級電網的結構、設備性能情況、用電構成及管理水平,準確查找線損異常因素,減少電量損失。實現線損“四分”管理,是其目的是為了我公司線損管理工作更加清晰化、定量化、科學化,使線損管理工作逐步達到先進的管理水平,使公司經濟效益得到明顯提高。
1降損措施
實踐表明,行之有效的技術措施是降低電力網電能損耗的重要途徑。技術措施包括認真搞好電網規劃建設、調整網絡布局、電網升壓改造、簡化電壓等級、合理調整運行電壓、縮短供電半徑、減少迂回供電、換粗導線截面和增加無功補償等方面。技術措施需要投資和設備材料,對此要進行經濟和技術比較才能確定。
1.1提高功率因素
加強無功配置, 努力提高功率因數。無功補償可以減少網上無功功率的傳輸, 改善供電電壓質量, 具有良好的經濟效益。
提高功率因數與降低線損的關系可按(1)式進行計算:
ΔPxs=[1-(cosφ1/cosφ2)2]×100% (1)
式中:ΔPxs為降低線損百分數;
cosφ1為原有功率因數;
cosφ2為提高后功率因數。
例如:現功率因數為0.7,提高到0.95后,線路損失減少計算如下:
ΔPxs = [1-(0.7/0.95)2]×100%= 46% (2)
電網合理配置補償裝置,對提高功率因數,降低網損很有必要。無功補償應堅持“全面規劃、合理布局、分級補償、就地平衡”及“集中補償與分散補償相結合,以分散補償為主;高壓補償與低壓補償相結合,以低壓補償為主;調壓與降損相結合,以降損為主”的原則。變電所宜采用密集型電容器補償,按無功規劃配置容量,無規劃的可按主變壓器容量的10%~15%配置。配電變壓器的無功補償可按配電變壓器容量的10%~15%配置,線路無功補償電容器不應與配電變壓器同臺架設。
1.2電網升壓改造
電網升壓改造是在用電負荷增長,造成線路輸送容量不夠或者能耗大幅度上升,達到明顯不經濟地步,以及為了簡化電壓等級,淘汰非標準電壓等級所采取的技術措施。20世紀70年代,全國大規模地將配電線路電壓從6 kV升壓為10 kV。現在不少地方逐漸取消35 kV,將之升高到110 kV,都是升壓改造的明顯例子。
1.3提高計量準確性
更換淘汰型電能表,減少計量損失,積極采用誤差性好、準確度高、起動電流小、超載能力強、抗傾斜、防竊電,可實現抄表自動化管理且表損低的全電子電能表,提高計量精度、合理設置計量點,對專線用戶加裝更換失壓記錄儀,并推廣使用具有寬量程,高精度電子式電能表,為一些用戶裝設IC卡表,杜絕人為因素的影響,及時查處現場各種計量差錯。推廣應用集中抄表系統,實現大用戶和居民用戶遠方抄表。每月抄報日應及時核算當月功率因數是否在0.9以上,不足時應考慮采用高壓補償措施。對大用戶可裝設帶分時計費的無功電能表,進行高峰時段的功率因數考核。
2加強電網線損管理
2.1分清線損管理職責
主管單位、基層單位、基層單位各部門和線損專職應分清各自職責,緊密聯系配合、著眼全局、立足本職,努力把網局、地區局和縣局的線損降低到最好水平。
2.2線損的指標管理
應按年、季度下達計劃指標,計劃指標不僅要有先進性、科學性,而且執行指標要有嚴肅性。各級供電企業要根據上級下達的線損計劃指標做好分解落實工作,按照職責范圍實行分級、分壓、分線、分臺變(區)落實(或)承包到基層單位、班組,嚴格考核管理。為了便于檢查和考核線損管理工作,根據具體情況可建立與線損管理有關的小指標(如“關口”表計所在母線電能不平衡率、電壓監測點電壓合格率)進行內部統計和考核。
2.3做好線損統計分析工作
線損分析工作很重要,找出線損問題在哪里,降損措施才能抓到點子上。為此,必須認真收集資料,計算口徑要清楚,統計要及時,數據要正確。各級供電企業除執行部頒的統計辦法和有關規定外,還要開展以下定量分析工作,弄清線損升、降原因:①輸、變電線損分析應分壓、分線進行;配電線損分析應分線(片)、分臺變(區)進行,并與相應的線損理論計算比較,找出薄弱環節;②分析供、售電量不對應對線損波動影響;③每季至少進行一次綜合分析,每半年進行一次小結,全年總結上報。
2.4低壓線損分線、分臺變(區)管理
低壓電網結構復雜、穿插供電、計量不全造成職責不清、責任不明、線損率忽高忽低。為堵塞漏洞,減少非技術線損,低壓電網應推行分線、分臺變(區)管理。其內容為:分清每條線所接變壓器臺數、每臺公用配電變壓器連接用戶數;按線路、按配電變壓器到抄表卡;每臺公用配電變壓器低壓側裝計量總表;每條線路、配電變壓器各制訂線損率指標和獎懲辦法,并統計供售電量,汁算線損率。
2.5加強用電管理
按章用電、加強內部管理、嚴格執行抄表制度,加強用戶無功電力管理,依法打擊竊電,采用防竊電電能表,封堵接線樁頭,加裝防竊電的計量箱和失壓監測儀表等工作都是降低線損率的重要管理措施。
2.6加強電能計量管理
計量裝置應按計量對象分類,配置對應的計量設備并確定輪換周期。計量裝置管理以供電營業區為范圍,以供電企業、發電企業管理為基礎分類、分工、監督、配合,統一歸口管理。運行電能計量裝置的周期受檢率與周檢合格率應計算考核。發供電企業變電所母線電能不平衡率也要計算考核。
3結 語
線損四分是創新的管理亮點,充分利用變電信息一體化做好無功補償、電能平衡、負荷監控、設備消缺等技術管理;提升電網運行電壓和功率因素,最大限度降低網損;管理線損由經營系統擔負。分解線損指標,開展營業普查,推廣遠程集抄,普及“兩電分離”,推行磁卡電表,定期開管理精細化不斷向深度延伸情況下,需要滾動修改,沿用兩年來取得了顯著成效。隨著經營規模不斷擴大,線損管理為突破口,會越來越促進經營管理再上臺階。
參考文獻:
[1] 汪茂彥.地區電網調度如何搞好節能降損工作[J].安徽電力,2006,(1).
[2] 羅靜,趙天.淺談電網降損的技術措施[J].重慶電力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