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梓任
單純的數據是沒有意義的。有意義的是,數據背后蘊含的豐富內容。
生命在于運動,公司亦然。所以,以某種指標,比如營業收入,來梳理公司的運動程度,進而衡量與評價其“活力”,便具有極大價值。同時,在目前金融風暴逐漸影響實體經濟、國內宏觀經濟預期放緩等諸多不利因素下,企業活力更顯其重要性,是企業用以化“危”為“機”、重整待發的前提條件。這些都足以概括擺在我們面前的“中國滬深上市公司活力百強榜”的重大意義。同時,透過這個榜單,分析其背后的諸多內容,每個鮮活的案例都會給我們更大的啟發,會使我們更加深刻理解企業活力的意義。
我們可以從三方面分析上榜公司的特點。
行業特性
比如,排名第1 位與第3 位的國金證券(600109)與海通證券(600837),同屬于證券行業。這兩家公司活力靠前的根本原因在于近兩年來我國A 股市場的牛市表現。由于證券公司具有聯結資本市場的商業模式,且目前我國券商業務結構相對單一,所以業績高度依賴A 股市場的表現。以海通證券為例,2007 年度營業收入為112.65 億元,同比增長320.69%。其在年報中也介紹,2007 年,在證券市場全面好轉、宏觀經濟持續向好、上市公司盈利提升、投資者信心恢復的形勢下,證券市場迎來了波瀾壯闊的上升行情,市場交易量急劇放大,企業融資額超過8000 億元,A 股市場成為全球最大的IPO 市場;公司抓住機遇,各項業務保持高速發展態勢,在若干業務領域保持了領先地位。
面對2008 年的熊市行情,與2007 年相比,證券公司的情況可謂冰火兩重天。2008 年前三季度,證券市場整體核心指標大幅下滑,上證綜指跌幅為56.4%;股票成交額為21 萬億元,同比下降42.6%;IPO 募集資金1040 億元,增發募集資金1767 億元,同比分別縮水65.1% 和4.6%。具體而言,海通證券2008 年前3 季度營業收入同比減少高達33.05%。可以預見,下一次的活力排行榜前10 位中,很可能難以出現證券公司的身影。
公司規模
由于基數原因,小規模公司的成長性往往好于大中型公司。以活力榜單排名第2 位的山河智能(002097)為例。山河智能所屬行業為工程機械行業,為湖南省重點高新技術企業,主營產品包括小型工程機械、大型樁工機械、鑿巖設備、中大型挖掘機械等,是目前國內最大的樁工機械生產基地、體系完善的小型工程機械生產基地和國家863 成果產業化基地。2007 年度,山河智能營業收入11.52 億元,比上年增長80.57%,成長性可謂亮麗。不過,與工程機械類上市公司龍頭企業——三一重工(600031)相比,山河智能的營業收入就有些偏小了。三一重工2007 年營業收入高達91.45 億元,比2006 年增加39.34 億元,同比增長75.52%。當然,三一重工在活力榜中排名第12 位,也比較靠前,這與行業整體的增長性是相關的。
其實,小規模公司活力強的另一面,便是在行業環境轉差的情況下,其抵御風險的能力可能稍弱,亦即快速增長的另一面很可能是快速下滑。隨著金融風暴向實體經濟逐步漫延,工程機械行業高增長的好日子很可能快要過去。2008年前三季度,山河智能總營業收入10.71 億元,同比增長29.54%,占2007 年度營業收入92.99%;相比之下,三一重工的情況好得多,2008 年前三季度總營業收入108.69 億元,同比增長55.82%,占2007 年的比率為118.85%。(山河智能的詳細分析詳見P57)
經營戰略
分析排名靠前的公司,我們發現,其中很多公司在我們統計的這三年中,都進行過大的戰略調整或者資本運作。蘇寧電器(002024)排名活力榜第6 位,2007 年度其營業總收入401.52 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53.48%;其中主營業務收入387 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55%。據蘇寧電器年報介紹,2007 年公司以穩健與快速并重、重點突出“穩健”為原則,積極提升單店經營質量,按照連鎖規劃科學地推進新店建設,營業總收入呈現內生和外延兩方面的穩步增長。可見,新店建設是蘇寧電器活力源的一個重要方面。
據介紹,2007 年蘇寧電器新進地級以上城市32 個,新開連鎖店175 家(含購置物業新開店面),其中新進城市開店58 家,原有城市同城開店117 家;調整連鎖店14 家;2007 年末直營發展連鎖店面積達到216.43 萬平方米。這種投資在資產負債表上也有體現,2007 年末蘇寧電器固定資產18.69 億元,而年初僅為3.84 億元,變化的原因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啟動連鎖購置店策略,全年共購置8 處店面,購置總價約10.5 億元;二是北京物流中心建設完工并投入使用,江蘇物流中心辦公樓、培訓樓建設完工并投入使用,帶來公司固定資產的增加。(蘇寧電器的詳細分析詳見P55 ~ P56)
可見,富有活力的背后,是每家公司的不同情況,或者適逢行業發展的良好機遇,或者源于自身規模較小的“后發優勢”,或者受益于公司投資與并購的外延式增長。凡此種種,推人及己,在借鑒其他企業經驗教訓的基礎上,反觀自身企業,CFO 需要根據公司未來發展戰略,制定與之相適的“活力”策略,并據此從財務層面提供支撐。
深入考量
應該強調的是,CFO 在考查、解讀與運作自身企業活力時,需要注意兩點。
一是結合自身工作進行全方位、多角度考量。比如,在集團企業對下屬公司進行考核時,其標準體系便不能僅僅是著眼于“營業收入”基礎上的“活力”,也需要探討凈利潤或每股收益的“活力”,從而衡量其盈利能力;或者,考查每股現金分紅的活力,進而衡量回報投資者的程度,并利于資金的集中有效管理;甚至于,對經營情況不理想、面臨關停并轉的公司,探討其實時的信息傳遞與情況匯報,從而考查其解困方面的活力。
二是認清財務指標各自的局限性,趨利避害,講求科學性。比如,可能營業收入高增長,但凈利潤是低增長甚至于產生虧損,這意味著盡管公司活力十足,但對投資者的價值卻另當別論。
以排名活力榜第8 位的豫光金鉛(600531)為例,其2007 年度營業收入71.76 億元,同比增長高達55.46%;凈利潤1.59 億元,同比增長僅11.69%。可見,在營業收入突飛猛進的同時,豫光金鉛凈利潤的增長并不盡如人意。隨著有色金屬價格的下跌與需求的減緩,2008 前3 季度豫光金鉛營業總收入63.98 億元,同比增長26%;凈利潤1.04 億元,同比減少21%。其中,2008 年前3 季度豫光金鉛計提電解鉛和白銀跌價準備高達6172 萬元。可見,其營業收入與利潤的增長反差更加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