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紅
過年還要談“省錢”,無論是說起來還是聽起來,似乎都讓人覺得有一份緊張和無奈??墒?,如今連世界上有名的大亨們都每言必談省錢、節約,我們這些“小資”也要改變一下觀念了!
上篇:觀念對決,你變革了嗎?
雖然你剛剛領了獎金,或者作為剛上任不久的媽媽,要在寶寶身上省錢一定很不情愿,但是,我們還應該實事求是,這個年怎么過,不僅腰包說了算,而且還要考慮得長遠點兒,要從家庭和小寶寶的長遠利益考慮啊!
梅媽媽:金融危機讓我擔心,我不得不處處節省。不敢打車,只能騎自行車!
蘭媽媽:為了節約,同時也給環保做點貢獻,每星期我都會堅持3天騎自行車,即便是過年我仍會堅持。哈哈,不堵車的感覺真好!
梅媽媽:為了節約開支,過年了我都不得不盡量放棄逛商場的樂趣。真郁悶啊!
蘭媽媽:我是快樂的“酷摳族”,商店試,網上購,堅決以節省30%為目標。不僅如此,網購還送貨上門,又省了我逛街的時間、零食和汽油費呢。過年的東西能這樣買的盡可能這樣買了!
梅媽媽:我天天節水節電,就是為了省點錢,過年了,我還得盯著孩子大人省水省電,我容易嗎!
蘭媽媽:每當寶寶注意關上水龍頭,用小手指著讓我及時關上不用的電燈時,我總會笑瞇瞇對他說:“我替地球媽媽謝謝你!”當我用淘米水去澆花,用洗澡水沖馬桶時,也總會有個稚嫩的聲音讓我心里甜甜的,“好媽媽,地球媽媽也會謝謝你!”
梅媽奶:到處都說危機,我都不敢花錢了,連寶寶的書都不敢多買。
蘭媽媽:以前只知道自己給孩子買書,現在發現離家不遠就有圖書館,給孩子辦一個圖書卡,帶孩子去借書。看著寶寶在大書架旁挑書的樣子,就像個小大人,真開心,而且每月才10塊錢,省錢!
梅媽媽:帶孩子去買過年的禮物,因為沒達到孩子的要求,大過年的弄得孩子不開心。我也沒辦法。孩子最費錢了,不這樣怎么節約呢!
蘭媽媽:“每次只選一個玩具”的原則無意中讓我的寶寶學會了人生重要的一課:選擇與取舍。這可能對他一輩子都有用,真難得。
梅媽媽:過年和同學聚會又得花掉半個月工資!
蘭媽媽:我要求客人每人拿一個菜到我家聚會,聊得好開心。我從來沒有受到過這么多表揚,原來每個人都想省錢,只是不好意思。
瞧,兩個媽媽雖然處理的是同樣的問題,可是由于觀念不一樣,過程和結果顯然也不一樣,蘭媽媽甚至把省錢變成一種樂趣!我們該怎樣做呢?
下篇:時尚節約,你學會了嗎?
如果說以前節約是無奈的話,那如今的節約可以說已經成了一種時尚,就像我們在飯店里點菜很謹慎,即便剩下了,也能夠很自然地打包帶走,主客的臉上都絲毫沒有尷尬的意味一樣。如果原本你就是個精打細算的行家,你一定要意識到“扣扣兒”、“小葛”(葛朗臺)已經成了褒義詞,我們都有非常高尚的理由:為了地球?,F在過年了,蘭媽媽給大家介紹一下她在過年期間的節約計劃。
訓劃一:收集信息。年前各個大小報紙或其他媒體中,往往有眾多商店的優惠信息,是你選購年貨時非常好的參照。同時,“窩邊草”也不能漏,抽空遛遛家門口或附近商店,看看過年期間有什么新的便宜貨可供選擇。
計劃:二:合理計劃。過年期間家里的食品往往很充足,買菜前最好先查看冰箱里的食物,避免重復購買或食品因放得過久而變質浪費。
計劃三:列購物表。購買過年物品前先列明細,以避免;中動消費。別忘了給同去超市的寶寶也列一張明細,可以讓他自己畫上想要的東西。當你看著“這個小東西”拿著他的小條子揀東西,不是很好玩的情景嗎?
訓劃四:削減速食。過年放假正好自己制作食品,省去買漢堡和速凍水餃的錢,而且一個會做漢堡的媽媽一定會讓你的寶寶感到自豪。還可以發揮你的聰明才智,自己制作點簡單的小咸菜,你在節日大餐上的創造會受到表揚。
計劃五:關注打折。在超市里多看看放在貨架子最上層和最下層的東西,特別是打折商品柜臺,那里可能是你過年想要的便宜選擇。
計劃六:合理穿衣。為過年選購新衣服前先把自己原有的衣服清點一遍,一來可以避免重復購買,二來可以選擇能與其他衣服相配的新衣,提高節后的利用率嘛。另外,雖然過年都要穿一些漂亮衣服,但千萬不要穿需要干洗的衣服做家務和做飯哦,這樣可以省很多洗衣費呢。
計劃七:“窮游計劃”?,F在旅游服務非常細致,花很少的錢,就可以請專業人士設計一套“窮游計劃”,可謂吃小虧占大便宜。如果幾個好友或者幾個家庭過年選擇結伴出游,就可以玩得很好,玩得很省呢!
計劃八:熟客隨意。節日期間與朋友聚餐去熟悉的餐館吃飯,你可以以熟客的身份點那些又便宜、朋友又愛吃的菜,不用太計較形式。而且過年期間在餐館吃飯別忘了要打折卡。
計劃九:新奇玩具。禮品多了,正好利用過年期間用包裝的彩紙和紙盒同孩子一起做玩具,沒準成為他童年印象最深的玩具。
計劃十:命名杯子。過年期間家里常來的親戚朋友,給他們每人一個固定的杯子,用小粘貼標出名字,顯得又重視又親切,還可以省下諸多紙杯。一段時間之后,你就會覺得自己種了一棵樹。
計劃十一:特殊年味。今年過年用自己的作品裝飾房間,一定很獨特。累并快樂著。
計劃十二:禮輕情重。俗話說秀才人情一本書。平時注意觀察朋友們的愛好,其實一張碟、一本書都可以成為過年溫暖的表達,更何況還給對方減輕了回禮的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