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 寧
漫步古詩園
哭晁卿衡
李白
日本晁卿辭帝都,征帆一片繞蓬壺。
明月不歸沉碧海,白云愁色滿蒼梧。
詩境淺說
唐朝天寶年間,晁衡以唐朝使者身份,隨同日本遣唐使團返回日本,不料途中遭遇大風(fēng),傳說被溺死。李白懷著沉痛的心情,寫下了這首詩。
詩人回憶起不久前在長安歡送晁衡返國時的盛況:唐玄宗親自題詩相送,好友及各國使節(jié)也紛紛送行。想象著航船行駛在遼闊無際的大海上,隨著風(fēng)浪上下顛簸,在眾多的島嶼間時隱時現(xiàn)。如今,好友的不幸喪生,就像一輪皓潔的明月沉淪于大海之中,不僅使詩人悲痛萬分,連天宇也好似愁容滿面。層層白色的愁云籠罩著海上的蒼梧山,沉痛地哀悼晁衡的逝去。
不過,令人們欣慰的是,這次海上遇難,晁衡并沒有被溺死。他隨風(fēng)漂到今天越南的海岸,經(jīng)過兩年多的時間,輾轉(zhuǎn)回到了長安。
古今佳話
晁衡是日本奈良人,原名阿倍仲麻呂。唐朝開元年間,他跟隨日本遣唐使團來中國求學(xué),學(xué)成后一直留在唐朝為官。他擅長詩文,與當(dāng)時著名詩人李白、王維等友誼深厚。后來,阿倍仲麻呂在長安(今西安)病逝,被唐代宗追贈為“璐州大都督”。
1978年,經(jīng)西安、奈良兩座友好城市協(xié)議,在兩市各建一座“阿倍仲麻呂紀(jì)念碑”,碑身上,便刻著李白的這首《哭晁卿衡》。李白與晁衡的友誼,不僅是盛唐文壇的佳話,也是中日兩國人民友好交往歷史的美好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