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淑蓉
《莫泊桑拜師》主要敘述了法國作家莫泊桑拜福樓拜為師學習寫作的故事。福樓拜指出,莫泊桑的文章寫得不夠生動,主要因為“功夫”還不到家。那如何練“功夫”呢?福樓拜啟發他天天看從自己家門前經過的馬車,并做好記錄。莫泊桑堅持了幾天,似乎沒什么發現,于是再次登門求教。福樓拜耐心地告訴他,要善于觀察每一輛馬車的具體情形,莫泊桑照著做了,果然大有所獲,積累了豐富的素材。第三次,福樓拜又引導他要善于發現事物不曾被發現過的特點,寫別人沒有寫過的特點。莫泊桑聽后勤奮練習,用心揣摩,寫作的“功夫”大大提高。
“功夫”二字,貫穿全篇。那就讓我們來看看,“功夫”在寫作中到底是何含義,如何重要?
汝果欲學詩,功夫在詩外
這是宋代詩人陸游的詩句,意思是:你果真要學習寫詩,應該首先在詩歌以外、書本以外多下功夫。也就是說,五彩繽紛的現實、千姿百態的自然,才是寫作的源頭,我們要學會發現、善于觀察,捕捉到每一個人、每一個事物身上最有個性的細節,發現生活中每一個精彩的瞬間,把這種細節和瞬間,用優美動人的文字表達出來,才會使你的作品顯得與眾不同,變得更有感染力,這就是作文成功之道。福樓拜正是這樣啟迪莫泊桑的。他讓莫泊桑天天站在家門口,全神貫注地觀察過往的馬車,看烈日炎炎下的馬車和狂風暴雨中的馬車有什么不同,看每一個馬車夫的表情有什么特征;他還要求莫泊桑天天坐在酒店里,觀察來往的顧客,然后把這些人的特點描繪出來。可見,生活就是作文的源頭活水,只有勤于觀察,才能發現生活的豐富多彩,積累豐富的寫作素材。
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
同樣,“功夫”兩字還包含了“勤奮刻苦”的意思。沒有日積月累的堅持,沒有對寫作的熱愛,是寫不出優秀的作品的。福樓拜本身就是勤奮寫作的榜樣。有段時間他住在盧昂附近的克魯阿斯,書房的窗戶正巧面對著塞納河,他在這里忘我寫作,在他的書房里,整夜點著帶有綠罩的燈。久而久之,他窗前的燈光成了船夫的航標燈,他因此被譽為塞納河上的“燈塔”。為了更好地觀察社會,積累更多的寫作素材,福樓拜甚至建議莫泊桑,經常騎馬出去跑一圈,一兩個鐘頭之后回來,把自己所看到的一切記下來。莫泊桑按照這個辦法鍛煉自己的觀察力有一年之久。正是這樣的精神,使他們走進了寫作的神圣殿堂。
功夫不負有心人
“有心”意味著“用心、真誠”。莫泊桑每次聽了福樓拜的教誨之后,都能用心揣摩、付諸實踐,終于有所收獲。為了練就寫作的“功夫”,莫泊桑前后三次登門求教,態度是何等的真誠。他一生創作了6部長篇小說和350多篇中短篇小說,他的文學成就以短篇小說最為突出,被譽為世界“短篇小說之王”,對后世產生了極大影響。
讀了這篇文章,同學們肯定會為兩位文學大師的作文“功夫”所折服。同時,大家可能會提出一個疑問:我們要想寫好文章,成為一個作家,是不是一定也得像他們那樣,天天觀察馬車和人群,夜夜寫作到天明呢?在今天信息化時代中,我們觀察社會、了解世界的方法更多樣了,除了親自體驗,報紙、電視、網絡,都是我們的好幫手。葉圣陶先生說:“思維,是作文的第一功夫!”也就是說,我們要堅持觀察、勤于練習、善于動腦,才能練就我們寫作的“真功夫”!
(《莫泊桑拜師》,選自蘇教版小學語文教科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