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瀝彬
30年前,“個體”、“私營”這些詞還是讓人提起來就戰戰兢兢的字眼,從事個體、私營生意如履薄冰。但如今,民營經濟已成為我國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推動了社會和經濟的發展。據了解,在1978年左右,我國很少有個體工商戶和私營企業,但在此之后,“個體”、“私營”經濟的禁錮慢慢被打破,人們心中創業的想法開始萌發。第一批創業者正是成長于這一階段,即1978~1986年,他們大多從小商販、小服務業起家;第二批創業者成長于20世紀80年代中后期,一批知識分子和機關事業單位人員開始“下海”經商,加入到了個體、私營經濟的行列;第三批創業者則誕生于2000年前后,是伴隨新經濟的興起,依靠風險投資、互聯網經濟迅速發展起來的企業家。
60后:比較務實
從產業類型來說,60年代出生的創業者們選擇的多半是傳統產業,這一代創業者更為務實,但相對也比較保守,許多創業者現在已是真正的“成功人士”。
創業人物:屠水安
出生:1962年出生
第一次創業時間:1994年
職務:MOHO美燈多燈飾有限公司總經理
創業理念:不同年代,創業的方式肯定不同,但是誠信是不變的
隨著集體和民營企業的發展,從2012紀8c年代中期開始,國營燈具生產企業在燈具行業逐漸衰退,到90年代中期,民營燈具生產企業開始占據主導地位,而屠水安也是那時候開始第一次創業。
1994年成立了南園燈飾總店,在2004年成立了美燈多燈飾有限公司,是中國率先啟動國際BDS燈飾連鎖賣場銷售的企業之一。美燈多燈飾有限公司從2004年創辦以來,如今已有s個年頭了。這5年來,美燈多從無到有,從小規模的燈具到大型燈具企業,美燈多經歷了起步、轉型、飛越3個階段。從當初的一無場地、二無專業技術人才、三無市場營銷網絡的企業,發展成如今的知名品牌,美燈多發生了翻天覆地的大變化,整個賣場經營面積這到5000平方米,產品種類多這幾萬種,經營人員近300人。在云南燈飾行業里算是規模較大的企業,是省內目前為數不多的大規模專業燈飾超市之一。從花燈、落地燈、臺燈、水晶燈到燈泡、開關,美燈多幾乎匯集了國內主要知名燈飾品牌,經營品種達到15000余種。
“我還打算在現有的基礎上,明年再開兩個店面,然后再考慮向州市發展。但目前,我們先要學會老實做人、踏實做事、誠實待人,這也是我從創業開始到今天的成功秘訣。”屠水安說。
70后:把知識轉化為經濟
生于70年代的創業者們善于把知識變成創業競爭力,他們懂得執著、忍耐和不放棄。大多數都在2000年前后才開始創業。
創業人物:黃忠
出生:1973年出生
第一次創業時間:2002年
職務:云南盛源聚眾有限公司、昆明聯聚商貿有限公司、春苑花鳥市場、紅聯第二農貿市場董事長
創業理念:創業是對事業的一種任性追求
“我們70后的創業者更多的是抓住當時的機會起家,也有些是通過發明創造開始創業的,相比要穩重一些。我們最突出的特點是大多數人接受過比較規范的教育,我們思想更活躍、開放、開拓性更強,但務實精神不夠,有時容易理想主義化或急于求成。我們這一代創業者一般在2000年左右開始創業。”黃忠感慨地說。
黃忠當兵退役后,被安排進了國有企業,但沒過多久便辭職了,主要是因為當時覺得還年輕,想做點實干的事情,所以選擇了創業。剛開始,用了兩年時間跟著別人學如何經營,如何管理。2002年和朋友合伙開辦了一家廣告公司,但以失敗告終。在總結了失敗的原因之后,在同年創辦了云南廣大海天旅行社,而這次的創業還算成功,創業的第一桶金也是從這開始的。
后來,黃忠叉在2004年創辦了春苑花鳥市場,同時也逐漸將自己的經營方向進行了轉變,在穩步發展的過程中開發市場。2009年6月又經營開發了紅聯農貿市場。“有人說我的經營方向轉變太大,但我認為。企業是可以互動的,只要管理進入正規化,做什么事都一樣。目前開始進軍房地產,在市區開發一個商業地產的項目,項目完成后,公司將會邁上一個新的臺階。”黃忠說。
80后:浮躁中逐步成熟
80N經常被大家稱為自私、自我的一代。但就在大家對8C后際疑和爭議時,有的80U=的創業者憑著自己的努力和實力,踏上了創業之旅。
創業人物:劉曦偉
出生:1987年出生
第一次創業時間:2007年6月
職務:目前還沒有成立自己的公司,只是做一些房地產的安房工程
創業理念:創業要掌握兩個關鍵:一是資本,二是市場營銷理念
劉曦偉2006年考進昆明的一所大學,他所學的專業是國際貿易。高考結束后就去了一家超市做暑期工。從大一起,他便開始自己做一些不起眼的小生意,用賺來的錢交自己下一年的學費。
劉曦偉剛進大學不久,經常把一些電腦、電視機、電話、洗衣機等東西找來銷售,從中賺取一些差價,當時平均每月能賺到一兩千。但他只干了半年左右就沒做了,主要是一心想賺大錢的劉曦偉覺得做這行沒什么前途。
很快,劉曦偉又找到了另一種賺錢的方式。2008年,還未正式畢業的他就約了兩個朋友合伙做水晶制品的加工。但這回他又只千了一年左右。“其實,我們這次做的主要是水晶加工和飾品,而我們之所以會選擇做水晶,主要是因為在我們3個合伙人中有一個家里是開水晶廠的,我們可以用低價買進加工,再高價賣出,但后來我們發現離我們的目標落差太大了。”
2009年3月,正當劉曦偉四處尋找好項目時,一位親戚告訴他:“創業宜早不宜遲。”他開始明白:創業需要激情,但不能沖動,入行要選自己的興趣所在。劉曦偉說:“在高中時,自己的夢想就是做土木工程或是建筑設計。”而正好他也對這些領域有所了解。這次下定決心后,他就主動和家人商量,而家人也都表示贊成并給予幫助,引導其進入這個行業圈里,還幫其拉一些客戶和項目。“目前已有兩大項目。”劉曦偉高興地說。
創業人物:顧佳
出生:1981年
第一次創業時問:2004年
職務:昆明市錢局街皓服裝店的老板
創業理念:做事要堅持、自信、奮斗
高中畢業后,顧佳找了一家酒店做服務生,月薪只能拿到幾百元,但她做得還是很開心,因為那是她選擇的。后來,她又到一家知名的服裝店,做導購員,經過不懈努力,終于在3個月之后,升到了店長職位,月薪也漲了,但工作時間也變長了,而且工作地點也換到了深圳。在深圳做了不到兩年,因為不適應那邊的生活習慣,她又辭職了。“但在那段時間里,學到很多東西,從基礎到管理,也積累了不少經驗。”顧佳說。
2004年,顧佳辭了職,有了自己創業的想法,用了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在昆明市錢局街找了一間鋪面。由于顧佳對穿著還有所研究,所以下定決心開服裝店,而她并沒有馬上進貨,而是先設計了一些問卷,到街上做起了調查。綜合調查結果,她決定走“中檔精品”路線。她把店面裝飾得像個小家,特別溫馨,還特意挑選了一張舒適的布藝沙發放在里面。為了吸引顧客上門,她就進一些經典的,而且一種風格只進一件。同時,她針對的顧客群體很集中,大多都是白領一層。
顧佳還細心地為每一位經常來買衣服的顧客建立了一個會員檔案,內容包括:顧客的工作、愛好、尺寸及聯系方式等。每次去進貨前,她都會主動給老顧客打電話,看她們是否需要幫忙帶些什么東西。所以現在小店越做越紅火,顧客越來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