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滌環
油菜田化學除草,是當前大力推廣的油菜簡化節本栽培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如果油菜田除草劑選用或使用不當,就容易造成藥害。現將易對油菜造成藥害的幾種除草劑介紹如下:
1二甲四氯鈉:二甲四氯鈉為苯氧乙酸類選擇性激素型除草劑,藥物通過植物的根、莖、葉吸收。敏感植物受藥后會出現激素型中毒癥狀,該除草劑在土壤中的活性可保持3~4個月,油菜、大豆、棉花等闊葉類作物對二甲四氯鈉很敏感。因此,油菜等敏感作物在播種或移栽前都不可使用二甲四氯鈉化除,否則會導致油菜葉片卷縮,葉柄、莖稈扭曲,根尖膨大,葉片褪綠黃化、僵硬發脆。最終干枯死亡。因此,凡是在油菜移栽前使用過二甲四氯鈉除草劑的地塊,均不能栽種油菜等敏感作物。
2、滅草松:滅草松又名排草丹、苯達松、百草克,是觸殺型具選擇性的苗后除草劑。用滅草松或其復配劑防除油菜田雜草極不安全,據資料介紹,噴特(40克/升喹禾糖酯乳油,與油菜田常用除草劑精喹禾靈類似,適用于防除油菜田禾本科雜草,對油菜安全)及其與苯達松(48%滅草松水劑)的混配劑用于油菜田,在油菜9葉1心、看麥娘3~4葉期,分別每667平方米(1畝)用噴特60毫升、噴特40毫升加苯達松200毫升,均加水50公斤噴霧。藥后5天、15天、30天、45天觀察藥害情況,單獨噴施噴特的均沒有發生藥害癥狀,而噴特與苯達松混用的處理均發生了嚴重的藥害,藥后5天油菜葉全部變黃,藥后7天油菜除心葉仍為黃色外,其余葉片大半枯死。藥后15天,全林枯死。因此,滅草松不能在油菜田施用。
3、廣滅靈:又名異惡草松。在使用時,如每667平方米用36%廣滅靈微乳劑26—33毫升兌水50公斤,對土壤噴霧封閉除草,藥后10天移栽油菜。則在移栽后4~7天出現藥害癥狀:油菜心葉或幼嫩葉片出現黃色、白色等黃化現象,移栽后10~20天達到白化高峰,1個月后長出的新葉轉為正常的綠色,至春后抽薹期白化癥狀基本消失,對產量影響不太明顯,少數白化嚴重的藥害株在移栽后30天死亡。
4、草長滅:又名又酰草胺。用于油菜除草藥害發展比較緩慢,一般在用藥后20天開始表現出癥狀,用藥后45~60天達癥狀表現高峰。成齡葉鮮黃色,重癥株則全株發黃,1心葉和幼葉多呈黃色。并伴有畸形,如葉片邊緣向上翻,葉脈間的葉網隆起,表面粗糙等。每667平方米用70%草長滅可濕性粉劑300克,用藥后45天藥害株率達12%,藥害癥狀隨用藥量的增加而加重,絕大多數重癥株于春季返青期死亡,干旱天氣會加重藥害。
5、乙草胺:在一般情況下。油菜田使用乙草胺除草是比較安全的,但遇上用藥后雨水過多,田塊多處積水狀態,而地下水位又高的油菜田,則易發生藥害。尤其是地勢低洼、地下水位高的直播油菜田,每667平方米用50%乙草胺乳油80毫升(常用量),油菜即會出現藥害癥狀,死苗率在16%左右,一般在藥后50天出現明顯癥狀,植株矮小,葉片變紫色并呈匙狀。嚴重藥害株在用藥后60~70天內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