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章鎖 朱富財
市場上出售的瘦幼殘牛價格都比較低,若能充分發掘其生長潛力,短期內進行催肥后,按肥育牛出售,能獲得可觀的經濟效益,這也可作為農村脫貧致富的一條新路子。
一、選準對象
挑選牛的條件:一是選用西門塔爾、夏洛來、利木贊等肉用型良種公牛與地方母黃牛雜交的后代,二是選用1齡左右的犢牛。三是架子牛應選擇重在350公斤以上的牛。四是從體質外貌上,要求育肥牛健康無病、體軀較長、后軀發育良好、被毛光潤、皮薄松軟、牙齒健全、性情溫順。被淘汰的公牛,不孕的母牛。低產奶牛,停用的役牛等均可進行育肥。
二、入場管理
對新購進的牛,應先進行隔離飼養,除防疫要求外,還可使牛熟悉環境,適應草料。購進牛第一天只給飲水,不喂草料。第二天喂粗飼料。第三天喂粗飼料加少量精料。進場第三天后做好稱重、防疫、驅蟲、健胃等正式育肥前的準備工作:同時,每天應細心觀察牛的精神狀態,采食情況,糞便狀況,發現有異常情況應及時處理好。具體做法:
1、消毒。新購進的牛進場后2—4天,可用0.3%過氧乙酸對每頭牛逐一進行消毒。
2、驅蟲。按牛每公斤體重用硝氯酸3—4毫克,一次口服,驅除肝片吸蟲;每公斤體重用驅蛔靈0.2克,驅除牛蛔蟲:每公斤體重用敵百蟲40毫克或左旋咪唑8毫克、一次性投服,驅除體內寄生蟲。也可用敵百蟲液噴灑牛體表,驅除體外各種寄生蟲及蚊、蠅等。
3、健胃。牛進場后7~8天,用健胃散對所有牛進行健胃,體重不足250公斤的牛每頭灌服250克,體重250公斤以上的牛每頭灌服500克,隨著牛體質的恢復和對環境的適應,可逐步增喂精料。
4、去勢。育肥前10~15天,對公牛進行去勢,使牛變得溫順,有利于提高育肥效果。
5、分群。按牛的年齡、品種、體重等分群,體重差異不超過30公斤,相同品種分成一群,3歲以上的牛合并在一起飼養,以利于飼養管理。
三、瘦牛康復方
1、疾病性瘦弱牛的康復方,應找出病因。先治好病,再調理胃口。由慢性病(如咳嗽、慢性腹瀉、消化不良等)引起的瘦弱,用黨參、白術、茯苓各60克,連服3~4天,食欲即可大增。只要保證草料供給,加強飼養管理,就會很快康復;由寄生蟲(如蛭蟲、牛胃吸蟲等)引起的瘦牛,應先軀蟲。再用紅糖100~200克或白糖100~150克,適量溫水溶解后灌服,一般用1-1.5公斤糖后,逐漸增喂草料即會顯效。
2、營養不良性瘦牛復壯方。這類瘦弱牛有兩種:一種是犢牛缺乳,生長受阻引起的:另一種是缺草少料引起的。犢牛缺乳,應想法提高母牛的泌乳量,或用人工乳來代替。其配方是:黃豆50%,大麥24%,玉米20%、骨粉5%。食鹽1%,先磨成細粉,再用溫水調勻,煮成乳狀,待溫后喂犢牛,連服10~15天即可恢復正常:因缺草少料引起的瘦弱,應首先保證飼草飼料的供給,并應提高飼料的蛋白水平10%~20%,喂給7~10天后即明顯康復。
3、老齡性瘦弱牛復壯方,耕牛隨著年齡的增長,牙齒磨損嚴重,影響到飼草、料養分的消化利用,慢慢變得瘦弱,役力下降,無繁殖性能。對這類瘦弱牛,可采用復康催肥方:每天用豬油250克、鮮韭菜1.5公斤,食鹽75~100克,用猛火炒后喂牛,連服7-10天,老齡瘦弱牛食量即可漸增,此時可編入育肥牛群(來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