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永生
國內民航業首張電子貨運單的誕生將改變中國民航貨運的運營模式,貨主由被動變主動,且能對貨物“行程”實現全程的監控與跟蹤。
電子客票的出現,讓乘坐飛機出行的旅客變得更為輕松、放心,航空貨運也使用電子單證,這對一直深受國內民航業發貨流程環節繁雜困惑的從業人士來說是一種解脫。
10月10日下午三點半左右,穗佳物流總經理錢猛第一次“嘗鮮”:南方航空服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南航)總經理譚萬庚將編號為“190015”的南航首張電子貨單交給錢猛,這標記著國內民航業首張電子貨單的誕生,南航也成為國內首家實現電子貨運的航空公司。
重構空運流程
航空電子貨單在國際上其實并非新鮮事物,早在2001年時國際航空運輸協會(簡稱航協)就提出“簡化商務”的要求,倡導并力推電子客票、自助值機、電子登機牌和電子貨運為四大核心任務,以降低航空運輸成本,提升效率。按國際航協的要求,到2010年航空貨物運輸環節的20多種紙質文件要全部實現無紙化。目前,美國、英國、德國、法國等全球30多個國家的多個航空公司也在實施電子單證。
在國內,民航旅客增長速度一直高于貨運,為滿足旅客的需求,電子客票已于2000年開始推行,而航空貨運一直受民航總局嚴格的管控,市場開放程度沒有客運高。在2005年之前,貨機倉位供不應求,貨主、航空貨代公司為預訂倉位需要走“后門”、拉關系。航空公司在貨倉出租方面通過招標方式,由一家或幾家一級航空代理公司獨攬飛機貨倉,然后將貨倉逐一分包給二、三級代理商,航空公司坐享其成,沒有壓力。近年來,中國逐步放開航權,國際性的貨運航空公司不斷開通中國的貨運航線,國內的航空公司開始意識到貨運的重要性。事實上,目前國內的南航、國航、上航等幾家上市的航空公司都將貨運業務作為重要的發展戰略之一,并時常將貨運業績列為近期股價增值的“籌碼”。
另外,近年來國內公路網絡逐步完善,公路運輸也在不斷“蠶食”航空貨運的市場份額,如DHL、TNT、UPS等國際快遞公司在國內快遞運輸中轉也由空運轉為公路運輸,德邦物流、新邦物流等物流企業不斷推出公路快遞干線運輸的“卡車航班”,運價比空運至少低30%,時效與空運差不多,已吸引了大批的貨主從空運轉為公路運輸。
國際貨運航空公司與公路運輸的“夾攻”,令國內航空公司必須在貨運上尋找突破口。
中國工業與信息化部信息推進司董寶青副司長認為國內民航業首張電子貨運單的誕生,具有“中國民航里程碑的意義”,將改變中國民航貨運的運營模式。譚萬庚則用“意義非比尋常來形容”。目前,南航的貨主在家中進入南航的網站可實現下訂單、時時跟蹤查詢貨物運輸的詳細情況,貨主訂倉一覽無余,隨時了解運價與發貨時間,提貨也由之前的被動呼叫轉為主動接受。電子貨單“出爐”的意義遠遠超過簡單的空運流程的改善。
能節省多少成本?
據南航介紹,電子貨單的數據、信息存儲、交換實施雙重備份,通過網絡與貨主、代理公司時時實現共享,對貨物“行程”實現了全程的監控與跟蹤,貨主或托運人可直接在南航的網站隨時查詢貨物流傳信息,及時掌握接收貨物的時間與方式,避免了以前被動接受航空公司指令的苦惱,享受便捷、高效的貨運服務,同時,共享貨單信息,并幾乎讓因紙質運單丟失與差錯的風險降為零。
電子貨單信息通過電子單據的傳送方式,大大減少了紙質運單的打印,“目前國內的貨單一式八聯,內容一樣”,南航貨運部負責人劉曉宵介紹,據他估算。每一票貨單成本大約是5元,南航每月約有10萬票貨單,每個月僅打貨單的成本就高達50萬元,“實施電子貨單50萬元就省下來了”。他還表示,電子貨單還有環保、節能減排的間接效益。
電子貨運也改變了以往紙質單證繁瑣的貨物進出港流程,提高貨物運輸質量和處理效率,不再因為遺失紙質文件而耽擱貨物運輸,資金流轉過程也將大為縮短。海關、聯檢單位能同時接收到貨單的電子信息,實現與貨主、貨運代理、航空公司等物流環節的電子數據同步交換,提高了聯檢與通關效率。“降低物流運作成本”、“高效便捷”、“綠色環保”錢猛在首發儀式上也給予了如此高度的評價。
從長遠來看,電子貨運能讓貨主享受快捷便利的空運服務和最優運費,大大降低全民航業貨運的物流成本。但南航總信息師兼信息中心總經理胡臣杰表示,目前南航電子貨運帶來的成本比之前的紙質單證的成本還要高。“為此需增加設備,當全行業實行電子貨單后,對整個行業社會效率提升非常有用。”胡臣杰表示這種投入只是暫時的,“當初南航首推電子客票時,在國內各機構裝終端,也增了不少成本”。他堅信中國民航業推行電子貨單已是必經之路,全行業實行電子貨單為期不遠。
從當日起,南航在廣州-大連航線的CZ3603航班上使用電子貨單,首批參與試點的代理人包括廣州十大貨運代理之一的新邦物流和穗佳物流,年底前將在其他航線和代理人中全面推廣。
據悉,國貨航、上航等幾家國內的航空公司的電子貨單項目也在計劃中,并將很快實施。
IATA空運電子貨數據
根據國協IATA官方資料顯示,全球航空運輸業務每件航空托運貨物必須辦理至少38份書面報表單證,如果每年把這些航空貨運的文件全部累加在一起,足以裝滿39架波音747全貨機。而電子貨運的實施將至少減少貨運全過程中95%的紙面手續,節約25%航空貨運手續辦理時間,或平均縮短1天半時間,大幅度減少信息差錯和人為干擾,每年更可為航空業節省12億美元成本,實現商業和環境的雙贏。同時電子貨運的實施可大幅提高航空貨運的規范化、制度化、信息化和一體化,提高航空貨運的精確性、準時性和安全性。
南航貨運信息化進程
1999年,南航在國內率先推出網上貨物訂艙;2001年4月22日,南航貨運信息系統在南航廣州國際貨運正式投產;2003年6月,南航貨運信息系統正式命名為唐翼系統;2006年6月,唐翼系統貨站功能正式在南航深圳分公司投產;2007年3月,唐翼2.0正式在全南航投產;2008年6月,唐翼實現運價電子化管理;2008年9月,95539貨運短信業務應用正式在全國推廣使用;2009年3月,運價審批電子化,6月,配額管理投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