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驕
摘要:藝術的本質是想象,藝術起源于人的想象,想象的這種創造性、或然性和無限性才是藝術美的本質特征。并且,“情”這一個字是一個好的舞蹈作品的核心,只要有情貫穿始終,作品就能夠成立,也就是說,編舞者要用情,觀舞者才會動情。好的作品一定能夠打動人,因此,伴隨著真誠情感的想象與創造,是舞蹈編導們制勝的法寶,也是使舞蹈作品具有深刻內涵,旺盛生命力以及動人魅力的前提。本文主要就筆者在舞蹈創作的過程中發現的想象與實際操作脫節的現象,以及在不斷的摸索中發現舞蹈的技術與藝術體現正在逐漸失去平衡,從而引發關于想象在舞蹈創作中的重要性這個問題的思考。
關鍵詞:想象 舞蹈創作 真情
中圖分類號:J704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5312(2009)21
在近些年的舞蹈創作過程中,我們發現在編舞技術不斷完善的同時,舞蹈作品中的藝術氣息卻在不斷變淡。據觀察,近幾年來的舞蹈作品越發強調技術,而藝術性卻成為了舞蹈的附屬品。藝術作品是一種審美藝術方式的存在,技術的存在價值就是為了建構這種藝術性的存在,而現在技術卻成了主角。舞蹈創作中技術的運用與其所要達到的目的出現嚴重的脫節現象。
本文并不認為這是藝術的倒退,或許就像人的成長一樣,舞蹈越發趨于成熟,就越發缺少想象。在舞蹈創作過程中,由于缺乏想象而導致舞蹈創作過程斷斷續續,而舞蹈動作更呈現過多的格式化狀態,我們在不斷推敲后得來的作品,與我們創作之初的構想往往只能差強人意。中國舞壇當下很多青年編導都陷入這種狀態。
在實踐中我們常常看到編導們在不斷的求新,可作品卻讓人感到乏味,動作像是元素的簡單組合,而表現內容相對淺顯。當我們覺得對創作意圖的演繹不夠明顯,我們通常希望從技術上尋找突破點,這樣一來,藝術想象漸漸被技術淹沒了,如此,我們的舞蹈創作正在不斷失去生命力,并且即便希望作品能夠擁有深刻的內涵,但大多數時候則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本人認為重要的原因在于我們沒有注意到在舞蹈創作的過程中對想象的運用。這并不是說我們沒有想象力,而是我們不能夠真正重視想象,運用好我們的想象力。就像一個成年人,由于思維不斷的模式化后,開始忽視想象力,從而使得生活越發平淡。這是一個很嚴重的問題!在當今的舞蹈創作發展趨勢上不容忽視。那么,要談及在舞蹈創作中如何運用想象,首先要知道何謂想象。
想象,是指人腦對記憶表象加工、改造、創作出新形象的心理過程。
舞蹈創作,是一種有意圖、有目的的創造活動。在舞蹈思維過程中,“煉形”、“煉意”和“形意互煉”都是編導在大腦原有表象儲存(動作表象和生活情景表象)基礎上,根據一定的創作意圖加工、改造、創造新形象的過程。
藝術創作需要想象,這是無可置疑的,藝術欣賞也需要想象,這也是無可厚非的。例如我們在欣賞一幅畫的時候,并不是感知和欣賞它的油墨與紙張等物質屬性,而是要在感覺的基礎上通過想象或聯想產生意境和美感。因此,關于想象在美學和藝術創作中的地位與作用問題,美學家們已作出許多深入的闡釋。
沒有想象的感覺是一種麻木的感覺和缺乏美感的感覺,正是因為有了想象,人的感覺才不同于動物的感覺。而舞蹈感覺正屬于這種性質的感覺。確實,感性是藝術的一個基本特征,藝術和美都是感性的和可感的,而它們之所以是感性的和可感的,之所以成為藝術和美,與形象有關,形象的東西不僅能夠引起人的感覺,而且還能引起人的想象,而藝術想象與創造才是藝術和美的本質、靈魂和精髓。無論是藝術創作或是藝術欣賞,關鍵并不在感覺,而是在于想象。“對牛彈琴”并不是牛沒有感覺,而是牛沒有想象。
想象,在人類改造客觀世界,進行科學研究、技術發明、文藝創作等活動中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因此,有人把想象比作人類創造活動的鼓風機。愛因斯坦曾經說過:“想象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可以進入一切事物之中,想象能推動世界的進步,是知識進化的結果。”黑格爾在談到藝術創造的諸多本領時也強調:“最杰出的的本領就是想象,但同時要注意,不要把想象同純然被動的幻想混為一談,想象是創造性的。”可以說,沒有想象活動的參與,舞蹈創作也根本無法進行。
把想象融入舞蹈創作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作為一個舞蹈編導,天天要生活在舞蹈的世界中,將舞蹈創作作為一種事業時,常常會在創作的過程中遇到一些麻煩。比如在編舞的過程中,為了表達某種感覺或某種態度,我們會先去想象一些與要表達的感覺或態度相對應的動作,而這些動作也基本上來自與編導本人長期形成的比較定勢的動作習慣,因此難免會出現感覺上相同的動作語匯。所以,大多數情況下,腦子里預先形成的一些舞蹈動作組合在一起會讓自己感覺有模仿的痕跡。
在形成這些動作構想之后,我們就會再慢慢修改動作,讓它們不再像是單純的模仿。但修改的過程是相當漫長的,很多時候都在推敲,而且這樣修改過的作品就與預先想表達的東西大相徑庭。這樣的作品很難讓自己滿意,所以就更不敢說讓觀者滿意。
在我們平時的創作中,也會經常遇到挫折。常常很快就能編出一段比較滿意的動作,但是再繼續時會出現很長時間的停頓。就像在寫論文時,開始腦子里的構思很好,但寫到一半思路被打亂了,繼續寫的時候就很難再回到原先的思路上,所以只能另辟蹊徑,但又要盡量吻合前面的文章,這著實讓人頭疼。在舞蹈創作中,時常要經過多次前前后后的修改,打斷一次就要經過一次重新回顧才能讓作品連貫上。而且在不斷的推敲中也常常迷失自我,回過頭再想起來原本要表達的東西,就會覺得很多動作不合乎本意,用其他動作會更好。這種斷斷續續的狀態,讓自己感到創作起來很不自在,這也不是我們應有的狀態,應該尋求辦法來改變。
由于意識到想象對舞蹈創作的重要作用,我們在創作的時候就應嘗試有意的加入想象,并且尋找一些方法讓想象力在舞蹈創作過程中發揮作用。例如在編創過程中多揣摩要表達事物情感的特征,如果對象是人物的話就要想象他的心理特征。這就像是演員在表演劇目之前,要體驗生活、揣摩人物特征一樣。在創作舞蹈之前的構思中,盡量想象一些與想要表達的事物、心態相關的特征,或者從不同的角度分析其中的背景元素,再從這些元素聯想相關的事物經歷。當我們拿到素材后先做深層洗的思考,想清楚再開始編創。為自己所要創作的人物或事物先行設計一個環境或狀態,充分發揮想象的巨大作用,這樣一來,不管在哪停頓了,就很容易從環境或狀態上把握住所要表現的到底是什么,該以何種風格來表現它,就會較少的出現“堵車”現象。
把想象力釋放出來,即使是不著邊際,也能夠更快的激發我們的靈感。作為年輕的舞蹈編導,對事物是非常敏感的,我們應該珍惜這樣的敏感,經常能從生活中得到一些感觸也會對我們的舞蹈創作有所幫助。
好的音樂常常能讓人浮想聯翩,好的文學作品也能讓人想起很多往事、領悟很多做人處事的道理。好的舞蹈作品也應該能夠勾起觀眾的聯想,能夠牽動觀眾的想象力,感受舞蹈動作本身帶給人的感覺,從而表達作品內涵。
藝術不僅需要感覺,而且也需要想象和形象思維,甚至只有想象和形象思維決定了藝術的主要特征與本質。一切藝術形式和藝術作品,都是人的形象思維和想象的結晶。很明顯,對于任何創作行為,豐富的想象都是必不可少的,而舞蹈創作更是需要想象作為創作的主要能力。
藝術的本質是想象,藝術起源于人的想象,想象的這種創造性、或然性和無限性才是藝術美的本質特征。并且,“情”這一個字是一個好的舞蹈作品的核心,只要有情貫穿始終,作品就能夠成立,也就是說,編舞者要用情,觀舞者才會動情。好的作品一定能夠打動人,因此,伴隨著真誠情感的想象與創造,是舞蹈編導們制勝的法寶,也是使舞蹈作品具有深刻內涵,旺盛生命力以及動人魅力的前提。
參考文獻:
[1]平心.北京舞蹈學院學報.北京:北京舞蹈學院學報.2003(3).
[2]劉青弋.西方現代派舞蹈.北京舞蹈學院學報.2000(2).
[3]胡爾巖.舞蹈創作心理學.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出版.1998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