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 濟
中國推動國內經濟
中國最關心的是推動國內經濟。中國的基礎設施需要現代化,尤其是鐵路;房地產業必須摒棄投機的念頭;農村地區必須要加快發展。中國領導層維護經濟增長的利益并不僅僅在于掌控經濟,也是為了向13億人民提供更好的物質生活條件。隨著貧富差距的拉大,中國領導人不得不維持經濟增長,并為數百萬人提供新的就業機會。他們需要把經濟平衡從依賴出口轉移到國內需求上來,從依賴固定投資轉移到消費上來,從勞動密集型、低附加值產業轉移到更為先進的產品上來。(英國《泰晤士報》2008年11月12日)
中國刺激經濟,亞洲一片歡呼
中國最近的高額一攬子經濟刺激計劃在亞洲受到廣泛贊賞,但對美歐卻影響甚微。那里的投資者獲悉中國政府的經濟刺激計劃后又重新思考國內的災難,這使得他們的股票市場又掉頭向下。大多數亞洲國家把它們的經濟重新定位以適應中國的發展,把中國作為他們出口產品的“變壓器”和“裝配工廠”,與此同時,它們還把中國作為首要的制造品來源地。中國經濟的持續快速增長對于它們來說是至關重要的。(澳大利亞《澳大利亞人報》2008年11月12日)
中國人從危機中看到了機遇
中國的公司正在收購歐洲及世界其他地方的公司,全球金融危機絲毫不能阻止它們。事實上,中國人正在尋覓打折貨。 分析人士和商界領袖說,重創全球股市的經濟動蕩對西方來說是壞消息,但對現金充裕并在尋找投資之處的中國公司來說卻是利好。中國的生意人堅信會從沖擊中恢復過來,他們從這場危機中看到了更多機遇。中國政府已提醒該國商界不要過快跨入尚未觸底的市場。主管大型國有公司的機構負責人直言警告那些試圖低價并購國外公司的人:守住現金,別急。將來會有很多機會。(美國《芝加哥論壇報》2008年11月18日)
政 治
中國證明社會主義行之有效
今年是中國改革開放30周年。30年來,中國的經濟成就有目共睹,未來主義的建筑、社會的高度信息化、四通八達的交通基礎設施、現代化的交通工具、充滿活力的商業等。但同樣也出現了一些弊端,如收入分配不平等、城鄉差距拉大和環境污染等。一些西方持偏見者正是利用這些問題,企圖對中國說三道四。與西方極力渲染的假象不同的是,中國并沒有放棄社會主義道路,更沒有邁向資本主義。2007年10月,中國共產黨十七大又提出了科學發展觀,這一以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和以人為本為核心的理念正是社會主義所固有的價值觀,是與資本主義格格不入的。(古巴《格拉瑪報》2008年11月18日)
彭定康稱世界需要一個繁榮穩定的中國
雖然安全分析家們還在提醒人們注意中國在地緣政治上的威脅,但英國資深政治家彭定康對此不屑一顧。他說,北京沒有把所有事情都打上中國印記的癖好。他認為,更該注意的倒是中國國內的形勢發展。彭定康說:“我認為,如果中國的發展形勢出現問題,那將構成威脅。因為世界需要一個繁榮和穩定的中國。我希望必要的政治變革通過極其巧妙的手段得以實現。但這并不容易?!迸矶翟谒男聲袑懙?,盡管中國經濟一路高歌猛進,即便在最近仍以兩位數的速度增長,但是中國的政治羅盤卻一直沒有指針。(新加坡《海峽時報》2008年11月9日)
社會
民間借貸威脅中國金融穩定
盡管過去20年來中國不時開展清除運動,但民間銀行系統仍以各種名目出現,仍是中國企業家的“血液”。官方銀行傾向于把貸款局限于國有公司,民間放貸人卻冒著巨大風險把錢貸給小企業。中國的監管人員和分析家知道這些民間資金已推高了股市和房地產市場,卻不知道如何對這些資本進行量化或控制。很多分析家認為,股市和房地產市場的暴跌可能意味著私人放貸者處于困境之中,這對中國的金融體系構成一個重大威脅。(澳大利亞《悉尼先驅晨報》2008年11月17日)
廢品收購者的苦惱
中國經濟繁榮導致對原材料的大量需求,因此也促進了對廢品的需求。在北京,一袋垃圾丟在路邊,很快就有人在里面翻找。北京郊區的東小口鎮的廢品回收場成為過去兩年中國工業繁榮的縮影。但是隨著全球經濟衰退,原材料價格下跌,廢品收購者也在掙扎度日。不少廢品收購者都有大堆塑料瓶等待加工,但是如果現在出手就會賠錢,因為廢品價格跌到這些年少有的低價。(美國《時代》周刊2008年11月20日)
工作壓力大引致離婚率不斷上升
根據民政部公布的數據,4年來中國離婚的夫妻數量翻了一番,從2004年的118.4萬對增加到了2007年的209.8萬對,而1980年的數字僅為34.1萬對。江蘇省南京市的一家離婚事務所應運而生,為有離婚意愿的夫妻量身定制離婚計劃,并且為其提供空間,以便冷靜地考慮是否真的需要離婚。在推出此項服務之前,事務所的負責人對中國夫妻的離婚原因進行了詳細分析。他們認為,工作壓力增加是導致中國現代化大城市中夫妻離婚的主要原因之一,因為工作的問題越來越容易引起夫妻之間的沖突。(西班牙《先鋒報》2008年11月13日)
改革
中國讓金融危機化為改革契機
全球金融危機或許可以為中國進行改革提供新的推動力。2008年10月底,中央頒布一項土地改革政策,允許農民交易或抵押土地使用權。此外,政府還努力組織土地使用權交易市場,促進此類交易。雖然沒有直接對土地進行私有化,這項政策標志著中央向正確的方向邁出了一大步。它可以增加農民的財富,拉動農村內需。另一種可能的改革是把剩余的國有資產放入國家財富基金,向國民平均分配基金股份。畢竟,國有資產屬于人民。把這些資產的所有權還給國民完全符合全民所有制的邏輯。如果那樣的話,金融危機推動的改革可以使中國走上另一條經濟高速增長的道路。從這個意義上說,危機可以變為中國經濟轉型的一個契機。(美國《耶魯全球化》2008年11月12日)
外交
中國和古巴的關系鞏固
近20年來,中古關系鞏固,兩國在政治領域的聯系也十分密切,兩國領導人經常進行互訪。全球金融危機之際,中國依靠大量的外匯儲備準備向古巴提供支持。作為感謝,中國可以獲得優先開發古巴資源的權利。在這一環境下,俄羅斯代表團在古巴可能無法獲得最優惠的合同,而只能得到中國商人胃口容納不下的項目。(俄羅斯《生意人報》2008年11月18日)
教育
中國高校質量未跟上畢業生就業難
這次危機讓一個數年前就已出現的現象變得更為突出:中國的大學體系并不適應企業的需求。大學數量迅猛增加,迄今已有將近2000所,但教學質量并未跟上。優秀教師嚴重不足,甚至連水平一般的教師都不夠。2005年的大學生失業率為5.3%,這還不包括打短工的大學生。危機使企業訂單減少,如果說去年有三個就業崗位,今年就只有一個了。(法國《解放報》2008年11月17日)
科技
中國躋身超級計算機世界十強
現在,中國擁有世界超級計算機500強中的15臺,因此成為僅次于美國、西歐和日本的超級計算機大國。世界上大多數超級計算機都是由IBM和惠普公司制造的。但是落戶上海超級計算中心的那套中國頂級系統是由該國的曙光公司組裝完成的,也將負責各類研究任務??茖W研究依然是超級計算機目前的主要任務。這類計算機能夠對實驗、爆炸和氣象進行模擬。在當今時代,科學家經常通過操作大型數據庫來完成科學發現,而不再依賴于實際的實驗,所以超級計算機的能力顯得尤為重要。(美國《紐約時報》2008年11月18日)
中國可能成為科技領先者
中國13億人口中的1/4都成為網絡用戶,而且平均年齡在25歲,而美國用戶的平均年齡是45歲。由于市場飽和的問題,美國和歐洲的網絡用戶增長已經開始回落。與此同時,中國每年培養科技人才64.4萬,比美國多3倍?;ヂ摼W能否最終成為中國基礎設施發展和社會改革的催化劑還有待觀察。但是,中國曾經是創造了四大發明的文明古國,它的科技創造力有可能突然爆發出來并一舉成為眾多現代科技領域的領先者。(英國《金融時報》2008年11月19日)
文化
北京再掀話劇熱
現在再提到北京的文化時尚當屬話劇為先。話劇現在已不單是傳統表演藝術的象征,而是在市場經濟大潮中加上了商業標簽的文化產品。近兩年來當先鋒話劇、賀歲話劇等多元化的話劇形式出現之后,話劇開始真正走向百姓生活。因為不論從表演方式到演員陣容都更接近于“真實”。如果哪天話劇可以回歸成國家行為,國家像投資大劇院一樣為文化產業注資,或許藝術家們才能專注于創作雅俗共賞的作品,使中國話劇成為趕超西方的文化利器之一。(德國《德國之聲》2008年11月17日)
中國藝術家在拍賣市場異軍突起
中國在當代藝術方面已經被視為最發達的國家之一。這一點可以鮮明地體現在國際藝術品拍賣活動的結果上。在世界前20名最叫座的藝術家中,亞洲人占13位,其中包括11位中國人,1位日本人和1位印度人。在最暢銷藝術家前10強中,亞洲共占6席:中國包攬了5席,另一位則是日本人。(俄羅斯《新消息報》2008年11月18日)
軍事
中國造新艦船投射軟實力
中國海軍接收了第一艘醫院船———萬噸級的“866船”,該船配有相當于三甲醫院水平的綜合功能和設施。此前中國海軍還接收了一艘1.4萬噸級的071型兩棲攻擊艦,該艦本身配有手術室。一些觀察家認為,新艦船的交付表明北京決心在軟實力領域與華盛頓展開競爭乃至合作。這些艦船主要用于更常規的軍事任務,但能在重大災難突發時進行人道主義行動。無論如何,這兩艘艦船是透視這個崛起中的世界大國之軍事戰略演變的窗口。(美國《世界政治評論》2008年11月12日)
解放軍向外界展示開放面貌
坐落在北京最主要大街上的中國國防部沒有任何標志可以辨認,許多市區地圖完全略去了這個地點。這是長期以來圍繞中國軍事權力機構的秘密狀態的一個標志。不過,隨著中國人民解放軍逐漸成為地區最強大軍隊之一,防務官員正在前所未有地努力向外界展示更開放、更積極的面貌——從參加國際維和行動到放寬對與媒體接觸的控制。這些行動既讓軍人擁有寶貴的海外經驗和后勤經驗,同時也服務于外交目的。(英國《金融時報》2008年11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