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特生
什么食物都是趁熱吃最好,這是中國人的飲食之道。初來美國,對西式沙律的冷吃和蔬菜的生吃,很不習(xí)慣,有些自助式的沙律吧,全部蔬菜任吃,上好鮮嫩的菜,卻沒任何烹煮和油鹽,西蘭花椰菜花,洗干凈就端上臺,這不是把人當(dāng)成牛馬嗎?他們說:這是保持菜蔬營養(yǎng)的最佳方式。
洛杉磯有間華人開的餐廳取名“滾鍋”,味道不怎么樣,卻是客似云來,看來是名字取得好,打中了中國人受熱不受冷的脾胃。有人說:亞洲人體質(zhì)較弱,吃熱食可以御寒,歐美人體格壯,不在乎冷熱。
其實有益身體健康,只有吃和體溫相近的食物,可以延緩腸胃老化,延年益壽。但我們總覺溫吞水沒味道,喝茶就喝剛泡開的,吃蒸魚要剛蒸熟的,炒小菜當(dāng)然要剛炒出來的才夠味。
認(rèn)識幾位愛喝熱湯的朋友,都因舌、食道和喉癌去世,他們對水的熱度要求甚高,要熱到冒蝦眼泡才肯喝,冷天還要以小火爐不斷溫炙著鍋內(nèi)食物,滿桌熱氣和炭火,味覺和嗅覺在熱氣激發(fā)下,High到極點,唯有這樣,才吃得香。吃香喝辣文化,溫度是基本要求,不冷不熱也許合乎脾胃,卻不合乎口舌那方寸之間,必須一面吹一面嚼,一股熱氣從食道直通胃腸,才叫吃得過癮。
但食道壁的黏膜何等嬌嫩,損傷了,需要時間來自我修復(fù),如果今天吃香,明日喝辣,只求過癮,不斷重復(fù)燙傷,可從淺表潰瘍傷口,質(zhì)變成腫瘤。我有個親戚癌發(fā)末期,什么都吃不下,卻對火熱冒泡的豬腸膾嫩豆腐懷念不已,他妻子煮了一大碗端放他面前,吃了兩口,長嘆一聲,吃不下,那是最后一頓,之后一直插胃管吊鹽水,直到離世。看見他的表情,那個印象太深,使我對食物的溫度不敢要求,寧愿吃冷一點,最少可以多吃幾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