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美國特約記者 謝昭 ● 本報特約記者 章名豈 伊文● 本報記者 馬 俊 段聰聰 胡 笳
美國的一些戰略學家又在狂想了。據法國國際廣播電臺9日報道,美政府重要智庫列克星頓研究所出臺最新報告稱,F—22“猛禽”戰斗機將可用來獵殺中國的戰略導彈,是美國維持對中國威懾的重要手段。一段時間以來為了推動奧巴馬政府繼續擴大生產F—22“猛禽”戰斗機,一些人持續游說,宣稱這種戰機不僅可以壓制中國和俄羅斯空軍,也是“可替代核武器的威懾力量”。但直接鼓動用它獵殺中國戰略導彈,還很少拿到大眾媒體上說。隨著另一個核巨人俄羅斯的衰落,美國近年來出現謀求絕對核安全的野心,兩年前甚至有美國學者模擬美一次性摧毀俄中核力量,這種危險的幻想給世界帶來揮之不去的隱憂。一些美國人太自負了。中國如此之大,技術日新月異,F—22雖然先進,但要用它們對付中國,在戰略上它們更像是幾只蚊子。美國不太可能靠這幾架飛機,就從中國拿到“絕對核安全”的保險單。
“猛禽”要深入中國腹地
根據英國《簡氏世界飛機》介紹,F-22作為世界唯一一種現役的第五代戰斗機,具備超隱身性能、超音速巡航和超機動性能。最讓各國空軍關注的是它的隱身能力,號稱在雷達上的反射面積只有普通飛機的百分之一,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甚至形容它的反射面積比乒乓球還小。同時它還是唯一具備超音速巡航作戰能力的戰機,能夠持續以1.5倍音速趕往戰場,使它的戰場機動性能也遠遠超出其他戰機。F-22的這些特性讓它一經亮相就被認為可能將徹底改變未來空戰的模式。
不過“猛禽”為這些先進性能也付出沉重代價——它的單價超過1億美元,即使是美國也無力承擔。美國最終決定將它的采購數量從381架削減到183架,根據美國的計劃,相關的生產計劃將在2011年完成,屆時生產線也將關閉。然而美空軍高層一直有人鼓吹F-22的威力,希望美軍能夠采購更多的“猛禽”。為此,F-22不僅被說成是壓制中國和俄羅斯空軍新一代戰機的必備武器,也是“可替代核武器的常規威懾力量”,還具備撕開俄制防空保護網的“獨門絕技”。如今F-22又被賦予了新任務——獵殺中國戰略導彈。
2月6日發表的這份名為《全球威懾——F-22的作用》報告的列克星頓研究所也頗有來頭。列克星頓研究所是美國的一家智庫。該智庫網站的自我介紹稱,列克星頓研究所的目標是報告、教育、塑造公眾對于國家優先領域的討論。該智庫每年有一些研究報道,但最為外界熟悉的還是那些軍事類的報告,有人把它歸類為保守派智庫。
該研究報告表示,“中國作為一個世界性強國,不僅成為美國的最重要經貿合作伙伴之一,而且毫無疑問地還成為美國潛在的軍事競爭者”。在過去十多年間,美中兩國關系一直是在合作與對抗中保持著平衡;在維持這種平衡中,美國的常規軍事力量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而空中力量的常規威懾,又是美軍最為依賴的力量。根據該報告的分析,中國已經不再單純強調陸軍力量,而是把空中、空間和網絡定位為美中兩國的競技場;2004年的中國國防白皮書也明確表示,要精簡陸軍部隊,加強海空軍和二炮力量建設。
對此該報告認為,能夠發射核武器和攻擊太空衛星的中國機動戰略導彈發射車,對美國具有最大的威脅,因為機動導彈發射車難以跟蹤、瞄準和摧毀。按照各國軍事教程,使移動導彈發射車處于被攻擊的危險之中將是傳統威懾力的最典型體現。然而美軍現有的防區外遠程導彈能夠攻擊敵軍縱深固定目標,但在攻擊機動目標上卻存在重大缺陷。為到達目標區域,導彈從發射到降落最后進行攻擊至少需要數分鐘,而這段時間足以讓導彈機動發射車等被瞄準的目標躲開。事實上1991年的海灣戰爭表明,美國空軍在尋找和摧毀機動式“飛毛腿”導彈發射車方面十分困難,即使在多年后的伊拉克戰爭中,占據絕對優勢的美軍依然對此頭痛。所以,該報告建議說,美國要想遏制和威懾中國,就必須擁有發現、跟蹤和摧毀中國機動導彈發射車的可靠作戰能力。根據該報告的分析,具有最先進的隱形和超音速巡航飛行能力的F-22戰機,戰時可以深入敵人的防御后方,成為獵殺機動導彈發射車的最佳利器。按照美國空軍的評估,F-22戰斗機在深入對手的防線后方后,盡管可能面臨數倍于己的戰機攔截,但“猛禽”能憑借自攜的空空和空地武器來戰勝對手和完成任務。該研究報告認為F-22戰斗機將是威懾中國的首要武器。
美國十分防范中國導彈
中國列裝的各型戰略導彈一直令美國所忌憚,并長期被美國研究中國軍事事務的專家認為是中國軍隊的“撒手锏”,
環球時報2009-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