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駐美國特派記者 管克江
去年12月,美政府決定向兩大車商通用汽車公司和克萊斯勒公司分別提供134億美元和40億美元的貸款,以幫助它們避免破產。但條件是它們必須在2月17日前拿出扭虧為盈的整改計劃,到3月31日前顯示有能力盈利,否則政府有權收回貸款。而據美國彭博新聞社9日報道,由于美國政府擔心提供給兩大車商的貸款有可能收不回來,為了保證收回納稅人的錢,美國政府可能強迫兩大車廠破產。
彭博新聞社9日稱,美政府去年救助兩大車商時,其清償資產的排位在花旗集團、摩根大通和高盛銀行等金融機構之后。這意味著,一旦通用或克萊斯勒真的倒閉清算,它們需要先償付銀行貸款后,再根據資產狀況償還政府貸款。在經濟不斷惡化之際,這有可能讓納稅人的錢付諸東流。為此奧巴馬政府最近新雇了一家律師行,和各銀行談判清償順序問題。如果談判不能取得滿意結果,政府將逼迫兩大車商申請破產保護,這樣政府將根據“占有中的債務人”條款,確保第一債務人地位。而這一想法遭到了通用和克萊斯勒的堅決反對,它們認為這將使兩家公司失去消費者的信任,業績一蹶不振。
上月,克萊斯勒在美銷量銳減55%,通用下跌49%。通用表示,準備同債務人談判,用資產置換的方式把275億美元債務降到92億,同時將大量減少經銷商,削減向退休工人健康基金注資。克萊斯勒說,公司也在設法降低債務水平。據美聯社9日報道,通用即將在17日宣布一個激進的改革計劃,包括關閉更多工廠、繼續裁員、降低工人工資等。通用汽車公司副總裁魯茲說,通用將在美國成為一個“較小的企業”,但在中國等世界其他地方將繼續成長。“通用必須后退一步思考,在一個大幅縮小的市場如何保持適當規模,并取得盈利。”上周通用宣布,正與中國第一汽車集團公司就合資組建輕型商用車企業事宜進行商談。此舉被《華爾街日報》稱為“逆市擴張”。報道說,中國已成為全球第二大汽車市場,上月中國汽車銷量還首次超越美國。通用汽車希望“在新興市場中國的業務發展能有助于抵消美國本土市場份額下降的不利因素”。
據彭博新聞社報道,通用欠幾家大銀行60億美元的貸款,克萊斯勒欠70億美元。根據有關規定,政府可以同這些銀行開展一項“債務人間談判”,讓政府比這些銀行先擁有清算債務的權利。一家投資服務公司的專家說,這種談判異常復雜,進展取決于其他債務人的讓步情況,以及破產法庭法官的判決。《華爾街日報》9日援引喬治敦大學法律系副教授列維敦的話說,“清償順序之爭反映出前財長保爾森的無能。當初決定救助汽車業時,政府未能做出足夠努力保證納稅人金錢的安全”。有分析稱,通用和克萊斯勒的最終命運掌握在奧巴馬即將任命的“汽車沙皇”手中。▲
環球時報2009-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