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 俊
在意大利,她得到時尚教父喬治·阿瑪尼的盛贊;在紐約,她被好萊塢巨星卡梅隆·迪亞茲追問腳下鞋款的出處;在臺灣,她設計的鞋子受到蔡依林等眾多女明星的青睞;在上海,她的同名設計服裝店正逐漸成為時尚名媛的私人衣櫥……
究竟怎樣的人才可以無論走到哪里都能得到由衷的欣賞?
她就是:陳譓伃,不過大多數人都習慣叫她的英文名Chloe Chen。


陳譓伃在上海的辦公室隱藏在韻味十足的門店里。拉開白色的雕花木門,簡單卻舒適的陳設足以看出主人的品位:一張維多利亞風格的書桌上放著一臺白色的手提電腦,陳列架上擺著她設計的鞋子,一瓶紅酒、兩個高腳杯、一摞書和一些小裝飾,墻角的兩個小茶幾上各插了一束鮮花。
紅茶裊裊,這位被《Taipei Times》和歐洲Luxe TV認為是當今亞洲最炙手可熱的設計新秀,淡定而知足地笑談設計路上的孜孜追求。
從包包到鞋子
“從小爸爸就會讓孩子們接觸很多各種各樣的東西,如果我們喜歡就一直學下去,不是特別感興趣的學到一個階段就停止。”因為這獨特的教育方式,書法、鋼琴、繪畫、芭蕾……陳譓伃從小就一一學了個遍,這些東西潛移默化地培養了她熱愛美好事物的性格。
有些東西似乎是冥冥之中就已注定,陳譓伃在中學時候已經嘗試自己做各種精美的包包,她的同學都有幸成為了第一批“設計”的受益者,這些獨一無二的單品也成為同學們爭相收藏的禮物。大學陳譓伃學的也并非設計,而是選擇了需要無限創意的廣告專業。媽媽的舊衣服在陳譓伃積極創新的時期派上了用場,這些“破爛”往往能在她的手下化腐朽為神奇,改頭換面成一件件獨特的洋裝。
直到大學畢業,真正需要規劃自己的職業生涯時,陳譓伃才確定自己真的很喜歡設計。
陳譓伃的服裝店就這樣開張了。她從其他地方挑選一些自己喜歡的衣服配飾放在店中,并試著自己設計各式服裝。她發現在國外能找到喜歡的衣服,卻難以找到滿意的鞋子。作為一個為鞋子而瘋狂的女性設計師,陳譓伃深知女性對于鞋子所有的幻想,于是陳譓伃開始嘗試自己設計鞋子。
原本只是為了愛好開始設計,經過一段時間的嘗試,陳譓伃發現自己設計的鞋子因為漂亮的款式深受顧客們的喜愛,可精益求精的她卻不滿意,認為自己缺乏專門的鞋子設計知識,在舒適度上應該還有很大的提高空間。于是她只身前往紐約FIT設計學院學習皮料設計。
有一次在紐約,陳譓伃穿著自己設計的鞋子在逛街,忽然看到一個熟悉的面孔走過來,原來是好萊塢的巨星卡梅隆·迪亞茲,因為陳譓伃腳上的鞋子非常吸引她,她想知道在哪里可以買得到。陳譓伃就很開心地告訴她那是我自己設計的。后來回到臺灣,朋友都說陳譓伃真的有點傻,因為她完全可以記下卡梅隆的地址,然后寄一雙給她。雖然事后陳譓伃也覺得有點遺憾,但更多的是高興自己的設計得到了肯定。
一年的刻苦學習之后,她帶著成熟的設計技巧和紐約這座時尚都市的熏陶回到了臺北開始專門的鞋子設計之路。
追求經典的鞋款
陳譓伃把自己設計的第一個女鞋品牌命名為Honey Daniels,因為這個名字最能代表她的品牌形象:“甜美,性感,并且獨一無二”。令她吃驚的是,她的設計在臺灣娛樂圈中迅速受到追捧,在電影,MTV以及平面媒體中頻頻亮相。到了2007年,陳譓伃本人的知名度甚至超過了她的品牌,于是她決定重新以自己的英文名Chloe Chen為品牌命名。
蔡依林、楊丞琳、江美琪等明星不管是趕通告還是逛街都喜歡穿Chloe Chen漂亮又舒適的鞋子,徐若瑄在拍攝《人魚朵朵》的時候更是自掏腰包買了好幾雙這里的鞋子作道具。這個設計師同名品牌迅速紅遍兩岸時尚之地。
Chloe Chen的鞋子之所以能吸引顧客,還得歸功于兩大法寶:一是設計結合了優雅復古和舒適度,二是鞋子是純手工制作。一雙鞋子從原料到成品上架至少穿越了歐洲和亞洲。鞋子面料均來自法國或者意大利,然后和設計圖紙一并運到韓國,經過韓國工匠精心的的手工制作,最后才得以和顧客在貨架上見面。而且每家門店只有35碼到38碼各一雙,售完之后如果顧客需要的話得特別定做,那就得焦急地等上2~3個星期!
陳譓伃不是那種追逐一時流行的設計師,在她的理念中,擁有自己的獨特品位才是重要的。在08年秋冬新品中,她首次運用了一種新的面料,看上去像蛇皮,但實際上是布料,質地柔軟,在不同的光線下會產生不同的光澤和亮度。或用在鞋跟或用在翻邊處,特別的質地可謂正中“時尚女魔頭”的下懷。
這樣創新的設計每季只有2~3款,一年下來都只有10多個新款,但是有些顧客會在別人的推薦下,要求定做以前的款式。這也是Chloe Chen的鞋子常年不打折的原因——因為她的設計經得住時間的考驗——從來沒有“過季”。
旅行中的收獲
陳譓伃每年都要去一個陌生的城市旅行,而且偏愛充滿驚喜和發現的自助游。到目前為止,她的足跡已經踏遍了二十多個國家。
在旅游的過程中,陳譓伃甚少住進相同的酒店,獨特的時尚精品酒店才能贏得她的鐘愛,這些酒店迥異的風格總是讓她的好奇心得到充分的滿足。
旅行中收獲的靈感,陳譓伃都會即興畫下草圖。每每結束一趟旅行,就會有很多畫好的設計圖被帶回臺灣。這些靈感的來源都被她統稱為“奇怪的東西”。因為它們大多數都和鞋子無關,可能是一件衣服、一座建筑甚至是一個老婆婆身上奇怪的顏色搭配。
曾經,她看到一件由軟軟的小羊皮制作的皮衣,但是這樣一件柔軟的皮衣卻搭配了一根非常搖滾的粗拉鏈,這種碰撞和反差一下子就抓住了她的眼球。回去之后,她立即設計了一款也是由柔軟的皮制作而成,但是有一根粗粗的拉鏈從腳跟處一直拉到頂的皮靴,這樣從前面看和從后面看的感覺完全不一樣。她認為這種款式的設計不僅展示了女性的柔美,同時也表現出了性感的一面,這讓她非常滿意。
提到上一次的旅行,陳譓伃突然就興奮地露出了孩童般的“小粉絲”樣兒。因為她在意大利遇到了時尚教父喬治·阿瑪尼先生——既是一流的設計師,又是成功的商人。提到這,陳譓伃更是羨慕不已,因為她自己天生對生意的不感冒,當日本的商人提出要把她的鞋子引進日本專賣時,她卻因為商業上繁復的程序而婉言謝絕了。不過她這“不思進取”的生活方式仍然得到了偶像的肯定,因為設計本身就應該純粹。
迷戀時間的沉淀
和周杰倫一起合開古董店算是陳譓伃人生中一段有趣的經歷。
很早的時候陳譓伃就開始迷戀那些時間沉淀下來的東西,在臺灣,她就是開古董車的,恰好周杰倫也非常喜歡古董車,在一個圈子里面認識了,居然發現大家都很迷古董家具,索性決定合開一家古董店。
不過他們倆經營古董店的水準卻遠比不上“小天王”和“美女設計師”在音樂和設計上的造詣。古董店開了三年,由于顧客多是欣賞而不能夠負擔昂貴的費用,所以市場銷售不是很好。古董也逐漸轉變為電影中的配角。最后碰到一家風格和這些古董不謀而合的酒吧裝修,古董幾乎都被買走了。不過其中最精品的,陳譓伃沒舍得賣掉,全部用來裝修自己的房子和門店。
陳譓伃對古董家具的喜愛在上海的品牌店里得到淋漓盡致的體現。店堂里的古董家具和吊燈讓它看上去頗像是電影里名媛的閨房,而將店鋪選址在上海的一棟老式洋房里,似乎也與其簡單復古的設計風格不謀而合。店鋪內的古董家具大部分來自法國,有部分是在中國定制的維多利亞式仿古家具,擺放在店中央的桌子就是店主精心從泰國的古董店中淘來的。將一雙雙低調華麗而又簡單復古的鞋子擺放在上面,不得不暗自稱贊它們真的屬于彼此。
古典與現代的結合正是陳譓伃想帶給客人的感覺,陳譓伃想展示給大家的不僅僅是一間帶給客人舒適的購物氛圍和的店鋪,而是領導一種簡單且富有設計感的整體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