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利君
屋主:羅昊
居住:重慶 天籟城
職業:建筑設計師,偶爾客串室內設計師
套內面積:約180平方米
裝修造價:不詳
學哲學出身,熱愛繪畫,30歲轉行做建設設計,如今又偶爾客串室內設計,羅昊讓自己的家充滿了“昊色堂”般的色彩印記。地面是線描的,木門是手繪的,樓梯的墻面上也滿是女兒和自己的涂鴉。原木、手工的印記、斑斕的色彩,貫穿于整個住所。
羅昊的家坐落在一片純粹的居住天地里。這里公車稀少,滿目翠綠,小區里小橋流水,整日有著小溪流淌的叮咚聲。天籟城的房子不高,羅昊把家安在了頂樓,雖然沒有這座山城遍布的電梯直達,但攀攀爬爬也充滿樂趣。
當記者爬上6層樓梯,抬頭向羅昊家門口望去時,羅昊的妻子謝琦正屹在門邊,探出一個腦袋,笑著歡迎我們的到來。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家庭,男主人羅昊數年前學哲學出身,做過攝影記者,又跑過廣告,發覺自己熱愛繪畫,30歲時突然就轉行做了建筑設計,如今又偶爾客串起了室內裝飾,并做得有聲有色。
這是一個布置得很特別的家,進得門去,四處都是原木的家具,用手拉開玄關對面的木墻縫隙時,才發現這是一面隱藏極深的鞋柜。這是一個少見的不用脫鞋就可以進入的城市家庭,地是水泥的,地面是手繪的橄欖枝葉,再涂上透明的環氧樹脂,光可鑒人,既環保美觀,又完全符合節儉主義者苛刻的要求。
客廳右側是一面木質的推拉門,門上手繪著盛夏芭蕉。黑的底,綠的葉,配著零星的幾點紅花,別有一翻趣味。推開門去,一個更為清幽別致的茶室則隱藏在這里。出得茶室,沙發后便是羅家的餐廳。羅家人喜歡舒適的生活,喜歡設計,喜歡手工,整個家里,除了沙發、床墊和電器外,所有的家具要么是男主人自己設計指導工人制作的,要么是女主人撿回別人丟棄的家具,自己改裝的。
上得樓去,樓梯是自制的,粗糙的鋼筋刷上黑色的油漆,就成了樓梯的扶手。為了配合家中的原木色,女主人找來藤條一圈圈纏在扶手上,既美麗又節約。上得樓去,初次探訪的記者竟有了一種錯入迷宮的感覺。
買來套內180平方米的躍層房子,借著陽光花房、露臺和主臥的坡頂高空間,羅昊室內的使用面積增加到了250平方米以上。餐廳上方的10平方米榻榻米式休閑室是新增加的空間,主臥上方的畫室也是利用層高創造的新地點。順著樓中樓的梯子爬上去,又是一個新的空,從前繞到后,又是一個全新的格局。
最好玩的地方是羅家寶貝羅菲兒的房間。
男主人羅昊利用露臺的大花園,硬是給女兒隔出了一個一室一廳一衛的小套房來。小套房的客廳連著一個小小的陽臺,望出去,整個小區的景色盡收眼底。沒事的時候,女主人謝媽媽愛坐在菲兒小套房客廳的沙發上做手工,黃昏時,抬頭望天,是落日的余暉閃爍,孩子在小區里嬉鬧,靠著陽臺欄桿向下望,就能看到孩子在樓下奔跑的身影,聽到她歡快的尖叫。
這種生活靜謐而安靜,即便男主人呼朋喚友,請來一幫朋友飲酒做樂,也絲毫不影響謝媽媽獨自享受的歡樂。
出得小套房,便是羅家的露臺。羅昊做建筑懂結構,在靠墻的地方打上木樁,做了個七八平方米的小小的吊腳樓,吊腳樓的一測,用粗壯的藤編成了扶梯,讓吊腳樓與露臺直直相連。吊腳樓下是老榆木做的秋千,有風的日子,坐在秋千上看閱讀,或是爬上吊腳樓睡覺,抬眼望去,視野開闊,滿是露臺上自種的園林。綠的藤蘿,結出果實的葫蘆,紅得嬌艷的美人蕉。
風吹來,樹影婆娑,一切都豐富而井井有條。
手繪的木門,茶室隱藏于推拉木門后。
餐桌椅是男主人羅昊自己設計,和工人一起制作完成的。富于變化的幾何圖形,可以讓桌子變成長方形或是正方形,以適應不同的就餐人數。
地面是水泥地,彩繪后,涂上透明環氧樹脂,既環保美觀,造價又非常低。
露臺上的自制木秋千,秋千的頂部是搭建出的一個新空間——吊腳樓。
木制樓梯,利用鋼筋和木板自己搭建。扶手處用粗藤結成網狀。
自己設計制作的木制穿鞋凳+掛衣架。衣架頂的兩根羽毛是時鐘的兩根指針,即這是一個可以正常使用的鐘。
書架高3米,正常人無法自如地取放書籍。用了自制的樓梯。不用時,可把樓梯懸掛于第一跟不銹鋼條上,既不占地方,又美觀。使用時,把不銹鋼梯放于第二根不銹鋼條上,即可自如使用。
利用家中的尺寸,做了進深110cm的衣柜,正常人無法使用這樣的衣柜。衣柜下方自制不銹鋼移動衣柜框,腳底安滾輪,可已有推動。柜門用紅色的布做裝飾,遮蓋灰塵。既然美觀,又使用方便,存儲量極大,并且造價低廉。
2樓主衛的臺盆和龍頭。龍頭隱藏在一只敲破的瓦罐頭里,形象別致生動。墻面沒有貼瓷磚,直接用水泥加防水涂料涂抹,制造的粗糙感和特別感。
利用主臥的高度,創造的新空間——畫室。
露臺上花園旁修建的直徑約1.5m的小水池,夏天時女兒在里面玩耍。
廁所沒有貼瓷磚,直接用彩繪,再涂以防水材料。節約、環保,又美麗異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