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駐以色列特約記者 陳克勤 本報記者 黃培昭
以色列大選投票結束了,但誰當總理又成了以色列目前最大的難題,因為左翼前進黨僅僅以1票的優勢戰勝右翼利庫德集團,成為議會第一大黨,極右翼“我們的家園以色列”倒是異軍突起,成為以色列第三大政治力量。作為前進黨主席的利夫尼組閣難度之大可想而知。以色列多家媒體甚至預測, “笑到最后”的有可能是鷹派強人內塔尼亞胡。外媒也抱著悲觀的態度關注以色列的這次大選。美國《時代》周刊稱,以色列國內已大幅右轉,持強硬立場的內塔尼亞胡很有可能成為以色列總理。法新社稱,這個國家傾向右翼,致使中東和平談判的希望更加渺茫,巴勒斯坦為此感到沮喪。路透社11日評論說,不論誰領導以色列下屆政府,內部分歧很可能使它與巴勒斯坦進行任何和平談判都會礙手礙腳,并讓奧巴馬政府的中東政策處于“空轉狀態”。
報道還說,利夫尼去年10月原本可以組閣當總理,但她拒絕沙斯黨的漫天要價,果斷宣布組閣失敗而提前大選,其原則性和競選中的務實風格,頗得選民好感,連政敵也不得不佩服。利夫尼宣稱,“女性成為領袖的時代到了”,而且她廉潔平和、果斷堅韌的作風,也給政壇帶來了清新風氣。但據最新的統計,前進黨僅以1票優勢領先利庫德集團。 因此,利庫德集團主席內塔尼亞胡并非無望組閣。目前右翼得勢,右翼陣營在議會達64席,而利夫尼領導的中左聯盟只有56席。所以,利夫尼組閣談判的任務相當艱巨,即便組閣成功,在右翼強大勢力的阻撓下,以巴和談協議難獲通過。以媒體稱,如果利夫尼42天組閣失敗,則內塔尼亞胡組閣的可能性很大。
以色列《新消息報》稱,以色列現在的局面是 “兩個總理的時代”。利庫德集團依靠“我們的家園以色列”的支持,贏得了組閣所需要的議席數,得到的議席比前進黨多得多。以色列多家媒體甚至預測,內塔尼亞胡“笑到最后”的可能性較大。巴勒斯坦評論家哈蒂布在接受半島電視臺采訪時說,現在的情況很像1984年的以色列大選,當時出現了拉賓和佩雷斯不分上下的局面,最后不得不輪流聯合執政。《國土報》甚至撰文說,為了和平前途,兩黨應該聯合起來一起輪流在以色列政壇坐莊。
許多以色列選民還質疑目前的選舉機制,認為目前的議會內閣制雖然很民主,但政府受制于小黨,降低了執政效率。組閣談判,小黨漫天要價,往往內閣不得不擴大。左翼則呼吁工黨和前進黨合并。
不過,不管誰出任新總理,選舉結果都將直接影響巴以談判以及中東和平進程的走向,一定程度上也將影響奧巴馬的“中東新政”。利夫尼表示,以色列不屬于右翼,和平不只屬于左翼。但《耶路撒冷郵報》稱,巴勒斯坦對利庫德集團上臺憂心忡忡,巴高官希望利夫尼和工黨主席巴拉克組建一個聯合政府。報道還說,利伯曼領導的極右翼“我們的家園以色列”在競選中擊敗老牌的工黨,成為這次選舉的最大贏家。利伯曼素以極右思想著稱,他呼吁以色列殘酷打擊哈馬斯,去年還詛咒埃及總統“讓他下地獄”,堅持要求以色列的阿拉伯人寫忠誠書,并簽字畫押,發誓對以色列忠心不二等。不少以色列人認為,利伯曼入閣將引發國家混亂;但一些支持者則認為,利伯曼可以讓以色列更安全,這令阿拉伯人深感不安。
在倫敦出版的《阿拉伯圣城報》網絡版11日發表 “再見了,和平之夢”的評論文章。文章認為,無論誰上臺,以色列的右翼特色都已經根深蒂固,和平將“漸行漸遠”。如果利夫尼執政,她依然會打和談牌,但她在執政中也會受到強大的右翼掣肘,即使與巴方簽署協議,也很難獲得議會通過。如果是內塔尼亞胡上臺,和平進程將停滯數年。巴方首席談判代表埃雷卡特11日認為,以色列的投票已使和平進程“癱瘓”。《耶路撒冷郵報》11日援引一位哈馬斯高官的話稱,“任何猶太復國主義的政黨獲勝,都沒有根本的區別”。▲
環球時報2009-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