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鑫
我是一名集郵愛好者。從開始集郵至今.我收集了約200多枚郵票.存放在好多本精致的集郵冊中。這些小小的郵票給我帶來了許多知識:我認識了留聲機的發明者愛迪生;看到了精巧絕倫的九龍壁:知道了地球上最大的動物——藍鯨.
有一次.郵政局發行珍藏版的郵票.名字叫做“雄偉的飛機”,那郵票金光閃閃.像是用黃金做成的。郵票上面的飛機飛在空中.光芒四溢。真是一張精美的郵票啊!我一下子就喜歡上了這枚郵票.禁不住它的誘惑.我馬上去倒空我的儲蓄罐.數了數:“天哪.五十三還差十元錢啊,看來我這個月的零花錢也不能用了。”可是為了我的郵票.我只能做一點小小的”犧牲“了!
接下來就去買郵票了.那是一個炎熱的夏天.郵局門口已經有很多人排隊等著買郵票了.我排在隊伍里.口干舌燥.這時我是多么想買一瓶飲料解渴啊。可是如果買了飲料.我的郵票就買不到了.算了.還是別買了。當我買到我心愛的郵票.看到那金光閃閃的飛機.所有的疲勞一下子全消失了,只剩下快樂和興奮.我終于得到珍藏版的郵票啦!
我的最愛.你們現在知道了吧!
家鄉的小吃
蔡瀟
我的家鄉在南京.這里寬闊的林蔭大道和風景如畫的巍巍鐘山.令人陶醉。而給我印象最深的是家鄉的風味小吃——蒸兒糕。
每天清晨.六陽從東方冉冉升起.沉睡的城市開始漸漸蘇醒。離我家小區不遠的街道.傳來早點攤上的叫賣聲。隨著熙熙攘攘的人群.迎著陣陣撲鼻而來的香氣.我迫不及待地來到賣蒸兒糕的小攤旁。只見縷縷蒸汽隨著風兒四處飄散.引得人垂涎欲滴.我掏出錢說:“給.買兩個。”收下我的錢以后,穿著白褂、戴著白帽的賣糕奶奶動作嫻熟地忙碌著.她熟練地用河蚌殼做的勺挖上半勺早已碾碎的米粉.加放些黑芝麻糖.再挖半勺米粉在上面.然后拿起一個像茶壺蓋兒一樣的小蓋蓋好。
只見在這個,小碗底下有一個小圓孔.通向爐火。小木碗中間有一條軸形的鐵桶.鐵桶的下端放在帶有水的小鍋里。她把小木碗的孔對準了小鐵桶.放了上去.就是靠這個小眼加熱,氣從碗底冒出來。大約有3分鐘的時間.從小木碗的縫隙里冒出一絲絲誘人的香味蒸兒糕熟了。我接過來.捧在手上.只覺得軟乎乎的.就像一塊塊松軟無比的豆腐。我聞了聞.便迫不及待地咬了一口.“啊!真甜!”就像吃了蜜糖一樣。
聽老南京人介紹.過去嬰兒吃奶粉的、喝牛奶的少之又少.一般平民總是買兩三只蒸兒糕回家.用開水調和,放點糖.用勺子喂給小孩子吃。如今四五十歲的人還記得小時候都有過吃蒸兒糕的經歷.再老一些的人更是如此。聽爸爸媽媽說.他們小時候也是吃蒸兒糕長大的.原來蒸兒糕是我們老百姓不可或缺的食物。當我吃著香糯的蒸兒糕.仿佛看見了爸爸媽媽小時候吃蒸兒糕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