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3年4月10日,美國核潛艇“長尾鯊”號(NO593)在作深潛試驗時突然沉沒。這是美國發生的第一起核潛艇沉沒事故。“長尾鯊”號是美國當時最先進的攻擊型核潛艇,于1960年下水,1961年交付海軍使用,耗資4500萬美元。它的沉沒使美國海軍當局極為震動。海軍當局不惜人力、物力,請來了“超潛蛙人”——“特里斯脫”,企圖把它打撈起來,結果沒有成功,只撈起幾塊碎片。
出師受挫
由于天氣變得十分惡劣,大西洋上風暴驟烈,海浪澎湃。6月上旬,“特里斯脫”在“挑戰者”登陸艦的護送下,到達科德角的出事海域。
6月10日,天空晴朗,北大西洋洋面較為平靜。“特里斯脫”的駕駛員吉捷和麥克進入載人艙后,“特里斯脫”便從母船上徐徐下降到海面,一名水手將繩纜解開。吉捷打開壓載艙,海水越過水閘涌入艙內。“特里斯脫”消失在粼粼碧波之中,以每小時300米的速度迅速下沉。
當下沉到臨近海底時,他們借助浮艙的功能,與海底保持一定距離。吉捷打開十幾盞強泛光燈,巡視了一下周圍海底,并啟動了水平方向推進器,準備貼著洋底緩緩地向前搜索。然而,事情卻使吉捷十分迷惑不解,“特里斯脫”任憑螺旋槳呼嘯,仍然寸步難行。吉捷和麥克借助強烈的燈光重新審視了“特里斯脫”載人艙周圍的海況,發現他們竟陷入了一條寬闊無比、洶涌湍急的洋流之中!
原來海洋和陸地一樣,陸地上有巨川大河,海洋里也有潛川暗河。例如,在南緯1°和北緯1°之間海平面下50-150米,存在著一條著名的水下河流,叫赤道潛流,深約100米,寬150公里,發源于南美洲的巴西海岸,橫跨整個大西洋,湍急地流入非洲的幾內亞灣。現在,這里也有一條意想不到的水下河流束縛住了“特里斯脫”,使它欲進不能。
為了擺脫困境,機智勇猛的吉捷和麥克商量后,決定將“特里斯脫”掉過頭來,順流而進,逃逸海流的羈絆。
令人失望
時間又過了12天,天氣也變得炎熱起來了。6月22日,吉捷和麥克決意駕駛“特里斯脫”第二次闖入科德角海底,尋找“長尾鯊”號核潛艇。
這次,吉捷根據初探科德角海底時獲得的水文資料,下潛時便調整了“特里斯脫”的位置。
當“特里斯脫”沉至海底時,吉捷順利地啟動了水平推進器,順著海流向前搜索。通過舷窗,他倆在泛光燈的照射下能清晰地看到20米內的海底景象,掃描聲納熒光屏上的圖象一直在變化著,藍盈盈的海水里偶爾是叢叢藻類,偶爾是富有生機的灰質珊瑚,偶爾是扁平如扇的魚兒在搖尾擺鰭……
突然,一個誘人的目標出現在吉捷和麥克的面前。他倆將強烈的燈光投向目標物。“特里斯脫”迅速向它游去。目標物在燈光下錚錚發亮。熒光屏上清楚地看出這是一塊很大的金屬片。“特里斯脫”攜帶的攝影機攝下了這一鏡頭。
這是“長尾鯊”號潛艇的殘骸嗎?吉捷和麥克興奮起來,如果它確實是,那么在它周圍必將還會出現更多的金屬殘片。于是,吉捷駕著“特里斯脫”在周圍海域細心地搜查著。盡管搜尋工作進行得很細致,但是始終沒有找到除此以外的第二塊金屬片。母船再次命令“特里斯脫”返回水面。
翌日,“特里斯脫”再次沉入海底。
吉捷滿懷著希望,重新駕駛“特里斯脫”在另一海區的海底進行搜查。
游動著的魚類五彩繽紛。海盤車在崎嶇的海底徐徐地蠕動。一種焦黑色的珊瑚海花敏銳的觸手由于受到魚兒的驚嚇縮進了孔里。
熒光屏上景色迷人。但是,核潛艇的蹤影在哪兒呢?搜索了整整一天,吉捷和麥克疲憊不堪,傍晚回到母船上進餐時一言不語。如此又過了整整一個星期。“特里斯脫”在撲朔迷離的大海中仍然是徒勞往返,毫無所得。直至8月里,“特里斯脫”掃描聲納的熒光屏上,仍舊沒有出現期待的奇跡,使人悵然失望。
身臨險境
仲夏的暑風吹動著船上的彩條,水手們汗流浹背。吉捷和麥克同往常一樣,精神矍爍地跨進了載人艙。此刻,出入口的艙門被緊緊地關閉了。“特里斯脫”再度沉入茫茫的海洋中。
吉捷注視著艙內安置的聲納裝置,“特里斯脫”在計劃規定的海區內繼續進行日復一日的巡航搜查。
當巡查到一個陌生的海域時,“特里斯脫”忽然發生了奇特的晃動。吉捷和麥克仿佛覺得前沿上的浮艙在旋轉。麥克面前指示板上的警報燈,一閃一閃地發出灼眼的紅光。“是碰到海底強回流嗎?”吉捷不禁自問。事情已到了很危急的地步,裝在“特里斯脫”身上的避撞聲納急劇地發出了危險警告。聲納掃描熒光屏上出現了一個龐大的黑影。
原來這里洋底的地形十分復雜,地勢跌宕拔起,變幻莫測。經驗豐富的吉捷意識到前面橫著的障礙物可能是一座洋底山巒,驚出一身冷汗。他趕緊關閉水平推進器。由于慣性的緣故,“特里斯脫”仍然向著小山撞去,使浮艙觸毀。若浮艙撞裂,艙內汽油泄漏百分之四五十,“特里斯脫”將永遠淪落海中,與魚蝦同伍。驚惶之中,吉捷和麥克幾乎同時按下了打開壓載艙口的開關,艙內的鉛砂立即卸了出去,流向海底,“特里斯脫”一下子浮到了水面。
面對著北大西洋殘酷無情的波濤,“特里斯脫”又一次記載了它勇往直前的戰斗經歷。
八闖科德角海底
勝利之門總是向著不畏艱險、不怕失敗的人們敞開的。“特里斯脫”已經第八次下潛到洋底了。1963年整個夏季,吉捷和麥克都一直在同海底打交道。他們倆那堅韌不拔、不厭其煩的品格確實值得稱道。
“特里斯脫”一如既往地在洋底細細搜查。艙內的聲納大角度地掃視著所過之處,泛光燈將洋底照得通亮。能讓人看清楚2500米深海底下各種奇形怪狀的巨大熔巖體。忽然,熒光屏上產生了一幅令人萌發希望的圖象,麥克幾乎叫了起來。
就在散布著各種熔巖體的那片海底,橫臥著一片一片鋼板。這些鋼板有的象一塊被烘烤過的橘皮,有的扭曲成不可復原的螺旋狀,有的則彎躬著插在洋底軟泥里。有些僅1米長,有的則長達6米多。
“特里斯脫”伸出機械手,翻弄著這些被棄在海底的鋼板。有一塊長近1米半,形狀獨特的鋼板引起了他們的注意。
機械手緊緊地將它握住,鋼板上三個阿拉伯數字象涂了金子一樣閃閃發光。“593”,正是這艘4000噸的核潛艇的編號!原來,這里就是它的殞沒之地。
由于核潛艇經過劇烈的爆炸,因此不再可能找到較為完整的殼體,眼下這一片片卷曲的鋼板就是“長尾鯊”號核潛艇的殘骸。作為一件證物,也是作為紀念犧牲了的120余名官兵的信物,標有“593”字樣的鋼板被“特里斯脫”帶出了海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