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 聞
有關救助底特律三大汽車制造商的爭論經常顯得就像是在荒謬劇場上演的鬧劇。汽車業的高管們這次煞有介事地駕著混合動力汽車前往華盛頓,不過也僅此而已。與此同時,很多人認為三巨頭破產的威脅是站不住腳的,盡管這對現有股東施加了最后的壓力。
假設底特律三巨頭得到了救助,那么一個重要問題是:誰的犧牲最大?一個回答是:誰最有資本可以犧牲?
通用汽車是三巨頭中規模最大、也是日子最不好過的公司。該公司計劃將有效負債降低一半至300億美元。通用汽車目前欠員工自愿福利信托基金200億美元,以換得卸下退休人員醫療責任。通用汽車還欠有抵押債權人60億美元債務,欠無抵押債權人360億美元。
關于哪一方損失最大的問題各有各的說法,但瑞士信貸分析師賽拉索提出了三種假設。所有假設都假定,有抵押債權人能夠保全投資。工會成員已經在VEBA協議達成時被減免了28%的未償還債務。根據賽拉索設想的核心場景,他們還會再削減100億美元的債務,或將其轉化為持股,從而實際減免一半的債務。這會導致無抵押債權人被迫放棄將近220億美元,只能獲得41%的債權。
參議院聽證會之所以要加入任命一個聯邦監督機構的內容,也是希望就這個問題達成協議。正如巴克萊分析師布萊恩·約翰遜所指出的,政府可能會借鑒1979年救助克萊斯勒的經驗。政府可能會做個壞警察,非得等到利益相關者做出重大犧牲后才出手相救。
這正是一些參議員對破產威脅采取不屑一顧的態度可能造成不良后果的原因。畢竟破產陰影是大家最關心的。工會成員清楚,若汽車制造商申請破產,VEBA協議也可能隨之改變。與此同時,債券持有人從來不愿見到公司破產,即便是那些以不到兩折價格購入通用汽車債券的人。
公司管理層已經在薪水上做出了犧牲,現在能做的就只有離職了。還有股東呢?克萊斯勒的私人資本股東看起來陷入了政治風險,而且因為有觀點認為這家底特律三巨頭中最小的公司實在太重要以至于無法任其倒閉。
通用汽車和福特汽車現在市值加起來還不到100億美元,他們的股東已經幾乎沒什么可讓步的了。不過,如果公司接受債務換股權的換股方案,或是增股融資稀釋股份,這些股東可能會被迫損失殆盡。以此看來,這兩個公司現在股價還有好幾美元真是荒謬至極。
如果三巨頭破產了
底特律三大汽車廠商申請救助的一大理由是,如果通用汽車和克萊斯勒被迫破產的話,那么美國消費者就不會再購買它們的產品了。它們不僅將被打上恥辱的烙印,而且如果因它們面臨清算導致消費者擔心未來數年的質保和部件都會成問題,這也將對它們造成影響。
一項消費者調查的結果證實了這一觀點。據CNW Research去年夏季對6000名消費者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80%的受訪者表示,如果某家汽車廠商瀕臨破產,他們在相關消費時將不再考慮這家公司。調查發現,三大廠家中目前最脆弱的是克萊斯勒。
三大汽車商的觀點是否站得住腳?檢驗手段就是看看消費者的實際購買行為。過去幾個月,三大廠商的破產風險顯然在上升。如果破產風險可能促使消費者退避三舍,那么隨著破產風險的上升,通用汽車和克萊斯勒的市場份額就會更為迅猛的下滑。
但實際情況并非如此。根據穆迪經濟網所提供的數據,克萊斯勒在美國市場的占有率反而從2008年7月的8.7%升至2008年11月的11.5%。這可能主要受到甩賣促銷的推動,消費者或許對價格因素的看重而勝于破產風險。CNW的斯皮內拉表示,克萊斯勒一直在大力促進批發銷售。
通用汽車的市場份額有所波動,但并未低于今年早些時候的低點。斯皮內拉說,CNW去年11月進行的調查顯示,有1/3的受訪者表示他們因為破產風險而不考慮購買通用汽車產品。但誰又能說如果沒有破產傳言,這些人就不會因為其它原因而放棄通用汽車的產品呢?
福特汽車沒有迫在眉睫的現金危機。該公司的市場份額也有所上升。從2008年7月份的14.2%上升到2008年11月的16.5%。
底特律三巨頭在美國市場的份額近年來一直在不斷下滑,從上世紀90年代中期的74%一路萎縮到如今的不到50%。不過目前還沒有什么證據表明,這種長期下滑趨勢因為破產風險上升而顯著加快了步伐。
破產和清算并不是一回事。目前所談論的都是可能會依據美國《破產法》第11章申請破產保護,這至少距離清算還有一定距離。許多申請破產的公司清理債務的同時仍在經營。如果真的申請了破產,可能會增大清算的風險。
美民眾反應冷淡
美國人對動用聯邦資金救助底特律汽車廠商的計劃沒有踴躍支持。這種溫吞吞的態度也反映在國會中,緊急貸款議案在國會雖有贊同者但也鮮有力挺者。
根據《華爾街日報》全國廣播公司新聞網新近進行的一項調查,有46%的受訪者贊同向底特律提供救助,42%的人反對,調查誤差率為上下3個百分點。
不過,贊同救助汽車廠商的人要遠遠多于7000億美元金融救助計劃的支持者,后者的支持率較兩個月前大幅下降。此次調查中,有半數的受訪者反對政府救助金融行業。
底特律救助計劃招致的眾怒大體上少于金融服務業救助計劃。底特律救助計劃目前商議的金額是340億美元,比金融救助計劃的金額要少得多。而且,議員們和汽車廠商也一直宣稱救助汽車業是為了保住藍領工人而不是華爾街巨頭的工作崗位。
此次調查是去年12月5~8日進行的,當時通用汽車、福特汽車和克萊斯勒的老板們正在國會接受第二輪拷問。
最初對金融業救助計劃持反對態度的人比例比現在反對汽車救助的人比例還低,在2008年10月初的調查中,只有3896的受訪者持反對態度,但他們的聲勢卻大得多。左翼和右翼組織均炮轟救助議案,向國會議員發送大量郵件,還在主要城市組織抗議活動。
但在救助汽車業的問題上,議員們接到來自他們選區選民的反應較少,無論是贊同還是反對的都是如此。印第安納州民主黨眾議員卡森的辦公室表示,卡森已經收到了與此有關的約600封信件和電郵以及30個電話。相比之下,在國會審議問題資產救助計劃的時候,他收到了2000封信件和電郵。
甚至來自可能受益于汽車救助計劃的底特律地區眾議員麥考特的辦公室也表示,他每天平均只接到200個電話,而TARP計劃爭論時期他每天要接到1000多個電話。
負責此次調查的哈特研究所民調專家坎貝爾表示,本質上對公眾而言,金融行業救助計劃就像是缺乏監管的暗箱操作。雖然公眾可能對汽車業感到不滿,但他們絕對不希望汽車業就此崩潰。
此前積極抗議金融業救助計劃的一些組織現在也置身事外。左翼活動組織“美國行動”此前在華爾街組織了一次游行,抗議政府救助金融業。該組織發言人艾略特表示,他們目前沒有鮮明反對救助底特律,部分原因是經濟形勢變得越來越黯淡,也是因為他們相信奧巴馬政府和民主黨國會能夠解決經濟問題。
不過對底特律的反感也快浮出水面了。亞利桑那州住房建筑商Golden StarProperties的創始人約瑟夫·史密斯表示,自己公司的業務已經顯著下滑,之所以能夠堅持下來,是因為公司負債較低,相對而言很少涉足投機地產,業務支出較為保守。他說,我為那些可能失業的人感到難過。但我所在的行業正在經歷洗牌,汽車業也需要這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