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世康
栽植的蘋果樹,一般都能適齡結果。有人主張幼齡蘋果樹應先長樹,先整形。然后再使樹結果。因此,為了強求樹形就修剪過重,造成幼樹“徒長”或旺長。不能適齡結果。另外也有因樹苗栽植不當,栽后管理不好,以致幼樹未老先衰,形成“小老樹”,不能早結果。
實生苗果樹,在其生命的第1年,就有開花的準備。嫁接繁殖的蘋果樹苗,根本不存在生長階段性的問題,例如,蘋果樹用有花芽的枝條嫁接,當年嫁接當年就可以結果。還有報道。葡萄用健壯枝蔓扦插,一年生的葡萄,就能高產。這些都說明果樹能早結果。
幼齡蘋果樹不能適齡結果,主要原因是生殖器官形成晚。如果栽培條件好,進行科學的栽培管理,營養器官的建成快,能夠大量制造和積累有機營養物質,幼樹則可以早形成花芽,開花結果。
不同齡期的蘋果樹,生長發育差異明顯。蘋果樹在幼齡階段。營養生長量大。樹冠擴展迅速,離心生長旺盛。此期間,枝條生長量大,枝條常易徒長(瘋長),不易形成花芽。有人根據此種表現。認為幼齡蘋果樹只能在樹生長勢弱時,才能成花結果,這是對幼樹生長發育特性的片面認識。如果蘋果樹在幼樹時期生長勢弱。雖然能夠形成花芽,但因樹的體積小。樹仍在擴大樹冠。若同時又成花結果,消耗養分必然要多,樹則易早衰,成為“小老樹”。
蘋果樹的幼齡期,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的矛盾是主要矛盾,營養生長又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對于蘋果樹進行科學的管理。目的就是采取科學管理措施,促使幼樹矛盾轉化,實現早結果早收益。
在蘋果樹幼齡期,要使營養生長向生殖生長方向轉化,關鍵是促使花芽的形成。要整形和結果同步走。因此,要利用蘋果樹幼樹階段的生長發育特性,制訂栽培管理措施。蘋果樹幼樹階段的生長發育的特性有:枝條有2次生長和多次生長高峰;枝條停止生長晚;各品種間的全年枝條生長的特性不同,且與早果性有關:樹的地上部生長與地下部生長相比。根系生長速度更快;品種間的發枝力、成枝率,有明顯差異;離心生長旺盛,前期養分不易積累,花芽著生部位多在新梢或副梢上,副梢上形成花芽多等等。
根據幼齡蘋果樹的生長發育特性,制訂使樹早成形早結果的栽培管理措施。栽樹要栽前期生長快后期生長慢的品種,以利早成形早結果:栽樹前要深翻園地,熟化土壤。為樹的根系創造良好的生長環境;選栽發枝力和成枝力較強,營養枝生長不會過遲的品種,此種品種易于形成結果枝,有利早結果早豐產,這些問題都很重要。要采取“攔頭”、摘心和只打副梢枝頭保留花芽的措施,有的放矢的進行管理。
在蘋果生產中,為了實現早結果早豐產,根據多年實踐經驗證實,幼樹早期豐產的關鍵,有以下幾點:
(1)加強營養生長,充分利用幼樹生長旺盛的規律,除要使幼樹形成花芽。開花結果。同時還應迅速建成樹體的骨架,形成樹冠,充分利用空間和光照,擴大結果面積,保證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都正常進行。
(2)早結果早豐產,促進花芽形成是關鍵。幼樹生長階段在營養分配上,存在矛盾,早結果的關鍵,是在營養生長后期,如何促進花芽形成。花芽的形成是物質代謝的質變過程,在內因上。芽處于活動狀態下,其生長點附近局部內,必須有有機物質(糖、氨基酸等)和礦質營養(磷酸等)的積累,同時外界條件(溫度、水分和光照)適合,才能促進物質代謝質變。因此在幼樹花芽分化前,可采取“攔頭”、摘心和只打副梢枝頭等辦法促使形成花芽和保留花芽,也可用環剝、扭梢、追肥等措施,創造促進花芽分化的條件。
(3)在蘋果幼樹的整體上,各枝條間有相對獨立性。從整體上看,應促進營養生長。迅速擴大樹冠,培養良好樹體結構。完成離心生長過程。但是對個別枝條,又要適時適量控制其營養生長,促其向生殖生長轉化。例如,利用輔養枝大量結果;改變枝條伸長方向,改直立生長為斜生、平生,緩和枝條生長勢;以及進行夏季修剪等管理,使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的矛盾,得到調節和統一,爭取結果整形兩不誤。這種管理方法,能使蘋果幼樹整體促進局部控制。邊促邊控,促控并舉。能使幼樹樹小枝齡大,長樹又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