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喜盈
家住上海北新涇地區的陸鼎元已經是81歲的人了,一輩子都患有“多動癥”,至今未變。他每天開著他那部全世界獨一無二的“單人吉普車”兜風,一路瀟灑飄逸。
陸先生退休前是一位汽車駕駛員,走南闖北,開車開了30多年,解放牌大卡車、美國吉普車、躍進牌卡車、順風牌轎車、3輪貨車……他開過的各種品牌型號的大大小小的汽車不下20多種,還當過幾年教練。在他的書柜里,各類交通地圖就有上百種。

1987年退休后,陸先生開了一家專門修理助力車、電瓶車的小店,天天擺弄電瓶、發動機、車胎等。2000年,因為征地小店歇業了。電瓶、發動機、各種零配件及修理工具堆滿了一個房間。陸先生便開始自己動手改裝“單人吉普車”。他找來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吉普車的照片作參照拼拼湊湊,敲敲打打,每個螺絲釘、每塊鐵板都完全是依靠自己的能力解決。大光燈、反光鏡、保險杠、4個橡膠輪胎等一樣不缺。
終于,一輛嶄新的噴著大紅色油漆的吉普車上路了,小車上還插了一面國旗。陸先生獨自一人坐在車里擺弄著方向盤,每小時時速25~30公里,左轉,右轉,前進,倒退,按喇叭,接電門,踩剎車……說它是玩具車,它能作代步工具;說它是真正意義上的吉普車,它不喝汽油,沒有車牌,上不了快車道,只能在慢車道上低速行駛。
陸先生的吉普車一路開去,滿大街的人都轟動了,一些私家車駕駛員一路追著陸先生問長問短。警察見了也覺得好奇,說它違章吧?沒有這方面的法律依據,再說陸先生是位70多歲的老人,老人把自己的助力車改制得能夠遮風擋雨,這對行車安全有利,他既沒有提速,也沒有加座,更沒有超長超寬,何錯之有?于是,警察給陸先生敬禮:“老伯伯,您真是了不起啊!路上開慢點,注意安全!”
有了這輛紅色吉普車,經常有朋友來向陸先生借車,于是,陸先生忙活一個夏天,又“生產”了第二輛藍色的吉普車。這樣,就可以和老伙伴們結伴而行了。
吉普車是用電瓶充電的,充一次電只能開35公里,只能跑跑市內或近郊,出遠門還是不行,陸先生就又買了一部喝汽油的三菱牌老人用3輪機動車,他將3輪改裝成4輪,每小時時速50公里。最遠的,陸先生開著“三菱車”去過杭州……
自2007年起,上海70歲以上老人在非上下班高峰時段可以免費乘坐公交車、地鐵,陸先生可高興了,只要是不刮風下雨,他每周至少坐公交出門2~3次,上海9條地鐵、幾百條公交線他幾乎全部都坐過,把整個上海東西90公里、南北120公里的角角落落跑了個遍。他還為此記下每天的出行日記,已經有厚厚的3大本。
整天在外面跑,家務活一點都不干,陸先生的老伴非但沒有意見,還很支持:“他每月有養老金,我每月也有‘農民養老金,不愁吃不愁穿。他勞累了一輩子,既然喜歡玩,就讓他痛痛快快地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