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蓬云
有一次,我與鄰居老李一塊兒乘車,他比我大幾歲,有每月8元的老年人月票。他說他一天沒事,天天出去坐汽車逛,從東到西,由北往南,“瞎逛唄,待著干啥?!彼f。
早上,乘車高峰。我倆擠上車后,忽然我聽身后一位青年人說:“這些老爺子老奶奶們一大早出來干啥,跟著擠?!甭暡淮?,可聽得真切。車到下一站,我拉老李下了車。
老李也聽到了,他生氣。咋的,年歲大就不讓坐車了?
我說是咱們選的時間不對。你看一大早上學的上班的,他們是有準點的,不能遲到。我們就不同了,早點晚點沒啥關系,何必在高峰時間來湊熱鬧?咱倆不上車,就多上去兩個上班的上學的。他一聽,笑了,說:咱以后9點之后出去,那時車上人少了,還會有人給讓座呢。
于是,我與老李就把“乘車躲高峰,老少都輕松”的主張廣為宣傳。一早碰面了,就非常直白地“警告”對方:高峰時段別去坐車,等會兒走!反正大伙都是一個單位又是一個小區的,話輕話重沒人計較。出乎意料的是,沒過幾日,這里的老年人都知道了我們這個“民間約定”,而且全都舉手贊同。更有趣的是,有一天,遇到原先我們一個單位的老王,他特別警告我:老張,你出去買書什么的,9點以后坐車,別跟著上班的擠呀!
我差點樂出來,心想:我是“原創”之一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