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 亮 劉達根
耳聰目明是形容健康老人最常用的美好字眼,也是確保夕陽絢麗多彩的重要條件。然而現實生活中,耳背在老年人中十分常見,已成為長壽老人幸福晚年的一個瑕疵,使其生活質量大打折扣。人老了就一定耳聾嗎?有沒有辦法能讓耳聾不發生或晚發生?針對這些老人們普遍關心的話題,本期特約耳鼻喉專家細說究竟。
老年性耳聾是指隨著年齡增長而逐漸發生的進行性聽力下降,重者可致全聾的一種老年性疾病。據統計,65~75歲的老年人群中,其發生率可高達60%左右。
老年性耳聾的表現特點
主要表現為原因不明的緩慢進行性、雙側對稱性聽力下降,并以高頻聽力下降為主。患者常有聽覺重振現象,即“別人小聲說話聽不清,大聲時又覺得太吵”。部分患者伴有耳鳴,后期可能出現眩暈、精細動作不協調、記憶力減退以及精力不集中、脾氣偏執等。
另外,老年性耳聾還有一種特殊情況——突發性耳聾。突發性耳聾,又稱作“耳中風”,是耳科原因不明的一種常見特發性疾病,多為單側發病,偶有雙耳同時或先后發病者。表現為一側聽力突然下降,發病前常伴耳鳴,并逐漸加重,隨之很快出現聽力下降,并在數小時內或一至數天內成為全聾。發病原因與內耳供血障礙、病毒感染或自身免疫有關,老年發病者還應當警惕有腦梗塞的可能。
老年性耳聾重在預防
高血脂會損傷聽力,煙草中的尼古丁和慢性酒精中毒可損害聽神經和神經中樞。因此,合理膳食和戒煙限酒對預防耳聾很重要。在此基礎上,適量運動和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等一系列綜合措施,可預防動脈硬化,故可防止因內耳血管硬化缺血而導致聽力減退。生活中要注意避免噪聲損害,聽音樂、看電視及戴耳機時不要將音量放得過大。積極治療高血壓、冠心病和糖尿病等老年慢性病,并注意慎用鏈霉素、卡那霉素、慶大霉素、奎寧等耳毒性藥物。
必要時可采用一些血管擴張劑、降低血液黏度及營養神經類的藥物,也可服用六味地黃丸、金匱腎氣丸、耳聾左慈丸、杞菊地黃丸等中成藥。
要摒棄挖耳的不良習慣,以免損傷耳道引起感染而影響聽力。堅持經常按摩耳垂前后的翳風穴和聽會穴,可增加內耳的血循環,有保護聽力的作用。
當耳聾達到影響日常交流的程度時,可配戴適當型號的助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