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 婉
新加坡籍大提琴家、指揮家劉鵬,曾任職于新加坡國家交響樂團及日本協會室內樂團首席指揮。受武漢市文化局之邀,2003年12月劉鵬正式受聘于武漢樂團擔任首任音樂總監。
劉鵬擔任音樂總監第一年便創立了武漢樂團第一個音樂季。并于2004年帶團首度出訪日本,演出獲得圓滿成功。劉鵬作為客席指揮受邀指揮塞浦路斯國家樂團、波蘭Zabrze愛樂樂團、四川交響樂團,合作的藝術家來自中國、美國、歐洲、日本等國家和地區。2005年開始和著名經紀公司日本棍本音樂事務所合作。同年武漢市文化局授予他“文化特別貢獻獎”。2006年又被湖北省授予“編鐘獎”,以獎勵十位為湖北省經濟文化做出杰出貢獻的外國專家。2008年10月,劉鵬帶團執棒國家大劇院,演出獲得熱烈反響。
從琴童到演奏家
劉鵬出生于音樂世家,自幼受到音樂熏陶,表現出極高的音樂天賦。兒時的記憶里每個周末他都是在家庭音樂會中度過的。劉鵬的母親是一位擁有漂亮聲音的女高音,父親劉炎教授執教于武漢音樂學院管弦樂系,他們是劉鵬學習音樂的啟蒙老師。劉鵬的爺爺畢業于上海美專,曾經是繪畫大師劉海粟先生的學生,他不僅有精湛的繪畫技巧,更酷愛音樂藝術。在劉鵬27歲那年,由商務印書館出版了劉鵬爺爺編著的《音樂辭典》,這部由美術學人出版的音樂工具書竟成為中國最早的音樂辭典被載入音樂史冊。
小劉鵬在幼年時,每到暑假期間,便隨父親回家鄉看爺爺奶奶。爺爺奶奶住在大學的校園里。這是一個音樂大家庭,到了晚飯以后,爺爺就組織休假的叔叔姑姑,還有父親和小劉鵬舉行家庭音樂會。小劉鵬的叔叔姑姑精于鋼琴演奏,大提琴演奏,二胡、高胡、中胡、京胡、馬頭琴、雙簧管、嗩吶、柳琴的表演,在這個時候早已陶醉的爺爺也會拿起三弦和笙興致勃勃地加入到家庭樂隊,被音樂感染的小劉鵬此時放開歌喉,繪聲繪色的唱起“郭建光”和“少劍波”。那童聲中略帶磁性的惟妙惟肖的演唱引來大人們的一致贊揚。
不久,小劉鵬隨父親學習大提琴,在1978年以優異的成績進入武漢音樂學院附中學習。1981年又以全優第一名的成績進入武漢音樂學院管弦系,在父親劉炎的指導下主修大提琴。1985年劉鵬畢業,進入上海音樂學院,師從林應榮教授。畢業后任武漢交響樂團首席大提琴演奏員,同時任教于武漢音樂學院管弦系。作為大提琴首席的劉鵬在全國舉辦了多場個人獨奏音樂會。1990年由文化部選派,作為唯一一名大提琴選手參加了在莫斯科舉行的“第九屆柴科夫斯基國際音樂比賽”。劉鵬在此前還獲得了全國青少年大提琴比賽第三名、全國大提琴比賽第二名、全國室內樂比賽表演獎并獲唯一的到目前為止由武漢音樂學院院長頒發的“青年大提琴家”的榮譽稱號。
音者有魂樂者依心
1990年的“柴科夫斯基國際音樂比賽”打開了劉鵬的藝術視野,1991年劉鵬受新加坡駐華大使館及新加坡國家交響樂團總監之邀加入新加坡國家交響樂團,擔任大提琴副首席、首席。作為獨奏家多次與樂團合作,并受樂團委任作為新加坡獨奏家參加了新——港藝術節。還多次隨團出訪英國、法國、德國、比利時、希臘、瑞士、土耳其、羅馬尼亞、埃及、馬來西亞、日本等國家,此時的劉鵬已經成長為優秀的演奏家。作為樂團的精英,劉鵬于1994年赴荷蘭Utrecht Conservatorium深造,主修大提琴、室內樂和樂隊,并作為唯一的亞洲音樂家,受聘于著名室內樂團Conjunto Iberico,參加了其在歐洲的巡回演出,并擔任Utrecht音樂學院樂團的首席大提琴。隨后在荷蘭皇家音樂廳樂團指揮家、小提琴家VictorLiberman的指導下學習指揮專業。劉鵬在新加坡國家交響樂團任首席大提琴時與多名日本、英國和新加坡鋼琴家合作,成功舉行了多次個人獨奏音樂會。成為新加坡電視臺及主要報章推崇的優秀音樂家。劉鵬曾執教于新加坡青年交響樂團和新加坡拉薩一新航藝術學院。
2001年劉鵬獲新加坡全國青年藝術節金獎。新加坡日本協會頒發的“杰出音樂貢獻獎”。
2007年夏季,劉鵬獲全獎資助受邀參加了在捷克Zlin的國際指揮研究班,并有機會指揮了BohuslavMartinu愛樂樂團,在研究班期間受教于指揮家、Rice大學指揮教授Larry Rachleff。
2003年武漢市文化局的領導找到劉鵬,邀請他回國出任武漢樂團的藝術總監。這是武漢藝術團體首次外聘總監,樂團對新的音樂總監充滿了期待。劉鵬欣然接受家鄉的邀請,任期5年。擔任音樂總監的劉鵬首先創立了武漢樂團的音樂季,排練大量中外交響樂的新作品,推出首屆新春交響音樂會,精彩紛呈的世界著名序曲讓全場觀眾為之沉醉,為之欣喜。都說一個城市的樂團就是這個城市的文化名片,劉鴉與樂團奉獻的新春交響音樂會讓湖北人民看到了武漢的全新名片。劉鵬曾說:“站在音樂的中央,指揮便是樂隊的靈魂?!蓖ㄟ^劉鵬的不斷努力,將武漢樂團提高到了一個全新的藝術水平。音樂季中劉鵬成功指揮了武漢樂團與德國杜伊斯堡愛樂樂團、日本大分交響樂團的聯合音樂會,促進了武漢樂團的對外交流活動,給樂團及武漢乃至中南地區的交響樂市場帶來新的活力。
2008執棒國家大劇院
2008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對于劉鵬來說,最值得銘記的是金秋十月帶領武漢樂團首次登上了國家大劇院的舞臺。在“國家大劇院·秋季音樂會”上,武漢樂團演奏了《西班牙狂想曲》以及葉小綱教授的委約作品《楚》等,受到觀眾的熱烈好評。
整場音樂會最大的亮點在于下半場演奏的交響樂《楚》,具有湖北特色的編鐘登上舞臺,令恢宏的交響樂中流出了楚風楚樂的味道。
劉鵬說,《楚》吸引了不少聽眾。因為良好的口碑,北京不少學習音樂的學生都慕名前來欣賞。隨武漢樂團演出的德國長笛手Stefan Boots也非常喜歡《楚》,這讓劉鵬下決心2009年將《楚》帶到德國杜伊斯堡演出,促進中德文化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