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元春青年二胡演奏家,曾獲“中錄杯”國際二胡邀請賽青年專業組金獎、第三屆全國民族器樂演奏比賽青年專業組金獎、臺北民族器樂大賽金獎。
臺北民族器樂大賽又稱為臺北民族器樂協奏曲大賽,發展至今已經有了十幾年的歷史,中國當代著名的民族器樂演奏家嚴潔敏、戴亞、張強、馬向華、于紅梅等等,都曾摘得過這個比賽的冠亞軍。臺北民族器樂大賽輪流舉行二胡、笛子、琵琶這3件樂器的比賽,直至今日已經舉辦了15屆。這個大賽以公平、公正而著稱,在曲目的安排上,除了選擇所賽樂器當時難度最高的3首樂曲作為指定曲目外,還特邀一位作曲家為大賽創作一首協奏曲,要求其技巧難度超越賽時5年以上,而且一般在比賽前兩個月才將譜子發給進入復賽的選手,以考驗參賽者實際水平。在這樣苛刻的要求下,每次都有選手因最終不能完成而棄權,也使得這一賽事成為我國民樂界公認難度最高的大賽。在這個賽事的前10屆比賽中,所有的第一名都為中央音樂學院的師生們獲得,而成為音樂界的一個奇跡。當本屆比賽章程寄達中央音樂學院后,上至院領導,下至民樂系的師生們,都決心要派出最強的選手,繼續大賽衛冕的神話。通過嚴格的初賽,我有幸成為選手之一。而通過這次比賽,也真正讓我領略到了音樂的最高境界。
2008年對于中國來說是難忘的,而對于我來說也是我學習二胡這么多年來最難忘的一年。在這一年中,我經歷了兩次大賽的磨煉,并將兩次比賽的冠軍收入囊中。現在回想起來,仍然能夠感受到比賽時自己復雜的心情和加速的心跳。
臺北民族器樂大賽的初賽是以郵寄光盤的方式進行的,所篩選出的10名最優秀的選手,于2008年10月份赴臺灣進行現場的復賽和決賽。比賽的所有曲目都是規定的,初賽為《第三二胡狂想曲》,復賽和決賽包括臺灣作曲家陸云寫的新作品《西秦王爺》和北市國樂團團長鐘耀光先生專為比賽所寫的《二胡協奏曲》;此外,還有于川的小提琴曲《引子與回旋》,以及作曲家楊立青根據《江河水》改編的二胡協奏曲《悲歌》。這些樂曲在音樂上和技術上都在挑戰二胡的極限,而且每首樂曲都風格迥異,這是我參加過這么多比賽中從沒有經歷過的。雖然在8月中旬,我就接到了復賽通知和委約新作品,但因為8月底要參加在西安舉行的“文華獎”比賽,所以我不得不抓緊練習另外4首樂曲,在奪得“文華獎”金獎之后,已經是9月初了。臺北的比賽在10月中旬舉行,這就意味著我只有一個多月的時間來練習這次比賽的4首協奏曲。面對4首難度很高又很陌生的樂曲,要在一個月內練到參賽的程度,我想,對于任何人來說都是一次很大的挑戰。在這一個月中,我每天的練琴時間超過8小時,以至惹得鄰居們經常向我抗議。嚴潔敏老師也是幾乎每隔一天就給我上一次課,并且不斷地激勵我。
這次比賽進入復賽的一共12人,其中有3人棄權,最后參加比賽的一共9名選手。其中大陸選手有5名。10月19日,我與另外兩名中央音樂學院的選手段超和閆國威啟程了。
10月中旬的臺灣仍然有著夏天的氣息,對于臺灣這樣一個美麗的寶島,我一直是非常喜愛的。但是因為有了比賽的壓力,無形中讓我沒有了游覽的心情。但是,行走之間,仍然能感受到寶島人民對大陸同胞的熱情。隨著臺灣對大陸旅游觀光團的開放,大陸同胞終于有了走近臺灣,了解臺灣的機會。在很多標志建筑和景點都懸掛了歡迎大陸同胞旅游觀光的橫幅和彩帶,尤其是碰到很多人都很友好地用普通話和我們聊天,讓我覺得我們離家很近,心里覺得很踏實。畢竟,同祖同宗的文化淵源、一脈相承的血緣關系,是任何力量都無法阻隔的。
當天傍晚時分我們到達臺北,負責比賽安排的鄧純麗老師來到酒店迎接我們,并且給我們介紹了接下來幾天的安排。比賽的日子終于來了。臺北民族器樂大賽有著嚴格的比賽安排,每一步都做了嚴格周密的部署。我們到臺北的第三天是復賽,上午十點半,我們來到比賽地點——臺北市中山堂報道,首先是抽簽、走臺。下午兩點比賽正式開始,復賽的兩首曲目分兩次演奏,下午一首,晚上一首,這就說明我們的比賽要持續一整天的時間。現在回想起來,我仍然可以感覺到當時的緊張和疲勞。上臺以前由于穿著演出服,舞臺內的空調又非常冷,我的手腳冰涼,給演奏又增添了一份挑戰。而且這次比賽每一場都有觀眾觀看,如同正式演出,這對選手來說有著雙重的壓力。還好上臺以后我控制住了自己的情緒,使兩場的演奏都獲得了很好的效果。經過了一天的比賽,我們所有選手都是筋疲力盡,這也讓大家得出了一個經驗,比賽不僅僅比演奏,還要比心理、比體力、比耐力、比控制力。當晚宣布了進入決賽的名單,大陸的5名選手全部進入決賽,臺灣的1名選手也進入了決賽,但是因為臺灣選手在決賽當天身體不適而棄權。在經過了復賽以后,我也漸漸適應了臺北的生活,對接下來的決賽也有了一定的經驗。決賽當天和復賽的安排是一樣的,但是緊張的心情是難免的,還好有了老師和家人的鼓勵,我的發揮也比復賽的時候更加放松。
臺北民族器樂大賽的傳統就是決賽結束后當場公布結果并且頒獎。比賽結束以后,主持人將5位評委——閔惠芬、瞿春泉、黃安源、余奇偉、肖白庸一一請上臺做了介紹,并請他們為選手逐一進行了點評,能夠得到這么多大師的點評對我來說非常珍貴。為了保持比賽的公正性和嚴肅性,每屆大賽的評委均不重復,而且都是邀請業內最頂尖的演奏家擔任。當最終宣布到我獲得第一名的時候,全場掌聲雷動,我也激動得全身熱血沸騰,評委們給了我很高的評價和認可,可見這一個多月來的艱辛和努力終于沒有白費。同時,我也為中央音樂學院爭了光,給辛勤培養我的嚴潔敏等各位老師們,以及支持我的家人交了一份滿意的答卷。
比賽對我來說,意味著一個新的開始,是我學習二胡過程中一個新的轉折點。在今后的藝術生涯中,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我會更加努力地奮斗,向著更高的音樂藝術境界堅定地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