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駐埃及特約記者 黎曉蕓 本報記者 黃培昭 常黎明
伊朗25日對首座核電站布什爾核電站進行測試運行。這座核電站是由俄羅斯承建的。英國《泰晤士報》評論說,伊朗今天向“核俱樂部”門檻又邁近了一步。阿聯酋《聯合報》稱,布什爾核電站的設計裝機容量為1000兆瓦,是個龐然大物。而媒體所渲染的“伊朗核彈快要造好”的氣氛更令人憂心忡忡。23日的《耶路撒冷郵報》稱,在打擊伊朗核能力方面,以色列國內的態度幾乎是一致的,無論內塔尼亞胡還是利夫尼,都表示要通過軍事手段打掉伊朗的“核翅膀”。“中東在線”網站評論說,伊朗距離造出核彈的時間越近,以色列打擊的概率就越高。中東的前途令人擔憂。
伊朗“世界電視臺”援引伊朗原子能組織發言人的話說,測試運行是為布什爾核電站正式投入使用所做準備工作的一部分。測試現場除了大批伊朗的核工作者和科學家以外,還有俄羅斯原子能公司負責人基里延科率領的專家代表團。以色列《國土報》稱,目前在俄羅斯有700多名伊朗工程師接受培訓。
英國廣播公司(BBC)稱,伊朗邀請了國際媒體記者前去觀摩布什爾核電站試運行,這說明伊朗對一切都正常運轉有信心,同時也表明伊朗想讓世界了解布什爾核電站。報道最后說,伊朗在用布什爾核電站制造核彈時,肯定會趕走國際觀察員和數以百計的俄工程師。當然,目前尚無跡象表明這即將發生。英國《泰晤士報》25日的文章評論說,這讓西方對伊朗野心的擔憂上升到了一個新高度。
美國和以色列一直指責伊朗以搞核電站為幌子研制核武器,但伊朗和俄羅斯都予以否認。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25日稱,伊朗原子能組織前顧問卡加內赫說,如果試運行成功, “接下來的測試運行時間是2009年底。”上周,華盛頓一家科學和國家安全機構發表報告稱,伊朗已經具備了“核武器突破能力”———伊朗已擁有制造核彈所需的足夠的鈾。這份報告是基于對國際原子能機構一些數據的分析得出的結論。盡管如此,國際原子能機構一名官員對這一結論并不認同,呼吁外界謹慎看待。他表示,伊朗要想獲得制造武器級別的原料,必須先把低濃縮鈾轉換為高濃縮鈾。他強調,目前還沒發展到這個地步。
伊朗外交部發言人本周接受CNN采訪時反擊了對伊朗制造核武器的指控。他說:“基于我們的信仰和人權價值觀,我們完全拒絕使用任何形式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尤其是核彈。”他補充說:“我們希望西方朋友認可我們和平擁有這項技術的不可否認的權利。”一名伊朗教授預測說,西方媒體大多數對布什爾核電站測試的報道都將是負面的。德黑蘭大學北美研究所教授賽義德·馬蘭迪說:“這也不難理解,因為伊朗發生的任何事都會被西方看做是負面的。”▲
環球時報2009-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