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德國特約記者 青 木
新奧迪A4、新奔馳E級、寶馬7系列……來自德國的三大汽車廠商都拿出最新產品搶占中國汽車市場。記者發現,德國車企都以“核心市場”來定義中國車市,并加大了公關的力度。
德國在跌,中國在漲
對全球汽車業而言,2008年是災難性的一年,但德國大眾汽車集團卻憑借在中國市場的良好表現,成功晉級全球車商第三名。全球新車零售量達到623萬輛,比2007年增長0.6%。德國《商報》23日分析說,大眾汽車避開了本次金融風暴的核心———美國。2008年大眾美國銷量僅為31.45萬輛,同比下滑4.5%。而在中國,大眾汽車、上海大眾和一汽大眾2008年共銷售102.4萬輛,同比增幅達12.5%,在乘用車各品牌中市場占有率第一。該集團稱,去年的增長主要得益于中國和巴西這樣的“增長市場”。同樣,大眾集團下的奧迪2008年的總銷量也超過100萬輛,比2007年增長了4.3%,而中國市場顯然是最大的功臣。
全球最大的豪華車商寶馬集團,2008年在中國市場的銷售數字繼續保持增長,寶馬和MINI品牌創下共65822輛的新紀錄,較2007年的51588輛同比上升28%。戴姆勒汽車2008年全年凈利大幅下降65%至14億歐元。不過,戴姆勒全年汽車的汽車銷量為113萬輛,較2007年的118萬輛微幅下跌。其中,奔馳車在中國市場銷售3.9萬輛,上升44.9%的優秀業績意義重大。。
不過,在德國市場,大眾、寶馬和戴姆勒1月份銷售量卻大幅下降。大眾汽車1月份銷售量大降20%。大眾公司預計2009年的銷售額將降低10%-20%。寶馬1月份銷售量下跌24%,奔馳品牌汽車銷售量更是下降31%。本土市場前景黯淡也使德國汽車企業更加看重中國、巴西等“增長市場”的業務拓展。
繼續搶占“核心”市場
《環球時報》記者從三大德國汽車商的新聞處獲悉,2009年中國市場將成為他們全球市場的“核心”,通過向中國投放多個品牌的新車來搶占中國車市。
新年伊始,寶馬集團即為中國市場帶來寶馬品牌的最新一代旗艦———全新寶馬7系列。這是寶馬將其頂級豪華系列命名為7系列之后的第5代產品。可以說緊跟寶馬全球最新潮流。率先進入中國市場的將是740Li和750Li車型,價格在135.5萬到220萬元之間。在這個區間中,750Li低配車型為198.2萬元,而其國際市場的售價定在81125美元,價格相差約三倍。而這種價位的目標顧客就是中國的富豪階層,希望以此續寫2008年逆勢中的輝煌。戴姆勒公司則與北汽福田在柏林簽訂了《商用車合作協議》,雙方約定首先在中國設立一家中型和重型卡車合資公司,然后在全球其他新興市場尋求類似合作項目。
寶馬、奔馳和奧迪三個豪華車品牌非常看好豪華車市場。戴姆勒汽車顧問奧勒斯分析認為,中國的道路交通仍然信奉車越大越好的原則。而奔馳S級、寶馬7系等在豪華車市場具有不可替代性,這幾款車型繼續保持穩定增長。
期待中國車市的助力
部分德國媒體認為德國車企過于樂觀。德國《國家財經報》24日報道稱,中國汽車市場是“縮小的巨人”,中國市場的汽車銷售量1月份就同比下跌了7.7%。《經濟周刊》25日也說,德國汽車企業在中國的表現面臨各種因素的威脅。其中,奔馳轎車銷售量就在去年最后兩個月持續下降。而且,德國汽車企業在中國過分看重銷售額的增長和規模,對生產率和利潤關注不夠。
但是,據《法蘭克福匯報》25日公布的最新數據,1月份奔馳在中國的銷量已比2008年1月同比增長了11%,使戴姆勒集團更加堅定了發展中國市場的決心。戴姆勒集團的總裁蔡澈近期也表示,他對今年世界汽車市場前景表示謹慎的樂觀,部分市場下半年就會出現“復蘇的早期信號”,而中國市場的表現值得期待。
德國世界經濟研究所專家羅德曼教授25日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的采訪時也說,雖然中國進口汽車貿易公司年初預計,2009年中國進口車市場將出現10%的負增長,但是中國汽車市場仍是德國汽車業的希望。2009年仍然將是增長的一年,中國已在1月份超過美國成為全球第一大汽車市場,從目前的銷售勢頭來看,增幅可能要超過兩位數。羅德曼教授分析認為,德國汽車業將很有可能成為汽車業界本輪金融危機之后的贏家。未來汽車業發展的首要議題是機動性,而德國汽車業在這方面具有優勢,并將在汽車業的高技術和生產力進步中獲益。此外,在得到中國這個“核心”市場的助力之后,德國汽車企業將獲得充足的市場流動性,在競爭上比對手更具有優勢。▲
環球時報2009-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