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泰國特派記者 任建民
為期3天的第14屆東盟峰會3月1日在泰國海濱城市華欣閉幕,東盟十國領導人通過了《東盟共同體2009—2015年路線圖宣言》。“美國之音”稱,東盟為自己定下了一個雄心勃勃的目標,要在2015年建成歐盟那樣的共同體。也就是說,東南亞的10個國家,將盡量消除國界的差別,人員、貨物、服務、貿易、投資自由流動,政治和安全事務方面統一對外,即用一個目標、一個身份和一個聲音,共同應對挑戰?!懊绹簟痹龞|南亞學者的話稱,“在這種經濟氣候下,一定要走到一起來才能繁榮,不能單干。”
東盟制定了具體的行動計劃,將宏偉目標細化。貨物在這10個國家間流轉時不用交關稅,公民在10個國家間走動不需要簽證,醫生、律師、會計這樣的專業人員到另一個國家不需要再重新考證,現在對外國人投資的種種限制也將取消。比如,泰國就規定包括種田在內的39種職業不準外國人從事,外國人不準購買帶土地的房屋等。到了2015年,這些規定都將對東盟國家的人不再適用。對東盟國家的人來說,他們的“國土”擴大了,讀書、工作、旅游、經商都更方便了。
法新社稱,東盟的目標就是變成歐盟那樣的共同體,只是現有目標還沒有包括建立統一的貨幣。而泰國總理阿披實說,東盟終將變成一個家喻戶曉的名字。東盟每一個國家都不算大,但10國合起來,人口接近5.7億,國內生產總值達1.1萬億美元,是一股誰也不可忽視的力量。
美聯社說,東盟希望在2015年建成共同體,但金融危機和緬甸的人權問題將是兩大障礙。此外,東盟各國差異很大,老撾、緬甸是世界上最不發達的國家之一,而新加坡則是發達國家之一。政治制度也有天壤之別,泰國、柬埔寨實行西方選舉制度,越南、老撾實行社會主義,而緬甸則是軍人政權。美聯社稱,想變成歐盟那樣,不是容易事。▲
環球時報2009-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