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日本特約記者 岳 光
日本貿易振興會(JETRO)2月26日發布的預測顯示,2009年日本對華貿易總額(不包括香港)將會出現1998年以來的首度同比下滑。中日兩國經貿往來發展的迅猛勢頭受挫,而中國的對日出口將面臨嚴峻形勢。
對華出口明暗分明
據共同網2月27日報道,貿易振興會的報告稱, 2008年中日貿易總額達2663.98億美元,比上一年增長12.5%。然而,受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從去年11月和12月份起,兩國間貿易額分別下降5%和10%。
報道稱,由于歐美消費市場的萎縮,中國對歐美國家的紡織品出口大幅減少。受此影響,日本向中國出口的紡織機械以及生產衣料用的合成纖維四季度大幅度減少。同樣以歐美為最終市場的中國電器產品的出口減少,使得安裝在電器上的日本產芯片等高端半導體零件的對華出口9月份以后逐月減少。此外,受中國國內消費減速和價格下降的影響,面向中國消費者的汽車以及家電生產等所需的高附加值鋼材出口從第4季度開始減速。
不過,對于2009年日本對華出口,日本企業界仍抱有信心。2008年日本對華出口額同比增長了13.8%,遠高于當年日本對外總出口額8.9%的增長速度。而據“日本企業新聞”網站(Japan Corporate News)2月27日報道,由于中國于去年大型建設項目數量增加,日本企業的大型建筑機械的對華出口基本維持增長。由于日本的對外貿易中機械(占19.3%)和汽車(占14.5%)出口的份額較高,這將對2009年對華貿易總額的變化起到重要作用。
中國對日出口形勢嚴峻
報告指出,從2008年全年看,日本從中國進口額為1422.9億美元,比上年度增加11.5%。但2008年的最后兩個月,中國產品的對日出口也呈下滑趨勢。受金融危機影響,日本國內需求下降將造成中國對日服裝紡織品進口減速,同時由于國際商品價格下降,也會導致兩國間貿易總額的減少。此外,由于日本消費者非常敏感的中國食品安全問題沒有得到有效改善,中國出口到日本的食品和農產品連續兩年遞減。
共同網報道認為,日本經濟的長期低迷將嚴重影響從中國的進口。日本首相麻生太郎2月27日稱,“在全球衰退的背景下,徹底醫治(日本經濟)需要花三年時間”。由于企業裁員、減薪,日本國民的收入大受影響,消費意愿不足。據日本政府的數據, 1月份日本國民的家庭支出比一年前下滑了5.9%。共同網分析認為,雖然個人收入減少有可能將刺激低價中國產品的需求,但是拉動的效果非常有限。而導致日本去年進口額增加的資源類產品的價格將在2009年大幅下降,這也將成為2009年對華進口額下降的原因。
日本要搭中國的順風車
據法新社2月27日報道,日本第一生命經濟研究所經濟學家吉紀新家說:“日本經濟崩潰是因為過度依賴出口……只有出口市場的經濟復蘇時,日本經濟才能復蘇。”由于美國與歐盟多國的經濟不景氣在加深,日本更加青睞中國和其他亞洲國家的新興市場。《日本經濟新聞》2月16日的一篇社論就稱,“危機提供了加強地區合作的良好機遇”,日本環球聯系咨詢公司經理東松信廣也指出,“今天的中國就像上世紀70年代的日本。人們有著極大的消費愿望,貸款也可能激增” ,看好中國的發展前景。
日本貿易振興會的一位官員表示,面對即將出現的出口下降局面,日本企業將采取多種措施改善對華出口。今年有利于擴大對華出口的政策因素是中國政府提出4萬億元的經濟刺激計劃。中國經濟要維持年8%的增長率,大型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必不可少。大型公共工程項目的實施不僅推動就業,還將帶動大型建筑機器市場的復蘇,日本建筑機械企業將不會放過這個機會。《日經產業新聞》稱,中國政府出臺的針對汽車業、鋼鐵業、紡織業等10大產業的振興計劃中對小型汽車的購置稅減免方案可以帶動小型車市場的擴大,日本將不失時機地強化小型車在華生產和相關機械設備的出口。▲
環球時報2009-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