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意闌珊
我一直珍藏著四張百元美鈔和一枚鉆石戒指。那是我的臺灣老舅姥爺給的。
小時候聽外婆說,老舅姥爺十六歲那年,就被國民黨抓去做壯丁。四九年兵敗,尾隨蔣介石去了臺灣。因為政治等原因,老舅姥爺直到一九八八年,才得以回老家看望親人。“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去的時候,老舅姥爺是毛頭小伙,可回來時,已是兩鬢斑白的老人。
老舅姥爺回來那年,我考上了省重點高中,正在縣城就讀。中秋節前夕,聽說老舅姥爺要回來,我興奮得幾宿都沒睡好。同學知道我有一個臺灣老舅姥爺,都羨慕得要命;我也為此而感到自豪。而不像我的舅舅和母親,當年因為有一個臺灣舅舅而備受歧視,也失去了上大學的機會。還有我的外公,因為老舅姥爺的原因,在文革中,被紅衛兵戴上紙糊的高帽子,游街、批斗。
記得老舅姥爺回來那天,所有的親戚都來了,外婆家屋里屋外都是人。老舅姥爺是我外婆惟一的兄弟,比外婆小兩歲。他一見到外婆,兩人便抱頭痛哭。其他人見狀,也都情不自禁地流下了眼淚。
哭完后,大家開始敘舊,老舅姥爺也變得興奮起來。老舅姥爺當時面色紅潤,穿戴整潔,腰間系著一個弧形的墜袋??瓷先シ浅>?,也非常有錢。他見到親戚或親屬,就很大方地從墜袋里摸出一個黑色的皮夾子來發美金。老舅姥爺見到我,并得知我學習成績很優秀時,顯得特別開心。他希望我好好讀書,將來有機會去臺灣看看。那天,我得到了一張百元美鈔(其他孩子,都是五十的),也是平生第一次認識了美元。隨后的十年里,老舅姥爺還回來過幾次。幾乎是每隔一年或兩年回來一次,而且每次都是回來過中秋節,回來給大家發美金。
我結婚那年,老舅姥爺也回來了,他送給我一枚臺灣買的紅寶石戒指,特別漂亮!這是我收到的最貴重的結婚禮物。
我最后一次見到老舅姥爺是九八年中秋節前后。那時他看上去,精神有些不濟,頭發幾乎全白了,腰間的墜帶也不像先前那么鼓了。他見到我女兒,便從腰間摸出錢夾子,笑嘻嘻地抽出一張面值一百元的美鈔來,塞在小家伙手中。
那年回來,老舅姥爺在外婆家待了整整兩個月才走。聽外婆說,老舅姥爺年輕時結過一次婚,還生了一個女兒,可后來老舅姥娘帶著女兒與別人私奔了,一直沒有下落,老舅姥爺也沒有再婚。他在臺灣沒有任何親人。俗話說,鳥倦思家,葉落歸根。這次回來,老舅姥爺本來不想走了,可是,他腰間的墜袋,一天天癟下去了——他身上的美金快用完了,他怕再次成為家人的負擔。因為他在臺灣有勞保吃,可這里沒有。
外婆沒有姐妹,只有老舅姥爺一個親兄弟。老舅姥爺走后,外婆非常悲傷。2002年,外婆叫著老舅姥爺的名字,含淚離開了人世。我的舅舅和母親,也沒能與老舅姥爺取得聯系。
老舅姥爺走了,整整十年了,再也沒有回來過;也沒有來過信,或打過電話,不知道是死是活。我幾次問起舅舅和母親,他們都顯得很冷淡。我的臺灣老舅姥爺,似乎已成為一個漸漸被人遺忘的遙遠的夢。
今年的中秋之夜,空中的月亮依然那么溫情,那么圓滿。皎潔的月光鋪滿院子的每一個角落。我女兒提著她爸爸用柚子皮制作的小燈籠,和院內其他孩子一起歡天喜地,在融融的月光里行走,并反復背誦著蘇軾的詞:“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p>
我推開窗,凝望天上的滿月,想起張九齡“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時”的詩句,忍不住又想起臺灣,想起我親愛的老舅姥爺。
“現在去臺灣很方便——可以坐飛機,對吧?”我問老公。
“是啊……怎么,你想去臺灣看你老舅姥爺嗎?可是,我家哪有這么多錢?再說,你老舅姥爺都八十多了,誰知道……”
“別瞎說……”我哽咽著起身,走進房間睡覺。
一會兒,女兒扔下燈籠,躡手躡腳地走了進來。她用手輕輕撫摸著我的頭說:“媽媽,您別難過。我一定好好讀書,以后掙很多很多錢,和您一起坐飛機,去臺灣看老舅姥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