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杰淋 唐鳳蘭 張月學等
摘要:通過對哈爾濱市幾種一年生牧草不同刈割高度下,再生性能及產量的研究,結果表明,刈割時留茬高度不同,對牧草的產量有顯著影響。晚熟籽粒莧留茬50cm,刈割時期為抽穗初期,刈割次數可達到3次,總產量可達到54500kg/hm2;晚熟苦荬菜株高速到60~100cm,留茬20cm,產量達到43950kg/hm2;菊苣株高50~60cm,留茬5cm,產量達到50 700 kg/hm2;高丹草留茬20cm,產量達到96300kg/hm2。
關鍵詞:牧草;刈割高度;產量
中圖分類號:S54.0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500(2009)06-0047-03
刈割是草地管理的重要手段,對提高人工草地的產草量、改善牧草品質和各種營養成分的比例等方面均具有重要的影響。再生是多年生牧草的一個重要特性,大部分牧草在刈割后,具有再生的能力。牧草被刈割后的再生過程是植物用其所有營養源以補償其生長所需的營養虧缺和調整生理反應以維持生長的過程。
刈割后不同留茬高度對牧草的再生能力、產量有一定的影響。刈割時間也會影響牧草的株高。刈割時間越晚,植株高度越高。同時,隨刈割次數的增加,牧草再生草達到刈割生育期時的植株高度逐漸降低。有研究表明,刈割時留茬越高,牧草的再生能力強,但再生能力的增長有一定的范圍。本文通過研究不同刈割高度對一年生牧草再生性能及產量的影響,以期篩選出最佳刈割高度,為飼草生產提供參考。
1材料和方法
1.1試驗地自然概況
試驗地設在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國家農業科技園區,位于松嫩平原東端,N45°45′、E126°41′,平均海拔151m,年均日照時數2900h,年均氣溫3.6℃,極端最高溫37.7℃,極端最低溫—38.1℃,年均降水量為462.9 mm。春季降水偏少、干旱,降水主要集中在7,8和9月份,屬溫帶大陸性氣候。土壤為黑土,土層深厚、通氣良好,有機質含量達2.52%~2.88%,pH值6.80~6.87。

1.2試驗材料
供試材料為早、晚熟籽粒莧(Amaranthus hypo-chondriacus)、早、晚熟苦荬菜(Sonchus arvensis)、御谷(Pennisetum americarum)、菊苣(Cichorium inty-bus)、高丹草(Sorghum sudanense)、墨西哥玉米(Zeamays)。種子全部由黑龍江省中國農業科學院牧草研究室提供。
1.3試驗設計
在試驗區,各個牧草按照正常播量播種,試驗小區面積7m2。早、晚籽粒莧分別設留茬高度20、30、50cm,共計6個處理,每個處理重復3次,早、晚熟籽粒莧測產時間第1次為抽穗初期,第2次于第1次刈割40d后進行,第3次于第2次刈割40~50d后進行。早、晚熟苦荬菜設留茬10,20和30cm,6個處理,每個處理重復3次,早熟苦荬菜測產第1次刈割為株高60cm,第2次刈割于第1次刈割30d后,第3次刈割于第2次刈割30~40d后,晚熟苦荬菜測產時間為第1次刈割時株高60cm,第2次刈割為40d后。御谷設2個處理刈割,在生長到1m時和抽穗初期,1m處理進行3次刈割,第1次刈割在7月19日,抽穗初期進行2次刈割,第1次在8月9日,兩者相差20d,每個處理重復3次。菊苣第1次刈割在6月末,從株高40~50cm開始,留茬10cm,第2次刈割15d后,第3次刈割3d后進行;每個處理重復3次,禾本科高丹草設2個處理,1次性測產,留茬20cm處理,第1次刈割在6月末,株高210~250cm開始,第2次刈割時間30d后進行,每個處理重復3次。墨西哥類玉米留茬設2個處理,1次性測產,第1次刈割在7月初,株高150~155 cm開始,每個處理重復3次。最后觀測每種牧草在不同留茬高度下的再生情況,進行產量測定。
3結果與分析
3.1早熟和晚熟籽粒莧刈割后對產量的影響
早、晚熟籽粒莧產量隨留茬高度增加逐步遞增,其中留茬高度50cm處理產量也明顯優于其他處理,晚熟籽粒莧各個留茬高度產量高于早熟籽粒莧(表1)。
晚熟籽粒莧3次刈割的總產量高于早熟籽粒莧,處理留茬20cm之間進行產量比較,早熟籽粒莧產量低于晚熟籽粒莧27%,處理留茬30cm之間進行產量比較,早熟籽粒莧產量低于晚熟籽粒莧18%,處理留茬50cm之間進行產量比較,早熟籽粒莧產量低于晚熟籽粒莧8%;每個處理晚熟籽粒莧產量高于早熟籽粒莧。

3.2早熟和晚熟苦荬菜刈割后對產量的影響
晚熟苦買菜留茬20 cm處理產量也明顯優于其他處理。根據產量分析,留茬高度20 cm早、晚熟苦荬菜最為適宜(如表2)。
晚熟苦荬菜3次刈割的總產量高于早熟苦荬菜,處理留茬10cm之間進行產量比較,早熟苦荬菜產量低于晚熟苦荬菜莧32%,處理留茬20cm之間進行產量比較,早熟苦荬菜產量低于晚熟苦荬菜33%,處理留茬30cm之間進行產量比較,早熟籽粒莧產量低于晚熟籽粒莧9%;每個處理晚熟苦荬菜都產量高于早熟苦荬菜。
3.3其他牧草品種不同刈割后對產量的影響
御谷從產量分析,處理抽穗初期比處理1m時產量略高,高出1%。生產中可根據需要選擇相應的刈割方式。
試驗結果菊苣屬耐刈割飼草,刈割進行3次,從產量分析,刈割處理比一次性測產處理產量14%。
高丹草分別設為2個處理,分別是一次性測產、留茬20cm處理三次性測產,從產量分析,留茬20cm處理產量高于一次性側產處理6%。
墨西哥玉米分別設為2個處理,分別是一次性測產、留茬20cm處理三次性測產,從產量分析,留茬20cm處理產量高于一次性側產處理19%。

4小結
在北方地區適宜種植,晚熟籽粒莧,留茬50cm,刈割時期為抽穗初期,刈割次數可達到3次,總產量可達到54500kg/hm2,晚熟苦荬菜株高達到60~100cm時,留茬20cm,產量達到43950kg/hm2,菊苣株高50~60cm時,留茬5cm,產量達到50700kg/hm2,高丹草留茬20cm,產量達到96 300 kg/hm2,而墨西哥玉米在北方種植,則根據生產需要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