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玉
牙牙學語的鄰家寶寶小軒滿周歲了。早晨起床后,他穿著一套天藍色的新絨衣,頭戴米黃鴨舌帽,腳踏柔軟小皮鞋,樂呵阿地甩開媽媽的手,像只小企鵝似的順著走廊通道朝我家門前走來。
哇!寶寶獨自邁步了!看著這個腱康漂亮的“帥小伙”真是個驚喜,但又好像若有所失。我禁不住抱起他大聲叫起來“寶寶,這下你會走路了,啥時還能再見你爬呢?!”
小軒的媽媽原是從農村進城創業的山區姑娘,結婚生子后便擱下生意,全身心照料寶寶,一家三口落戶在我家隔壁。我有幸目睹了初為人母的鄉下妹一邊從育兒百科書中尋找答案,一邊結合質樸的民間經驗喂養寶寶,猶如一本活教材令我欽慕不已。
小軒四五個月時,媽媽開始教他在床上學爬,接著在地上鋪一張草席當作爬行小天地。夏天,寶寶還常來我家串門。小軒只要一著地,便光著小屁股歡喜地在防滑地磚上迅速地爬起來,還從外屋爬到里屋,從床頭鉆到桌下。累了,他便屁股一扭,抬起身,盤腿坐一會兒,或用雙手攀住沙發、茶幾,支撐自己的身體站一會兒,然后又蹲下繼續爬,動作非常敏捷而協調。
脊椎平穩蠕動是低級動物的本能,據說這也是它優于人類不易生病的原因之一。我贊賞寶寶媽媽任由孩子爬行。我想,這不僅可以滿足小寶寶對自由的渴望,還可以讓寶寶充分地運動,并且發展平衡,協調動作。
鄰家寶寶很懂事,性格不驕不躁,還很少哭鬧或生病。特別是腰背硬朗、四肢靈巧,都遠遠超越了同齡寶寶,深受鄰居的喜愛。小軒媽媽發現了“爬行”的妙處,后來特地為小軒在附近的兒童樂園買了卡,每天帶他去那兒專門的場地爬行呢!
當有的寶寶被放入寬闊的綠地毯上嚇得直哭或不知所措、東張西望時,聰明的小軒卻如魚得水迅速劃動四肢,昂首向前,恰似賽場的健兒盡顯力量,贏得現場觀眾一片喝彩!后來,還帶動了一群嬌憨柔弱的小寶寶愛上爬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