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游泳名將菲爾普斯在北京奧運會上取得了輝煌的成就,吸引了無數媒體的鏡頭,也因此我們知道了菲爾普斯幼時曾患多動癥的事實。
菲爾普斯的父母希望他們唯一的男孩長大后能成為有文化、有教養的學者??墒欠茽柶账固焐加卸鄤影Y,在學步車里就顯得極為躁動,上學后老師對他的好動和淘氣頗為頭疼,于是,母親不得不帶他去看心理醫生,為了治療多動癥,醫生讓菲爾普斯服用治療多動癥的藥物,好讓他能靜下心來讀書。
11歲時,菲爾普斯對母親發誓:“我不想再吃藥了,我保證以后不再亂動……”母親當然為此高興,但她并不相信11歲孩子的承諾。她想了解菲爾普斯在學校里的表現,到了學校游泳館,看到的卻是完全不同的菲爾普斯。在教練的指導下,菲爾普斯在水中展示出獨特的天賦,教練指著如魚得水的菲爾普斯對其母親說:“我敢肯定,2004年,他將參加奧運會,2008年,他將在奧運會上打破世界紀錄……”母親打斷了他的話,“可我們是想讓他當個學者呀!”
終于,在教練及所有人的勸說下,母親沒有再堅持,她大膽地同自己的初衷賭了一把。而菲爾普斯也沒有讓她失望,在2008年第29屆北京奧運會上取得了驕人的成績。
不能不說,菲爾普斯的成功其母占了很大的功勞。試想,如果母親堅守自己的初衷,固執己見,把游泳訓練視為不務正業,或只是作為兒子鍛煉身體的方式而已,兒子必須好好讀書,必須為成為學者而不懈努力,自然,在世界游泳運動史上會少一個天才。
不能不說,菲爾普斯的成功其教練也有很大的功勞。試想,如果教練不是慧眼識金且敢于對自己的承諾負責,菲爾普斯的游泳天賦沒能得到充分發揮和引導,那么奧運會上的多項游泳世界紀錄的打破,還需假以時日。
心理學研究認為,人一生下來,便具有無數種可能性,也就是具備無數種選擇。天賦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孩子的監護人如何去認識這種天賦、支持這種天賦。
然而,我們大多數家長按自己的成長模式“定做”著他們的孩子,面對日益激烈的競爭,“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父母們趕著孩子在既定的軌跡上前行。那時,他們根本想不起孩子的天賦,即使從某位家長的口中聽到“我的孩子有某某天賦”,那也是他認為的天賦,不是孜子自己的。
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成為賽場的冠軍,但孩子有權成為最好或比較好的自己。
孩子愛音樂性情更溫和
有一句俗語叫“學琴的孩子不變壞”。實際上,我們也會發現,愛好音樂的孩子待人接物比較得體,不容易發生過激行為。那么,音樂對心理的奇效是如何形成的呢?
音樂能幫助孩子陶冶情操,是心理美育的一種方式。比如節奏明快的音樂使人振奮,旋律清新的音樂使人歡樂恬靜,而節奏優雅的音樂具有降壓作用。
專家認為:“音樂有助于孩子辨別自己和他人的情感反應,使他們更懂得理解別人的感受,識別不同的情緒,這有利于他們人際關系的發展?!?/p>
專家還指出,學習音樂還是一個大腦完善和健全的過程。心理學研究認為,人的大腦分為左右兩個半球,左右腦的分工不同,左腦的腦波是緊張波,使用過度會易怒、感受到強烈的壓力,讓人更能成功,但無法享受長久的幸福感。而主管音樂功能的右腦只能承受每秒鐘振動8~13次的“輕松α波”,可以產生美感和喜悅感,使人快樂和平靜。另外,使用右腦可以使人分泌一種叫β—內啡肽的“幸福感”腦黃金。遺憾的是,人的一生只有1%~3%的時間使用右腦,所以家長讓孩子參加器樂培訓班對孩子的發展的確有益。但也要注意因勢利導,拔苗助長對培養右腦并沒好處。
國外
瑞典
環保教育,從2歲寶寶開始
在瑞典,2歲多的小班孩子最初學的單詞除了“你好、謝謝”以外,都是森林里的植物及野果的名稱。
在夏天,每星期中有兩天,老師要帶著小寶寶們到森林里玩耍或做小試驗。例如,在地上挖幾個坑,分別將塑料袋、紙、玻璃、香蕉皮等埋人,過了幾個星期后再挖出來,看看發生了什么變化,據此對孩子講解土地可以或不可以吸收哪些垃圾。比如土地不會吸收玻璃,而且玻璃還會傷害到人和動物的腳,太陽光經玻璃反射聚焦還會引起火災,所以不可亂扔玻璃垃圾。
瑞典的環境建設搞得那么好,與他們從小受的教育是分不開的。
孩子多吃蘋果可以補鋅
醫學專家研究發現,在鋅缺乏癥的治療方面,蘋果汁具有驚人的醫療效果,采用“蘋果療法”的效果,甚至優于含鋅量高的牡蠣。蘋果除含有豐富的糖,維生素A、B、C等外,鋅的含量也很高,是最理想的補鋅食品。因此,平時讓孩子多吃一些蘋果,攝取足夠生長發育所需的鋅,既可預防鋅缺乏,也可矯治因缺鋅引起的病癥。
此外,在吃蘋果時慢慢咀嚼也很重要,一個蘋果吃15分鐘,可殺死口腔里90%的細菌,對防治齲齒也大有好處。
滿月前,父子要多對視
從小就和爸爸多接觸的孩子心腦發育都會更好。
英國一項研究證實,在寶寶出生后的一個月里,父親如果能做到在寶寶吃奶時給予撫慰,經常跟寶寶說話,給他換尿布等,那么孩子在1歲時的搬運技能、圖案辨認能力、單詞記憶能力就明顯高于其他同伴。當父親觸摸寶寶、抱著寶寶時,會觸發寶寶的大腦和肌肉活動,刺激寶寶更早對環境變化做出積極反應。
不僅如此,父親的活力還能促進嬰兒心腦的發育。研究表明,嬰兒早在兩個月大時,就能分清過來抱他的是男性還是女性。如果是父親來了,他會全身緊張,心跳和呼吸加快,準備好和父親“瘋一場”。這種外在刺激對嬰兒的大腦發育很有好處。
因此,新爸爸再忙都要盡量抽出時間與寶寶一起玩。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面對面地相互熟悉,父親要多觀察你的寶寶,想辦法讓他盯住你的臉,四目相視,讓他漸漸熟悉你的面容。寶寶對越熟悉的面容,會越放松,也越期待與之玩耍。
10種情況不宜懷孕
天下父母都想生一個健康聰明的寶貝,但卻未必都能如愿以償。其實我國一向部很講究“種子時刻”。
馬王堆漢墓簡帛中有一卷《種子篇》,其中提到10種不宜懷孕的情況,至今仍然適用,即大風大雨、暴寒暴暑、陰晦日月食、大霧大旱、雷電霹靂、天昏地暗、醉酒之后、喪服末除、大悲大怒、一方有病。文獻還指出,如“違之,則所生子女或癡聾、或盲、或病、或橫生倒產、或四體不全、或五臟有損、或癰疽”。
除上述10種情況外,古人還強調在新婚期內不適合懷孕。因為此時,夫妻雙方可能較多地沉醉于性愛歡愉之中,性生活頻繁,容易引起流產。而列現代人來說,盛大的婚禮后緊跟著蜜月,人容易疲勞,抵抗力會下降,對受孕不利。美國曾調查了200對在新婚期內懷孕的夫婦,其中先兆流產者占20%,繼發性不孕者占10%,患有其他疾病者占8%。
孕媽咪地中海飲食,可防寶寶哮喘過敏
“地中海飲食”以魚類、新鮮水果、蔬菜、豆類、堅果、奶制品及橄欖油為其主要特色。最新研究表明,孕婦選擇地中海飲食有助于防止寶寶得哮喘和過敏。
新研究對468對母子進行了從孕期至孩子6歲半的長期跟蹤調查。研究人員采集了飲食習慣、兒童哮喘及過敏癥狀等方面的信息。結果發現,孕期選擇高質量地中海飲食的婦女,其子女發生哮喘和過敏癥狀的可能性明顯小于低質量地中海飲食組。懷孕婦女每周吃蔬菜至少8次,吃魚至少3次,吃豆類至少1次,可以防止寶寶哮喘和過敏。研究人員還警告說,孕婦每周吃紅肉3~4次會使寶寶罹患哮喘和過敏的危險大大增加。
研究發現,孩子到6歲半時的飲食習慣沒有影響其哮喘和過敏的危險。
(陳宗倫編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