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建強
摘要:校園網正逐步成為各學校的信息基礎設施,其應用水平及規模的大小也反映出學校的教學與科研的綜合實力。要組建高性能,低成本的校園網,綜合布線至關重要。
關鍵詞:綜合布線;校園網
1 綜合布線目標
滿足學校各樓宇,實驗室,圖書館等主要業務的要求,并兼顧未來的發展需要,預留空間符合當前及以后的信息傳輸需要。
布線系統采用國際標準建議的星型拓樸結構。
布線系統能夠支持語音,數據等綜合信息的高質量傳輸,并適應各種不同類型的電腦及網絡產品的需要。
信息出口采用統一的線路規格和設備接口,并預備互連,國際接軌的要求網。
2 綜合布線的原則
性價比原則選擇線纜,接插件,其他設備有良好的物理和電氣性能,價格適中;適用性原則設計,選擇滿足用戶現在和未來十到十五年內通信線路要求的系統;靈活性原則做到信息口設備合理;擴充性原則選用布線結構和接插件;易管理原則布線,有統一標識。
3 給定布線的要點
地板下布線,注意地板下的漏水和散熱,在各機柜下方開鑿相應的穿線孔,吊頂布線,在各機柜的上方開鑿相應的穿線孔,要注意漏水及散熱。其中電源布線應據機房的布局與UPS的容量來安排,在規劃中的每個機柜和設備附近安排相應的電源插座,插座的容量應較接入設備的功率留有冗余,一般為10A或15A;弱電布線應注意每個機柜,設備后而留有相應的線纜,布線時應考慮以后的發展需要,已布線纜應分門別類用尼龍繩扎好,接地用的銅排,再以專線方式接入該處的弱電信號接地系統。電源線槽和弱電線槽之間的距離應保持至少5厘米以上,不可互相穿越,以避免相互之間產生電磁干擾。
綜合布線的重點就是"光纜",很多校園網絡在園區架設或地埋室外多模光纖,為千兆和ATM網絡打基礎,同時提供高寬帶,高傳輸性,高抗干擾能力支持。光纜分為四芯,方芯,八芯三種芯數,架空和直埋兩種鋪設方式,按支持的距離分為單模,多模。其連接方式較常見的是:熔接,研磨,壓接,常用的光纖產品:光纜,光纖耦合器,光纖終端器,各種接口形式的光纖跳線,光纖接續設備。
4 綜合布線方案
以交換式千兆以太網做為校園網的主干,按10米/100米交換式子網方式接入。校園網布線一般采用多級物理星型結構,點到點連接,任何一條線路故障均不影響其他線路正常進行。網絡采用分散式三層交換體系,二級交換機具有第三級交換能力主干線路壓力小,全部實現面兆交換入室。三級交換機可以堆疊,能將一個主干和桌面交換機組成一個整體,可擴展性好。
5 綜合布線過程
布線前詢問客戶的網絡要求,現場勘察建筑,根據建筑平面圖等資料結算線材用量,插座數目,機柜的定位和數量,做出綜合布線的調研報告,布線材料預算表,工程進度按排表。布線中協調施工隊與學校進行職責商談,提出布線許可主要是鉆孔,直線,信息插座定位,機柜定位,做線纜標識等。安裝信息模塊,配線架及機柜內部。
布線完工后用專用儀器GBT/T50312-2000《建筑與建筑群綜合布線系統工程驗收規范》對系統進行測試,提交測試報告。
鏈路測試后選擇若干節點連接網絡設備,進行聯通測試并提交報告,學校以測試報告為標準對整個布線做出結論。在施工質量達到合同要求,性能測試合格,網終軟硬件系統驗收合格,技術資料移交驗收完整的前提下,承建方按有關條款要求為校方進行布線方案及結構等方面的培訓,至此雙方簽字認定工程驗收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