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萬宏
摘要:排污是鍋爐運行操作中重要操作,目的是排除含鹽量高的鍋水和鍋筒、集箱底部沉積和雜質。排污應按照正確方法進行,避免引起鍋爐事故。關鍵詞:鍋爐;排污
1 鍋爐排污存在的問題
排污不及時。在鍋爐運行中,隨著鍋水濃縮堿度提高的同時,生成一定的固體雜質沉淀在鍋內,因此及時進行排污是非常必要的。鍋爐排污依據(jù)是鍋水堿度的化驗值。鍋爐運行中一般每班進行1-2次定期排污,當鍋水堿度超過水質標準的要求時,應增加排污次數(shù)。反之,當鍋水堿度不超標時,則可以減少排污次數(shù)。而有些單位由于鍋爐負荷較大等原因,只強調保持汽壓穩(wěn)定,而不適時進行排污,這種做法是不正確的。應在供汽間隙進行必要的排污,以保證鍋水水質合格。
排污不全面。有些司爐操作人員在進行排污時,只對離操作室近的地點進行排污。其余不方便的地方,就很少進行排污。某單位一臺4t/h鍋爐,由于鍋爐房內布置緊湊,鍋爐左側離墻較近,對左側集箱進行排污時,需轉彎出去才能操作,因而司爐人員對該集箱很少進行排污。在鍋爐定期檢驗時發(fā)現(xiàn)該集箱中堆有較多泥垢,險些造成水循環(huán)故障。因此鍋爐排污應全面進行,不得空位。
排污閥修理更換不及時。鍋爐的排污閥多數(shù)是2支串聯(lián)安裝,當排污閥發(fā)生損壞時,應及時進行檢修或更換。必須停爐才能更換的,也應及早安排,不得因排污閥損壞而在鍋爐運行中形成既無法進行排污,又不及時維修更換。有的還因此釀成鍋爐事故。某臺2t/h蒸汽鍋爐,就是由于鍋筒的排污閥損壞不能進行排污,且又未及時進行修理,使鍋筒底部積有雜質,造成輕微鼓包。如果排污正常,是可以避免出現(xiàn)事故的。
排污操作方式不妥。主要表現(xiàn)為:打開排污閥以后,就站在一旁觀察水位。這樣排污水自由流出,形不成水流震蕩,排污效果較差;排污時間過長或過短。時間過長,致使大量熱水流失,增加了熱能損耗。鍋爐排污量增大1%,燃料的消耗量將增加0.3%左右.而時間過短,則排污效果不佳,使鍋水水質惡化;邊排污、邊補水。有的操作人員在打開排污閥排污的同時,就開啟給水泵向鍋內進水。由于給水加入稀釋了鍋水濃度,減弱了排污效果。因而宜在排污結束后,再向鍋內進水。
2 鍋爐排污的正確操作
綜上所述,鍋爐要按正確的方式和方法進行。
鍋爐排污應在低負荷時進行,因為此時鍋水中的雜質容易沉淀。在高負荷時不宜進行水冷壁系統(tǒng)的排污,以免破壞水循環(huán)。但是鍋筒中的鍋水可以進行適當?shù)呐盼邸?/p>
排污的原則是:勤排、少排、均勻排。應根據(jù)鍋水化驗的結果及時進行排污,并保持鍋水水質符合標準的要求。每次排污的時間間隔要大體均衡,且所有的排污閥均應進行排污。
排污應短促間斷進行。每組排污閥的排污時間一般20-30s即可。排污時,排污閥應開后即關、關后即開,重復2-3次。以便吸引垢渣迅速流向排污口,并使水流形成震蕩,強化排污效果。
在排污閥的操作上,應先開截止閥或閘閥,然后再開快速排污閥。而且先開的閥門后關,后開的閥門先關。重點應保護先開后關的截止閥或閘閥。
設有表面排污裝置的鍋爐,應根據(jù)鍋水水質的化驗結果,適當調節(jié)其排污閥的開度,并根據(jù)具體情況進行定期排污。熱水鍋爐也要根據(jù)循環(huán)水pH值的數(shù)值,及時進行排污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