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春璞
摘要:食品是人類社會賴以存在的先決條件,對人的生長、發育與生命活動都是至關重要的,食品的生產、消費與貿易日益受到世界各國的普遍關注。加強綠色食品經濟研究已成為新時
期農業發展所面臨的一項嶄新課題。
關鍵詞:綠色食品;食品經濟
1 綠色食品經濟的基本內涵
綠色食品經濟是綠色食品商品生產、流通、交換、分配、消費活動的總稱,是以綠色食品產業為中心,其他相關產業為依托而形成的新的經濟類型。
綠色食品產業是指綠色食品生產、加工、運銷企業的集合,通過多種形式的或緊或密的利益分配關系,在產前、產中、產后形成一個較完整的產業規模,由生產加工制造企業及其經專門認定的產前、產后專業化配套企業,以及其他綠色食品專業部門所組成的經濟綜合體。其中,各個組成部分之間以一種特定的經濟技術聯系而形成相互依存的經濟關系。
綠色食品經濟是食品生產發展到一定歷史階段的產物。當綠色食品產業發展到一定程度和規模,其帶動作用、聯動效果、經濟貢獻都會遠遠超越本產業的界限范圍,從而形成支柱型、主導性、先導性產業,構成現代經濟體系發展的重要基礎,且直接影響國民經濟結構和區域經濟結構的調整。
2 綠色食品經濟的基本特征
與一般食品經濟相比較,綠色食品經濟主要具有以下特征:
其一,促進生態競爭與市場競爭雙贏的新型經濟。現代市場競爭模式己由單一的市場競爭模式向市場競爭與生態競爭的雙重競爭模式轉變,生態競爭的重要性日益顯露出來,已成為現代市場競爭的重要內容和有效手段,在經濟全球化趨勢不可逆轉、日趨激烈的國際市場競爭中必將發揮出越來越不可替代的作用。許多發達國家十分重視生態競爭,甚至有些國家選擇了生態競爭優先于市場競爭的戰略,美國就是如此。我國傳統農業與食品工業的發展,將市場競爭作為發展的核心要素考慮,以此為中心組織農產品的生產與經營,致力于生產經營成本的降低,以充分體現價格競爭力,但卻忽視了對環境生態的保護、對食品品質的改進。在綠色貿易壁壘日強、關稅壁壘影響式微的農產品國際貿易中,價格方面的比較優勢必將被品質與安全的劣勢抵消殆盡。綠色食品經濟即是在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進程中,以改善農業生態環境為基礎,以全面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為核心,促進農產品市場競爭力的提升。綠色食品在良好的環境中發展,通過市場競爭體現產品的生態價值,并以生態競爭促進市場競爭的持續進行,實現雙重競爭的互動雙贏。
其二,實現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最大化的持續經濟。綠色食品源于以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為雙重目標的可持續農業模式,且綠色食品的生產與最終消費能夠實現人類自身福利的最大化。因此,綠色食品通過有效的生產、加工、流通與管理等全過程質量控制,既可改善生態環境,又能為生產者創造較多的利潤機會與空間,還能夠促進人類健康體質的維護以及生活品質的提升。因此,綠色食品經濟的健康發展可以持續地獲得最大化的生態效益、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充分體現當代與后代的福利公平。
其三,環境管理方式優化的綠色經濟。綠色經濟是可持續經濟發展的更高形態,是建立在生態環境良勝循環的基礎之上,在本質上實現環境合理性與經濟效率相統一、生態與經濟協調發展的市場經濟形態。綠色食品經濟轉變傳統農業的粗放式生產模式和以“末端治理”為主的環境管理方式,實施清潔生產。即采用更為優化的管理方式,將環境變量內生化,從經濟活動的每一個環節入手,通過降低原材料消耗,提高資源循環使用效率,盡可能將潛在的污染物消滅在生產過程之中,從而最大限度地實現廢物的減量化、資源化與無害化,使整個綠色食品經濟系統盡可能不對周圍的生態與生物造成破壞和污染,避免外部性問題的發生與激化,緩解了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之間的不調和性矛盾。
3 綠色食品經濟系統構成
綠色食品經濟系統是一個復雜的系統,按照產品再生產的各個環節,可以分為生產開發、市場營銷、產品消費和管理服務四大子系統。
3.1 生產開發子系統
這一子系統在整個綠色食品經濟系統中處于核心與關鍵地位,因為綠色食品價值的形成是在其中完成的,對綠色食品經濟能否正常發展運行意義重大,因此構成了綠色食品經濟系統的主體,包括產前和產中兩個環節,分別具有各自不同的職能與地位。其中,產前環節的主要職能是:
①物質要素的供給。為綠色食品農業和工業提供專用的生產資料,包括綠色食品生產所需的種子、種苗、肥料、農藥、魚藥、獸藥、飼料及其添加劑、食品添加劑等。由于綠色食品產地環境及其產品均要達到一定的質量水平,就必須對各種生產資料提出比常規農產品更高的要求,特別是農藥、化肥等的限制性使用,進而需要這些生產資料部門或企業通過積極的努力,不斷創造出新的品種和類型,滿足綠色食品生產企業的需要。
②科技要素的供給。主要包括生產資料使用技術,如化肥使用技術和農藥施用技術,產品栽培養殖技術,加工技術,流通中的保藏、貯運與營銷技術等。
因此,產前環節乃是整個綠色食品經濟系統的基礎,影響綠色食品生產水平與開發能力,因而綠色食品經濟的發展總是離不開它的支撐,特別是在當前的起步階段更是如此。產中環節包括綠色食品農業和綠色食品工業,為社會提供綠色食品物質產品,適應綠色食品消費不斷增長變化的需要。綠色食品農業通過直接與生態環境進行物質與能量的交換,生產出初級綠色農產品,或在簡單的處理之后、直接通過適當的流通渠道進入市場實現自身價值,或為綠色食品工業提供原料供其加工使用。綠色食品工業將來自于綠色食品原料的產品進行精深加工,形成各種加工產品,更好地滿足消費需要,同時實現加工增值。所以,它代表著綠色食品的發展方向,由于實現了企業化運作,所以更能夠體現綠色食品的價值,生產效率更高。而且,綠色食品工業是以綠色食品農業為基礎的,前者又為后者提供導向和機會,所以二者緊密相關聯,哪一環節出現質量漏洞,都會影響綠色食品價值的實現和競爭水平,任一環節的生產水平偏低,都會直接影響另一環節并對之造成牽制,通過“木桶效應”而影響綠色食品的總體供應能力。產中環節是綠色食品價值形成的主要環節,其生產能力和產出規模反映綠色食品經濟規模,因而是綠色食品經濟發展中的關鍵一環,其他子系統和要素都是圍繞它并為其提供相應支持而運行的。
3.2 市場營銷子系統
這一子系統主要職能為,將綠色食品順利推向市場,使之進入消費者手中,最終實現綠色食品價值。為此,營銷環節包括綠色食品定價策略、分銷策略以及促銷策略等;流通環節包括為保存綠色食品(尤其是鮮活易腐類食品)使用價值的冷鏈流通、流通渠道的規劃、網點布局與產銷地市場建設等。其中,綠色食品批發和零售是其兩個基本環節。綠色食品由于優質、無污染的特性、高附加值的特色等使其不適宜沿用常規農產品的流通渠道,必須著力構建專門的營銷渠道和網絡,并通過相關設施的配套建設實現冷鏈流通,以及采用現代化的營銷手段,促進綠色食品從生產者手中順暢地到達消費者手中。這一子系統職能發揮的狀況與程度,關系到綠色食品的生產與消費能否銜接對應起來,對于綠色食品經濟的健康發展十分重要。
3.3 產品消費子系統
該子系統的主要職能是對消費者進行積極的引導,使其意識到綠色食品與保證人類健康的關聯性,消費綠色食品能夠保障人類食用衛生安全,能夠增強人體健康,以及綠色食品在提高環境質量方面的非凡作用,從而促使更多的人群自覺消費綠色食品,并以此作一拓展,促進全社會綠色消費觀的形成。
3.4 管理服務子系統
這又包括綠色食品管理機構、技術監測機構以及社會團體三個組成部分。由于綠色食品經濟發展貫穿了全程質量控制的全新管理理念與優化的環境管理方式,與普通食品的生產開發方式存在本質區別,所以為綠色食品生產經營主體提供相關管理服務支持的機構部門顯得十分重要。
參考文獻
[1]郭慧伶,魯再平、我國農業標準化理論研究綜述、經濟縱橫,2003,(l)
[2]葉興慶、把綠色食品產業發展成為一個大產業、農業經濟問題,2002,(8).
[3]姚立新、論中國綠色食品的產業化發展、中國農村經濟,19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