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月19日,由中國藝術研究院文化發展戰略研究中心主辦的“中國文化發展戰略與國家文化軟實力”研討會在京隆重舉行。文化部部長蔡武、文化部副部長、中國藝術研究院院長王文章蒞臨研討會。文化部相關司局領導,來自中國藝術研究院、各高等院校的30多住專家學者出席了研討會。
文化部長蔡武就文化軟實力問題發表了重要講話并與與會專家進行了研討。
中宣部社科規劃辦公室主任張國祚提出,一切可以外化為物質力量的實力都是硬實力,包括制造力、運輸力、打擊力等等,都是屬于硬實力。可以內化為精神動力的力量,都可以稱之為文化軟實力,如理論指導、精神動力、智力支持、思想保證、道德規范、紀律約束等等。文化當中最具意義的是它的核心價值觀。文化既可以是一種軟實力,也可以變成一種硬實力。文化發揮硬實力作用主要表現在文化產業方面。意識形態的載體是人文哲學、社會科學以及相關的文化。中國藝術研究院副院長王能憲提出,文化軟實力具備可以衡量的標準,思想理論、科學技術、文學藝術發展的程度是衡量文化軟實力的顯著標志。中國藝術研究院院長助理、文化發展戰略研究中心主任賈磊磊提出,構成國家文化“軟實力”的主要資源有四種:其一,在政治文化領域體現國家根本利益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包括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其二,在傳統文化領域代表中國文化核心價值觀的優秀思想體系,其中包括集中體現個人、家庭、國家乃至人類社會終極理想的文化價值觀;其三,在主流文化領域體現國家主流意識形態、表現國家民族形象的藝術作品。
此外,清華大學尹鴻、中國人民大學金元浦、中山大學李宗桂、上海交大胡惠林、中央民族大學朱雄全、中國傳媒大學路盛章、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崔憲、中央政策研究室原文化局局長嚴昭柱、《美術觀察》主編呂品田、中國藝術研究院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鄭長鈴、北京大學向勇、中國科學院、清華大學國情研究中心胡光宇、中國藝術研究院建筑藝術研究所劉托、中國藝術研究院戲曲研究所劉文峰、中國藝術研究院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研究所研究員李心峰、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數據庫管理中心主任王路、中國藝術研究院影視所趙衛防等學者都圍繞新的歷史境遇中如何應對國際挑戰、如何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提出了諸多真知灼見。
在研討會上,賈磊磊還發布了由文化部副部長趙維綏和王文章共同主編的“中國文化發展戰略研究”委托課題學術成果《中國文化建設與和諧文化建設》(上下冊)。賈磊磊對參與課題研究的領導和專家學者表示了誠摯的感謝,他說:“作為國家文化發展戰略的研究機構,文化發展戰略中心理應聯合各院校的專家學者,繼續深入開展中國文化發展戰略研究,為國家文化發展與建設提供學術支持和決策參考。”與會專家圍繞文化軟實力、文化戰略、核心文化價值觀、文化產業、傳統文化、非物質文化遺產等話題進行了深入的研討,并在諸多問題上達成了廣泛共識。
中國藝術研究院文化發展戰略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