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軍民 張兆利
案例:2008年6月,薛某參加全國統一高考被某工業大學錄取。當地郵政快遞公司8月20日收到薛某的錄取通知書后,因為種種原因直至9月21日才將通知書送達,這時已超過了該校規定報到的最后期限。無奈之下,薛某只能進入另一所高校就讀。事后,薛某訴至法院,要求快遞公司賠償損失20000元。法院經審理認為,由于被告投遞錄取通知書延誤,致使原告無法在規定的時間內到大學報到,雖然后來選擇了另一所學校就讀,但學費等各項費用均高于原錄取大學,對原告的損失被告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最后,在法院的調解下,快遞公司一次性賠償原告1.1萬元。
點評:我國《郵政法》第二十條規定:“郵政企業寄遞郵件,應當符合國務院郵政管理部門規定的寄遞時限和服務規范。”《合同法》第一百零七條規定:“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承擔繼續履行、采取補救措施或者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北景钢?快遞公司遲延送達高考錄取通知書,造成考生與錄取的院校失之交臂的嚴重后果,雖然雙方就賠償問題達成調解協議,但實屬無奈之舉。本案提醒人們,無論是高考的學生、家長,還是其他相關單位和個人,都應當注意保護高考考生的合法權益,避免因小過錯、小疏漏引發大問題,造成無可挽回的損失。(山東 劉軍民 張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