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日本特約記者 林雪原本報記者 劉 揚
據日本《產經新聞》19日報道,日本將實施新的外國人登記制度,其中,在日的臺灣人的國籍將被登記為“臺灣”。對此,中國專家指出,此前,臺灣同胞到日本旅游和經商,國籍都登記為“中國(臺灣)”。這次日本要給臺灣“國家”規格,是對中國政府和中國人民底線的嚴重挑戰。
報道稱,日本政府已經向國會提出有關外國人管理的出入境法修正案。根據這一法案,日本將于2012年起用“在留卡”新制取代現行的外國人登錄證,由入境管理局針對居留日本超過3個月的外籍人士發行“在留卡”。在卡上,有關國籍的欄目將記載為“國籍或日本政府所承認的護照發行地區”。《環球時報》記者注意到,其他日本媒體對此也有報道,但只有《產經新聞》特別提到了臺灣。《產經新聞》警告說,此舉恐怕會引起中國政府的反對,無論日本執政黨還是在野黨都要做好應對準備。
報道稱,日本自1972年與中國建交之后,不承認臺灣是“國家”,但將臺灣當局以及巴勒斯坦自治區發行的護照視為“政令規定的地區具有權限的機關發行的證件”,予以承認,對巴勒斯坦人,其國籍欄從前年起就登記為“巴勒斯坦”,臺灣人的則被記載為“中國”,或“中國(臺灣)”。
對于日方修改登記欄的做法,中國社會科學院日本研究所研究員高洪表示:“臺灣問題涉及中國國家統一,是戰略核心問題,是中國政府和中國人民不容挑戰的底線。1972年中日恢復邦交正常化以來,日本就承認臺灣不是主權國家,而是中國主權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高洪強調,主權問題不容侵犯,以往臺胞到日本旅游和經商,國籍登記都寫作“中國(臺灣)”,但這次日本想要給臺灣“國家”規格,是對中國政府和中國人民的底線的最嚴重挑戰。他說:“這種挑戰甚至比釣魚島問題和教科書問題更為嚴重。日本的政治家應該采取更明智的態度,日本民眾也要理解中國人民的立場和感情。”
近年來,日本一些右翼經常開展為臺灣“正名”的活動,如“李登輝之友會”多次為此舉行游行示威。日本政界也存在為臺灣“正名”的暗流,自民黨國會議員組成的“促進日臺文化交流年輕議員之會”就是其中之一。▲
環球時報2009-03-20